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蓝勇《史学田野考察方法》

作者: 蓝勇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6
页数: 342
定价: 29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030690531


本书简介


《史学田野考察方法》一书是一部系统全面的历史学田野考察方法的著作,全书分成五章,分别对史学田野考察的功用和机理,史学田野考察的预案,史学田野考察的对象、形式与分类,史学田野考察的路径与实施,史学田野考察与研究视野的调适做了研究。书后附史学田野考察报告案例、史学田野考察研究论文案例(存目)、作者田野考察纪年。

作者简介

蓝勇,四川泸州人,1962年生,1983年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1989年西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毕业,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出版《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长江三峡历史地理》《中国图像史学》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史学田野考察的功用和机理
第一节 史学田野考察的五大基本功能
第二节 田野考察对传统文献校正的途径


第二章 史学田野考察的预案
第一节 史学田野考察目的的确定
第二节 前期资料搜集与资料“携备”
第三节 调查提纲与问卷访谈提纲设计
第四节 田野考察前的技术性准备
第五节 考察交通工具的确定


第三章 史学田野考察的对象、形式与分类
第一节 人物类调查分类和形式
第二节 遗址类调查对象的形式与分类
第三节 民间历史文献的种类与价值
第四节 可移动器物类和现代场景与价值


第四章 史学田野考察的路径与实施
第一节 史学田野考察的进入形式
第二节 史学田野考察的人员构成
第三节 交通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第四节 徒步考察的装备和技巧
第五节 史学田野考察安全问题
第六节 向导、采访者的选择和采访技巧
第七节 调查过程文字记录和摄录像记录
第八节 实物收集、探坑试掘、景观测量、碑刻拓印
第九节 史学田野调查资料后期整理、鉴定


第五章 史学田野考察与研究视野的调适
第一节 改变我们的表达方式:学术研究载体的田野调适
第二节 大格局空间与小生境点:历史学研究的空间选择与问题定位
第三节 个体与整体、典型与特殊的选择
第四节 生理因素对人文的支撑: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距离
第五节 非均质的地表空间的塑造:地理环境差异性下的田野考察
第六节 形而上的历史空间:制度、事件、人物、风尚的空间痕迹
第七节 遗存与历史的距离:无机遗存与客观的历史
第八节 口述记忆的得与失:田野口述与历史的距离
第九节 传说与历史距离:文化的历史与科学的历史
第十节 兼容与一体:方法的差异与学科的相互借鉴


附录一 史学田野考察报告案例
(一)寻觅皇木采办之路
(二)明代皇木七年探秘记
(三)我的金沙江情结——清代滇铜京运金沙江运道考察记
(四)明清成渝东大路重庆段四年考察札记
(五)明清成渝东大路四川段考察记
(六)云南明代小脚移民部落考察记


附录二 蓝勇田野考察纪年(1976—2021年5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