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李怀印《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作者: [美]李怀印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50
定价: 7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9844125

本书简介

一个现代国家的形成,离不开四个基本要素,即领土、人口、政府和主权。所以,我们要认识现代中国,至少须回答:中国作为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内地各省和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边疆所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19世纪之前是如何成形并得以维系的?它在19世纪被卷入世界范围的主权国家体系之后,是如何维持自身的生存尤其是既有疆域,并在国际上获得对其主权的确认的?20世纪以来不同形态的国家体制,又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以及通过何种路径而形成的? 归根到底,我们需要回答,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 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是否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她到底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现代民族国家,抑或一个在疆域整合和政治认同方面依然面临重重危机的非常态国家? 这些问题不解释清楚,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历史正当性,及其在西方历史经验基础上所建构的国际政治话语中的合法性,便会受到质疑。

欲重新认识现代中国,有必要从过去宏大历史叙事的窠臼以及“碎片化” 的泥潭里解放出来,站在新千年的全球地缘政治的高度,重新探究对今日中国的历史认识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当代中国不是仅仅从政权性质的角度加以界定,而是从更宽广的角度,把它定义为一个现代主权国家,那么,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宏大叙事和概念架构,均有待重构。在前述组成现代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中,除政权外,还必须考虑到疆域、族群构成和主权形成问题。最为重要的是,政权本身也必须放在国家形成的宏观历史视野里加以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换句话说,是中国朝向一个现代主权国家转型的历史。这一历史的时间跨度和涵盖范围,远远超出了过去以革命或现代化为主叙事的历史书写。

作者简介

李怀印,苏州大学历史系学士(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硕士(1987)、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2000),现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2015-2020)。主要论著有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1600-1950 (Routledge, 2019),Reinventing Modern China: Imagination and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3)(中文版《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Village China under Socialism and Reform: A Micro-History, 1948-2008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中文版《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Village Governance in North China, 1875-1936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中文版《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等。主编两套大型丛书:“Rethinking Socialism and Reform in China”( “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道路的再思考”丛书)和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当代中国史研究”丛书)。2000年以来,在海内外顶尖学术期刊History and Theory, China Quarterly, Moder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发表论文30余篇,并担任Twentieth-Century China, Rural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s,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开放时代》等学术期刊的编委。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问题所在
地缘、财政、认同:一个分析架构
若干关键论题


★ 第二章 早期近代疆域国家的形成:清朝前期和中期的中国
边疆的整合
治理边疆
治理内地各省
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性


★ 第三章 边疆整合的限度:清朝财政构造中的低度均衡机制
清代的战争与财政
清朝财政的低水平均衡
清朝在世界历史上的独特性


★ 第四章 地方化集中主义:晚清国家的韧性与脆性
财政分权
有条件忠诚之滥觞
地方化集中主义


★ 第五章 从内陆到沿海:晚清地缘战略的重新定向
传统地缘秩序之终结
塞防与海防
地方化集中主义的成与败


★ 第六章 迈向现代民族国家:清末新政时期的国家重建
财政构造中的高度非均衡机制
地方化集中主义的陷阱
缔造新的民族


★ 第七章 集中化地方主义:民国前期财政军事政权之勃兴
军阀竞争中的赢家与输家
为何国民党势力胜出?
走向国家统一
中国后来居上:从区域到全国的建国路径


★ 第八章 半集中主义的宿命:国民党国家的成长与顿挫
制造新的正统
党国之政治认同
国民党国家的半集中主义


★ 第九章 国家建造的全面集中主义路径:一系列历史性突破之交汇
共产党革命的地缘政治
打造政治认同
东北地区与国共内战
共产党根据地的财政构造
一个比较分析


★ 第十章 比较视野下的现代国家转型
疆域的扩张与整合
王朝的衰落与调适
迈向民主抑或集权国家


★ 第十一章 历史地认识现代中国
欧洲中心论的迷思
现代中国之成为“问题”
中国为何如此之“大”?
中国为何如此之“强”?
国家转型的连续性


★ 参考文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