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伯邑 編《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出版
作者:洪伯邑、陳懷萱、黃舒楣、黃書緯、呂欣怡、陳怡伃 著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
出版社: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64頁 / 部分彩色 / 中文
ISBN:978-986-350-484-9
本书简介
「做」田野──以全身作為理解一個文化的工具
時下「田野」一詞已經成為廣泛用語,漸漸成為校園內外不同的人因著不同的目的而使用的詞彙,固然是這概念已在社會上不同領域獲得實踐,但這不是浪漫的想像,田野工作的核心目的,在於如何體現「習以不為常」,並從中傳遞世界多樣的面貌與價值。
本書作者群試圖將這門做田野的工夫,先拆解各項招式----打開感官、觀察、記錄、提問、訪談、書寫、倫理,然後以一種手把手的教學練習,甚還加上Podcast,希望不僅是文字,還有聲音,將多年歷練及功力灌入讀者腦海中。六位各有專長的老師,窮盡所有可能性,想讓讀者理解,在田野之中,「我」該如何行事;也像不斷地在告訴讀者,如果你想進入田野、認識這個立體而寬廣的世界,別怕,你還有這本書。
田野是門功夫,這本書像是入門祕笈,但一招半式的練就,仍得靠各位到實際的田野地練功,磨練出屬於自己的田野技法。
作者简介
洪伯邑
地理角頭。現任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是個關心食物與農漁業、自然與社會、邊界與移動的地理學家。
陳懷萱
現任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計畫助理教授。兼具戲劇與人類學背景,喜歡觀察人的相遇互動,創造連結的舞台,期許自己是推廣人類學視野的社會實踐者。目前核心的關注是在地老化與以戲劇為方法的青銀共融設計。
黃舒楣
現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長期關心城市再生、社區參與設計、原住民社群參與災後重建規劃。聽見貓就停下腳步,越走越靠近城市後台,暗黑光影中持續練字描繪百種灰色記憶,目前研究特別關心後殖民城市中的市場、後巷與監禁地景。
黃書緯
宅爸,跑者,啤酒愛好者。現任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計畫助理教授,長期研究都市社會學、政治生態學,與社會設計,關心單車城市、教育創新與食物設計的各種可能。
呂欣怡
現任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一直以來關注的都是小地方的環境變遷與興衰,以及人在其中的處遇與因應。近幾年在臺灣西海岸進行漁村經濟、能源轉型,與人海關係的田野調查。
陳怡伃
現任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相信社會服務應以人為本、回應地方,所以推動場域實作和田野工作於教學,研究則努力超越方法和領域的限制,讓知識更接地氣。
目录
各方推薦
推薦序 田野中,「有我」╱何欣潔
0寫在前頭
怎麼開始
這本書是怎麼來的?
纏繞在一起的章節
關於「田野」的哲思辯證
從田野技能到田野態度
1打開感官
「做」田野:以全身作為理解一個文化的工具
田野裡的身體感:怎麼理解「我」在田野裡的感官經驗?
從「觀」到「察」:感受「我」的身體在說話
2觀察記錄
Why fieldwork?
角色化(characterization)+劇情(episode)
機會開始於田野勞動中無所不(自)在的思考
3發展提問
開場:從路上觀察到提出問題
深化問題:骨牌法
結語:往前必須顧後
4訪談互動
深度訪談是什麼?
訪談前的準備
訪談過程與技巧
訪談的後續:撰寫訪談筆記
5書寫呈現
開始下筆之前……
從田野素材到書寫大綱
大綱之後,田野素材的斷捨離
從書寫大綱到完稿
6田野倫理
什麼是倫理?
田野工作有什麼倫理?
後記:當田野跑路中……
延伸閱讀書目
敲敲門Podcast放送
► 語言不通怎麼辦?
► 打開田野大門:進入田野第一步?
► 提問不是一二三四,換個角度,再來一次
► 關係太近或太遠:如何與田野對象保持適當的關係?
► 田野調查後的書寫,能吃嗎?
► 男生、女生有差嗎?
► 疫情期間的田野教學與研究
寫在前頭(摘錄)
怎麼開始
我不知道怎麼開始
A:喔~我好嚮往歐洲鄉村那種「田野」景觀喔~今年暑假我們一起去歐洲當背包客旅行怎麼樣?
B:不行啦!暑假我得跑「田野」……
上面我瞎編出來的對話,其實是為了強調平平都是「田野」這個詞,但A說的「田野」,表現出來的是在風光明媚的鄉野中盡情奔跑之類的畫面,是閒情逸致的氛圍;而B口中的「田野」指的是研究調查蒐集資料的過程,當然「跑田野」作為田野調查的俗稱,過程中也可能會有在田園風光中奔跑的情況,不過這很可能是因為一直被拒絕訪談而「淚奔」的心!
其實大多數田野工作者,無論是身為新手的學生,或是身經百戰的資深學者,在「進田野」之前難免都有害怕自己會因為調查不順利而淚奔的壓力,這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不確定感。是的,包括我們這本書的作者群,縱使已經在不同學科的研究中累積了跑田野的經驗,但田野調查工作對每一位作者而言,從來就不是駕輕就熟就搞定的事;我們依舊焦慮著如何和田野中的人取得信任與聯繫?如何保持一位研究者與田野報導人之間適切的的距離?如何從複雜的田野資料中,抽絲剝繭出敘事分析的邏輯?這些從頭到尾貫穿田野工作的挑戰,似乎不是田野做多了就變得更容易,畢竟每一個新的研究案開啟的田野工作,隱含的是不同人事物牽連而帶來的不同挑戰,讓田野工作的進行總是必須隨著不同的田野地進行調整。
也許你會說:「可是讀坊間很多關於田野工作的書,感覺他們都好厲害,除了田野過程充滿挑戰,同時也有著巨大的意義和反思,讓人難以望其項背啊!」這你也說對了,但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也是因為許多關於田野工作的書,大部分都是作者在田野工作之後,經過沉澱而得出的思考,是淬鍊過的文字;但你有沒有同時發現,這些書相對少談的部分,是當初一開始進到田野的步驟與心情,那種打電話或寫信給第一位訪談者的緊張與字字斟酌。是啊,對於田野經驗還粗淺,甚至根本還沒有任何經驗的人來說,最沉重的焦慮應該不在「我怎麼反思」反而是「我不知道怎麼開始」,可是又沒有人來跟我說可以怎麼做!
坦白說,本書的作者群其實都經歷過這種作為田野調查新手的心情。回想當初,我們也很想知道自己的老師、指導教授到底是怎麼準備人生第一次進田野的工作。但殘酷的是,當初作者群的指導教授們可能是覺得這種「做中學、學中做」的田野訓練,就是把學生「丟」進田野就對了!這種直接把學生丟到田野中的「佛系」田野教學,說到底也是種方式,畢竟作者群也真的藉此歷練了跑田野的功夫。但如果事情就這麼簡單,我們這群人又何必要寫這本書呢?
纏繞在一起的章節
無論是在課堂上,或者現在書本的內容,作者群們在一開頭總要強調一件事:田野工作的每個重要環節,並不是一個線性過程,而是在每個步驟之間來回穿梭,沒有固定的路徑。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我們想讓作為讀者的你知道,不要因為看似一路到底的章節安排,就誤以為田野調查就是個按照這本書的章節從頭走到尾走一遍就能夠完成的工作。不是的,真實的田野都是在每個章節闡述的方法之間不斷走動;當然,在田野工作的不同階段側重的目標是有輕重緩急,但章節所提及的方法之間仍然會是動態的聯繫,而非斷然地切割區分。
有了上述章節之間彼此纏繞的理解,接著介紹一下本書的章節主題與作者。首先,每一個章節都有一位主筆的第一作者,以及一位搭配的第二作者。第一作者與第二作者合作書寫的方式,根據章節內容的屬性而不同。例如,有些章節看似只有主筆現身,但其實第二作者隱身在書寫過程中提供想法意見;有些章節的第二作者會在行文中「跳出來」與主筆對話,提供補充或不同的資訊等。接下來,就來簡單地說說每個章節的主筆與內容。
打開感官
首先是由陳懷萱主筆的「打開感官」。懷萱是個受過劇場訓練的人類學家,她提醒我們,當把自己放到田野地時,不要忘了將自己的「五體感官」都打開,讓聲音、味道、觸感等等都成為田野資料蒐集的素材。為什麼需要這樣?畢竟大部分的人太習以為常地以「視覺」來記錄自己「看到了」什麼;但田野裡頭人事物彼此的意義連結,常常不能只是用「看」的就能得出個所以然;因此,打開五體感官是幫助田野工作者更融入在地情境的手段,這對田野過程中記錄的內容,以及後來的資料分析書寫,都有重要意義。這個部分讓懷萱告訴你怎麼做。
觀察記錄
當我們打開五體感官進入田野,總得把我們接受了什麼資訊記錄下來。接著,我們讓黃舒楣,一位有建築與城鄉空間專業的田野工作者,來當這個章節的主筆,跟大家談談進到田野如何觀察記錄。田野中,我們常常聽到「田野筆記」這個詞,有別於個人遊記觀感的文字,究竟田野工作者的筆記要記些什麼?知道什麼內容應該記錄下來的時候,又有什麼不同的「撇步」幫助我們知道如何記錄?寫田野筆記都是回家關起門來、靜下心來反芻思索的寫嗎?如果一路跟著田野裡的人東奔西跑的,到底要怎麼寫筆記啊?聽聽舒楣教給大家什麼招!
發展提問
在田野裡我們得問問題,開啟田野工作者與田野裡人事物的對話;接著觀察記錄、整理思索後,再重新提出可以更深入聚焦的問題。這裡我們讓主筆黃書緯帶著大家想想如何發展提問。書緯是個帶著社會學背景與社會設計腦子跑田野的人,他說:「田野工作迷人的地方就在於,你無法在走進田野前預設自己會發現什麼樣的問題,你總是在走進田野後,才會從過程中開展問題。」所以,我們到底要怎麼在進田野前的「預設」和進田野後的「開展」之間覓得好問題?什麼是問題分類的「KJ法」?什麼又是深化問題的「骨牌法」?趕快翻開書一探究竟吧!
訪談互動
大家都知道做田野調查得訪談,「訪談」很重要沒錯,但怎麼「互動」常常是影響訪談過程是否順暢的關鍵;而互動是否順暢就直接影響訪談獲得的資料品質。本章由呂欣怡主筆,跟大家談談怎麼從好的互動中得到好的訪談。欣怡是個一開始就直接被老師擺到田野中歷練,而今身經百戰的人類學家。你知道訪談前要準備什麼嗎?訪綱怎麼列?相不相信「閒聊」也是門重要的訪談技能?如果你已經是個極佳的「閒聊者」,又該如何讓自己在田野中成為好的「訪談者」?萬一和受訪者聊太開,要如何收尾?這些問題就聽欣怡娓娓道來。
書寫呈現
田野工作的主要目的不會只有資料蒐集,當然還包括整理田野中的所見所聞,最後分析呈現結果給他人。田野工作者經常以文字的形式分享自身的研究成果,也因此,書寫成為田野技藝的一環。主筆洪伯邑,一位唸過文學、環工、森林,然後陰錯陽差成為地理學家的田野工作者,分享他怎麼從紛雜的田野資料到清晰敘事的書寫手法,告訴我們怎麼搞定大家都最害怕的書寫「拖延症」?怎麼像個導演一樣安排田野中的人物出場,讓書寫呈現不只有分析力道,同時又如一場精彩的好戲?為什麼書寫會需要「斷捨離」?
田野倫理
從打開感官、記錄、提問、訪談到書寫,每個田野工作的環節都必須照顧到的就是田野倫理。本章的主筆社會工作研究者陳怡伃說了:「不理會田野倫理會怎麼樣?你很有可能會做不下去!」情況有那麼嚴重嗎?就是!當蒐集資料和田野倫理發生衝突時,守住田野倫理仍是首要原則。所以趕快看從事社會工作研究的怡伃如何幫助大家守住田野倫理的方方面面,一起想想怎麼樣避免受訪者受到傷害?如果田野有「守門人」,該怎麼應對讓自己可以更順利進到田野?當我們離開田野後,怎麼做才算回饋在田野裡曾經幫助我們研究的人?
從田野技能到田野態度
的確,田野沒有談完的時候;但是,再怎麼聊田野都是不夠的,畢竟田野工作不是紙上談兵,還是得「做」出來!所以話說回來,就算再怎麼滾瓜爛熟地把這本書讀得透澈,你仍舊必須走進實際的田野,展開田野工作者「做中學、學中做」的歷程,磨練出屬於自己的田野技法。回到這本書的定位,如果田野是門功夫,這本書像是入門祕笈,但一招半式的練就,仍得靠各位到實際的田野地練功,所以作者群們就像「師父領進門」,但接下來就是靠各位「修行在個人」了!
讀完這本書,除了交給大家怎麼開始的技法之外,我們也想傳達田野工作的「態度」,一種能換位思考的同理心。不可否認,時下「田野」已經漸漸成為校園內外不同的人因著不同的目的而使用的詞彙。我們當然樂見田野的概念逐步在社會上不同的層面獲得實踐;但我們也憂慮,當田野成為大家習以為常的泛濫用語,甚至帶著些許浪漫化的情懷看待田野工作時,是否會忘了田野工作的核心目的在於如何體現「習以不為常」,並從中傳遞世界多樣的面貌與價值。要能夠習以不為常,田野工作者首先要能拋開自己的定見,以換位思考的方式進到田野中的情境,進而同理田野中的人,了解他們處在這個世界各種不同的位置所傳達出來給田野工作者的許多訊息;從記錄、理解、書寫那些可能微小而重要的聲音開始,反思自身習以為常的人事物。
最後,記住沒有任何田野中的人有義務完成田野工作者的任務;因此,懷著感激和謙卑的態度跑田野是重要的。在田野工作中放下身段,用開放的心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從充滿挑戰的過程中,開啟自身和這個世界的不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