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成果集萃》

作者: 主编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3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1581568

本书简介

本书是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组织的研究生田野调查成果集,涉及政治、历史、人类学、教育、法律、语言学、经济、社会学等学科,从近几年由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中选编而成,共15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前沿性,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代表了厦门大学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这些得到资助的田野调查均在导师的指导下,相关研究生深入一地或多地就某一课题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一手资料,并按照论文规范写成调查报告。本次收录的调查报告已经导师及研究生院安排的学者审读和修订。

目录

闽南山区的庙宇系统与文化整合
——以安溪县湖头镇为中心 /高志峰


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的文本制作与阅读实践
——永泰县三洋地区田野调查报告 /董思思


闽江上游的山区开发与社会治理
——以永安贡川镇为中心 /韩冬威


福建法院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丁启明


流动人口社区的软法治理调查
——以“熟人化”机制为中心 /程庆栋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农民参与研究 /朱婷婷


南海渔民的跨海流动与互动
——以海南渔民为例 /王利兵


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
——基于山心村哈节的参与式观察 /郭仙芝


汉语同源宾语结构及其语法化 /高水云


学业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学习力作用机制研究 /王芳


冲突与平衡:台湾高等教育评鉴制度的价值嬗变 /易梦春


基于“零”介入理念的传统村落保护性利用研究
——以平潭青峰村为例 /郭文乐、王绍森


我国海洋渔民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黄艺、薛雄志


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创新升级与区域经济效率
——以浙江织里童装产业为例 /许捷

鄭振滿 | 《廈門大學研究生田野調查成果集萃》序

立足中国大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前夕,研究生院编辑了《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成果集萃》一书,邀我写序。我以为,田野调查是研究生的必修课,此书可以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故欣然从命。


厦门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历来注重田野调查与社会实践,专门设立了“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资助硕士生和博士生开展田野调查,结合社会实践撰写学位论文。我与陈炳辉、何丽新、张先清、徐岚等老师,曾应邀参与项目的立项评审和成果验收,深感此举意义重大。收录于本书的14篇调查报告,不仅展示了此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而且体现了厦门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鲜明特色。


所谓“田野调查”,就是走出书斋,探索书本之外的未知领域。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重刊前言中说:“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因此,引导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探索未知领域,应该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田野调查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新材料和新问题,更重要的在于验证已有的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作为人文学者,我始终把田野视为“思想的实验室”。这是因为,人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无法在实验室中证实和证伪,但我们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在现实情境中反思已有的知识,达到求真和求实的目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说,来自于书本上的知识,只能在亲身实践中领会其真意。


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现有的理论和概念大多是“舶来品”,不一定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我们的研究生只是从书本中获得知识,就很可能削足适履,用外国经验解释中国现实,或是用中国资料印证外来理论。因此,我们必须引导研究生走进田野,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解释中国经验,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理论和新概念。我们坚信,只有立足于中国大地,才有可能建构中国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田野调查不是旅行,而是一种学术探险。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需要进入陌生人的生活世界,学会从当事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对于缺乏社会阅历的研究生来说,在田野调查中可能遇到许多始料未及的困难,必须有“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相战”的勇气。在历年的研究生田野调查成果报告会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不仅得到了学术训练,而且学会了交朋友。这种在田野调查中培养的社交能力,可能才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人生财富。


收录于本书的研究生田野调查报告,主要涉及人文、社会、经济、法律、教育等学科领域。由于学科的差异,这些调查报告并未采用统一的研究范式,其成果呈现方式也各有不同的特点。不过,这些调查报告无疑都是“接地气”的,提供了来自田野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展跨学科比较研究,深入探讨田野调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


在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的倡导和推动下,研究生田野调查之风日益盛行,申请立项的课题不断增加。从近年来的立项课题看,其范围已经不限于人文社会科学,而是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这说明,田野调查作为探索未知领域的认识途径,具有跨学科的普遍意义,理应成为研究生的必修课。


是为序。


    

郑振满

2021年3月9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