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柯文(Paul A. Cohen)《走過兩遍的路:我的中國歷史學家之旅》
作者: 柯文(Paul A. Cohen)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译者: 劉楠楠
出版年: 2021-1
页数: 290
定价: USD 23.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82372115
本书简介
「歷史學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先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然後解釋給讀者,然而我要指出,若說親歷的歷史和歷史學家重構的歷史涇渭分明,就是過度簡化,是值得商榷的問題。於歷史學家而言,親歷的歷史或許凌亂混雜,於親歷者而言卻並非如此。人們生活中當然有紛繁複雜的部分,但是,至少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認識自己的生活,並不會覺得它混沌繁雜。所以在個人層面、個人親身經歷層面,敘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柯文
六十年一甲子,是為重要的循環。著名美國歷史學家柯文從治學中國歷史至今六十年出頭,回頭審視他所走過的路,正當其時:「研究中國歷史已有六十個春秋,我對中國歷史和歷史本身的思考,經歷了一系列演變。」到底柯文的學術事業在何處開啟?一些節點他的觀點如何轉變,又為何轉變?現在的他如何思考?
柯文的學術著作關注十九、二十世紀,在不同程度幾乎都與中國與西方交流、中國與西方影響下的日本交流有關,但其生涯中長久縈繞於心的,是志於深入中國,像中國人自己親歷歷史一樣,最大程度地重構中國歷史,而不是關心西方人自以為富有價值、自然而然、符合常規的歷史。
「一本回憶錄自然是一段歷史。歷史學家寫下學術生涯回憶錄,與當時打下學術生涯大不相同,需要兩種大相徑庭的思維方式」—柯文選擇《走過兩遍的路》作為題目,本意即為如此。書名象徵著一個關鍵分別:當初親身經歷的歷史與後來重構的歷史迥然不同。重構歷史時,人們已然知曉結果,歷史學家會把精力放在理解上,解釋為何出現這樣的結果。
柯文認為回憶錄作為歷史的一種形式,往往講述當時或隱而不發,或未曾存在的視角。因此,本書價值在於:一、探尋柯文成為歷史學家的一波三折的故事;二、當研究生期間與兩位主要導師、史學泰斗費正清和史華慈的交流經歷;三、深入職業生涯的幽微之處,譬如訴說出書過程中艱難險阻、鮮有人知的故事。
「這本書既引人入勝且博大精深,不僅為我們描述了柯文的學術面向,而且還引介了其本人的著作,他討論了他心目中的主要著作,並且透過多元的視角提出了有關歷史書寫的饒有興味的想法。有些時候,柯文對自己做過的事情不以為然地自我批評,例如,為讀者寫就了一個題為〈中國中心觀的局限〉的章節,也花了大量時間討論一些引人入勝的問題,包括經常迴避他的新研究思路的部分出版人。他對歷史學家技藝的熱忱和熱愛,使得這本書與平鋪直敘的學術回憶錄相距甚遠,讀者甚至可能會忘掉這本書其實是由一個博學多才、嚴謹治學的人所撰寫。」
—John Butler(加拿大 University College of the North in The Pas 人文學榮休教授)
作者、译者简介
柯文(Paul A. Cohen,1934– ),美国麻省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学荣休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55 年进入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及史华慈(Benjamin I. Schwartz )。研究兴趣包括清史、中国思想史、中西关系史、历史编纂学、国家主义、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之间的冲突。
其代表作包括《中国与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China and Christianity,1963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1974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1984)、《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History in Three Keys,1997)、《与历史对话:二十世纪中国对越王勾践的叙述》(Speaking to History,2009 )、《历史与大众记忆:故事在危机时刻的力量》(History and Popular Memory,2014)等。
译者刘楠楠,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14 )、高级翻译学院(2016 ),香港大学翻译研究哲学博士(2020 )。曾担任国际劳工组织第105次会议即时传译员,取得全国翻译专业一级笔译资格,并发表关于传译的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圖片目錄/ix
中文版前言/xi
致謝/xili
序言
第一章
開端/11
第二章
王韜:清末變革之法/39
第三章
下一步:《在中國發現歷史》/57
第四章
《在中國發現歷史、幕後故事175
第五章
中國中心觀的局限/97
第六章
多重過去《歷史三調》/113
第七章
(歷史云調》:研究、寫作、出版禍程/133
第八章
從義和團到越王勾踐:意料之外/167
第九章
局内人與局外人問題:《與歷史對話》/189
第十章
故事的力量:《歷史與大眾記憶》/213
第十一章
當時與現在:兩重歷史/235
附錄:作者著作/257
注釋/265
索引/311
中文版前言
正如序言所指,好幾本我的舊作早已經翻襻成中文版,而在中國的學術界裡,我亦有不少的讀者。因此,我覺得他們都會對這本有關我研究中國歷史的歷程的書感興趣。序言交代了我決定寫回憶錄的緣起。主意既定了,跟著就是安排中文版的工作。出版回憶錄英文版的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同事鼓勵我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接觸。這個提議,友人徐國琦也十分支持。最後,費正清中心和中大出版社便簽了合同。
感謝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同人的努力,尤其是本書的編輯葉敏磊一直的鼓勵和支持,感激不已。下一步,就是物色一個最好的翻譯者。經過一番張羅,我最終選定了劉楠楠博士;她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翻譯課程取得碩士舉位,最近還取得了香港大學的翻譯和傳譯博士學位。她的香港大學博士導師宋耕大力推薦,令我對她更有信心。
多年來,我的華人同行都說我寫的東西很難翻譯。「你寫的句子太長了,綿綿不絕的,翻譯起來,難度很高。」劉楠楠竟無畏無懼地處理我的長句子,方法是把句子分析了,然後再重構丙容,更往往用婉麗的文字演繹出來;無論如何,總是能夠保存原意。她工作時,經常向我請教,把翻譯好的文字一章一章的寄來,聽取我的評語。這過程令我想起林同奇,他為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binese Past翻譯成《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是我第一本翻譯成中文的書。很巧的,林曾多年任教的北外,正是劉楠楠的母校。當時他每翻譯好一章,便拿來讓我檢閱。在那未有電腦的時代,他的翻譯稿都是在舊式的原稿紙上,一字一字用手寫的。我看了他的譯稿,就列出我的意見,和他商量,我們一達到共識,便開始處理下一章。
我和林同奇、劉楠楠合作具體的成果,同樣是一本出色的譯本。不過,更重要的是兩本書的翻譯過程都令我能更深入地了解語言和跨文化溝通及交流的本質。我非常感激劉楠楠和我分享這個珍貴的學習經驗,特此致意。
項目負貴人余敏聰對後期出版工作的貢獻,同樣地功不可沒。在封面設計方面,有賴他耐心地聆聽我的意見,不介意我羅玀嗦嗦,將設計改了又改,直至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為止。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和劉楠楠緊密合作,對整洛份書稿做了細繳的文字編輯工作。對他下的工夫,我非常
感謝和非常欣賞。
柯文
2020年8月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坎布里奇
回憶錄是我從未涉足的體裁。這本回憶錄能付梓,多蒙親友、同儕的建議、鼓勵。說服我寫這本回憶錄的,是我多年的伴侶冼玉儀(Elizabeth Sinn)。這本書謹獻給她。這本書的第二位讀者是艾倫、利博維茨(Alan Lebowitz)。他作為讀者有兩個特別之處二是他的研究領域是英美文學,與我天差地別、三是我們認識超過65年了,作為多年好友,艾倫對第一稿及後續修訂稿的反饋充滿真知灼見,大有裨益/其他審讀這本書、提出意見的,是中國和日本研究領域專家:易社強(John Israel)、華志堅(Jeffrey Wassestrom)、向納(Irwin Scheiner)、羅斯·特里爾(Ros·Terrill)、托馬斯,黑文思(Thomas Havens)、文基賢(Chrstopher Munn)和宋怡明(Michael Szonyi)。在此一姘、感謝他們提出的修改建議。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不常出版書籍,為這本書特地成立委員會,商議出版事宜。委員會成員除了我,還有費正清中心主任宋怡明、執行主任慕浩然(Daniel Murphy),以及哈佛大學亞洲中心出版項目主任鮑勃,格雷厄姆(Bob Graham)。籌備本書整個過程中,鮑勃給予良多可靠的建議,還安排許多專業人才協助發行。還要感謝麗薩柯恩(Lisa Cohen)幫忙收集處理插圖,黃學勤(Justin Wong)搜集费正清中心名下的相片資料。霍莉,费爾班克(Hly Fairbank)指導了如何獲取她父親費正清(JohFairbank)的照片,勞拉,普爾(Laura Poole)為手稿做了非常專業的編輯,傑夫,科斯洛伊(JefCosloy)對封面耐心借了大膽的設計。
最後,我想感謝過去半個多世紀我的精神家園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及其前身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二十多年來每每到訪香港之際,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慷慨提供了辦公場所、行政幫助,以及溫馨、創新的學術環境。在此一洴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