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渡邊信一郎 等《岩波新书·中国的历史》五卷本(中華的成立、江南的發展、草原的稱霸、陸海的交會、中國的形成)

【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中華的成立、江南的發展、草原的稱霸、陸海的交會、中國的形成(套書附典藏書盒)

原版书名:シリーズ 中国の歴史 ①「中華の成立 唐代まで」 ②「江南の発展 南宋まで」 ③「草原の制覇 大モンゴルまで」 ④「陸海の交錯 明朝の興亡」 ⑤「中国」の形成 現代への展望」

作者: 渡邊信一郎, 丸橋充拓, 古松崇志, 檀上寬, 岡本隆司  

譯者: 詹慕如, 林琪禎, 黃耀進, 郭婷玉, 郭凡嘉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11/04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60542

規格:平裝 / 1368頁 

本书简介

──榮獲2020年韓國坡州圖書策劃獎── 

特別收錄作者群為中文版所撰寫之序言 

今時此刻,重新認識中國史! 

從亞洲觀點與多元角度出發,

超越傳統王朝史觀,全新架構中國歷史的時空體系

一套帶著世界史視野,更符合全球化現代、

更接近中國多樣性面貌的歷史敘述


  【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是日本岩波書店精心策畫之鉅作,聚集五位日本頂尖學者,在編纂時著意突破窠臼,不只打破了傳統中國歷史寫作的框架,超越王朝斷代史觀與正統史觀,更反省了中國史寫作中時間與空間的既有觀念,進而提出了一套新穎的理解體系。

  作者群一方面擔憂年輕一輩讀者對於中國歷史缺乏興趣,甚至充滿誤解與偏見;另一方面也對當下中國感到憂慮,因此希望透過符合當代的寫作形式,結合東亞史與世界史的觀點,呈現出中國歷史中的多元化與多樣性。

  本套書共分五冊,內容以中原、江南、草原,與三者的交會互動為主軸,涵蓋從上古到二十一世紀中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作者群綜合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學術厚實的專業基礎;寫作時則娓娓道來,以親切平實的口吻,呈現一套適合所有人閱讀的中國歷史。對於理解中國往昔的發展與今日之情況,都深具啟發與意義。

分册简介


作者、译者简介

作者


渡邊信一郎

  1949年生。專研中國古代史、中國樂制史。歷任京都府立大學教授、校長。現任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日本傳統音樂研究中心所長、京都府立大學名譽教授。代表著作有《中国古代の楽制と国家――日本雅楽の源流》(文理閣)、《中国古代の財政と国家》(汲古書院)、《中国古代の王権と天下秩序――日中比較史の視点から》(校倉書房)、《中国の国家体制をどうみるか――伝統と近代》(共同編著,汲古書院)。



丸橋充拓

  1969年生。專研中國隋唐史。現任島根大學學術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系教授。代表著作有《唐代北辺財政の研究》(岩波書店)、《唐代軍事財政与礼制》(張樺譯,西北大學出版社)、《中国の歴史 上(古代-中世)》(共同撰寫,昭和堂)、《中国経済史》(共同撰寫,名古屋大學出版會)、《多民族社会の軍事統治――出土史料が語る中国古代》(共同撰寫,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古松崇志

  1972年生。專研歐亞大陸東方史。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代表著作有《オアシス地域の歴史と環境》(共同撰寫,勉誠出版)、《中国経済史》(共同撰寫,名古屋大学出版会)、《概説中国史》(共同撰寫,昭和堂)、《金・女真の歴史とユーラシア東方》(共同編著,勉誠出版)。



檀上寬

  1950年生。專研中國近世史,現任京都女子大學名譽教授。代表著作有《天下と天朝の中国史》(岩波新書)、《明の太祖 朱元璋》(筑摩學藝文庫)、《明朝専制支配の史的構造》(汲古書院)、《永楽帝――華夷秩序の完成》(講談社學術文庫)、《明代海禁=朝貢システムと華夷秩序》(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岡本隆司

  1965年生。專研近代亞洲史,現任京都府立大學文學部教授。代表著作有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日中關係1500年:從朝貢、勘合到互市,政冷經熱交錯影響下的東亞歷史》、《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中國為何反日?中日對立五百年的深層結構》、《袁世凱:左右近代中國的俗吏與強人》。

目录

▍1.《中華的成立》

編輯前言  現在,讓我們重新閱讀中國史──《中國的歷史》書系目標

中文版序

導言

第一章 「中原」的形成——夏殷周三代

一、農耕社會的形成——新石器時代

二、夏殷周三代

三、殷周時代的政治整合——從貢獻制到封建制


第二章 中國的形成——春秋、戰國

一、春秋、戰國的「英雄時代」

二、小農民社會的形成――從百生到百姓

三、從封建制到縣制

四、商鞅變法――西元四世紀中葉的體制改革


第三章 帝國的形成——秦漢帝國

一、從郡縣制到郡國制

二、武帝時代——帝國的形成


第四章 中國的古典國制——王莽的世紀

一、宣帝中興

二、王莽的世紀

三、催生出王莽的社會

四、東漢的古典國制


第五章 分裂與重整——魏晉南北朝

一、漢魏革命

二、華北地方社會的變化

三、西晉——中原統一王朝之重建

四、五胡十六國與天下的分裂

五、鮮卑拓跋部一統華北


第六章 古典國制之重建——隋唐帝國

一、隋文帝再次一統天下

二、天可汗的大唐帝國

三、《大唐六典》中的唐代國制


結語

簡略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圖表出處一覽



▍2.《江南的發展》

編輯前言  現在,讓我們重新閱讀中國史──《中國的歷史》書系目標

中文版序

導言  「船的世界」與「馬的世界」


第一章 「古典國制」的外緣──漢以前

一、長江流域的諸文化

二、「楚」的血脈

三、與「古典國制」對峙的人們


第二章 「古典國制」的繼承──六朝至隋唐

一、南方眼中的《三國志》

二、江南的「中華王朝」

三、六朝的貴族們

四、隋唐帝國與江南


第三章 江南經濟的啟動──唐至宋

一、運河與海

二、文臣官僚的時代

三、花石綱


第四章 走上海上帝國之道──南宋

一、金與蒙古的對峙

二、江南的繁榮

三、海上帝國的形成


第五章 「雅」與「俗」之間

一、俗──地域社會的樣貌

二、雅──士大夫的人脈網絡


結語  再致年輕的學子們

後記

簡略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圖表出處一覽



▍3. 《草原的稱霸》

編輯前言  現在,讓我們重新閱讀中國史──《中國的歷史》書系目標

中文版序

導言

序章歐亞東方史及游牧王朝

一、內亞的騎馬游牧民族

二、游牧與農耕相遇的內亞東方史


第一章 拓跋與突厥

一、鮮卑拓跋部與北魏

二、唐朝與突厥的興亡

三、安史之亂的動盪


第二章 契丹與沙陀

一、契丹建國

二、沙陀的興起

三、沙陀系王朝與契丹


第三章 澶淵之盟與多國體制

一、邁向澶淵之盟

二、黨項西夏的抬頭

三、契丹的情勢與北宋的西北經略


第四章 金(女真)的霸權

一、女真的興起

二、金國的霸權與歐亞大陸東方情勢

三、金朝的變革與北方情勢


第五章 大蒙古與中國

一、大蒙古國的建國與擴張

二、忽必烈與大元兀魯思

三、歐亞大陸的東西交流與中國


終章

後記

簡略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圖表出處一覽



▍4. 《陸海的交會》

編輯前言  現在,讓我們重新閱讀中國史──《中國的歷史》書系目標

導言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明初體制的成立

一、元末的叛亂與明朝的誕生

二、絕對帝制的確立

三、社會統制方策與他律型儒教國家


第二章 明帝國的國際環境

一、中華的復興與朝貢一元體制

二、永樂帝的積極外交

三、中華與夷狄的統合


第三章 動搖的中華

一、明初體制的弛緩

二、朝貢一元體制的崩壞

三、明代史的轉換點


第四章 北虜南倭的世紀

一、嘉靖新政的幻想

二、邊境地帶的騷擾

三、朝貢?還是互市?


第五章 鼎盛與顯露頹勢的明帝國

一、張居正的改革與挫折

二、流動化的社會

三、變化的東南亞


第六章 從明到清

一、政爭與混亂的結果

二、明朝滅亡

三、混沌的歸結


結語

後記

簡略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圖表出處一覽



▍5. 《中國的形成》

編輯前言  現在,讓我們重新閱讀中國史──《中國的歷史》書系目標

中文版序

導言  在混亂之中


第一章 興隆

一、遼東

二、入關

三、沿海——互市

四、草原——蒙古、西藏

五、鄰國——俄羅斯、朝鮮


第二章 轉換

一、抵達——清朝的素描

二、雍正

三、極限


第三章 盛世

一、乾隆——其人與時代

二、經濟

三、社會

四、分歧

五、結構


第四章 近代

一、自負

二、烏雲

三、破綻

四、清末


第五章 中國

一、轉變

二、民國

三、革命


終章——紛亂的現代

後記

簡略年表

圖表出處一覽

主要參考文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