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驻外专访】看驻外男医生在国外如何玩转妇产科手术刀

2016-11-07 杨医生 Smurf 驻外之家

                  


援外历史上,首位从事两个技术专业的驻阿尔及利亚医生。历经两次派遣,派驻阿尔及利亚已两年。


—杨剑军

异国他乡处处景,孤赏旁无俏佳人。

夜半歌声惊梦醒,却是窗外蛙鸣声!

他国风景无限好,怎比家国江山娇!


——《苦中有乐-----援外驻地院内散步有感》节选


无意间翻开《中国乡土诗人》这本诗集,对其中一位诗人的诗词感触极深。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驻阿尔及利亚援外医生——杨剑军。至今,他已经在阿近两年时间了。



阿尔及利亚的蓝天

大概二十年前,在湖北省红安县乡镇医院,他开始从事麻醉复苏手术。近七年后,应单位需要,他毅然改行从事临床外科手术。又是十年,终于到他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之时,却又经由上单位选派,并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核之后,他代表县医院走上了援外之路。当被问到为什么来阿国时,杨医生说到:“我是受单位选派而来。因为我是党员,必须服从组织。”




麻醉复苏
一.对病人进行麻醉技术管理,保证手术病人安全无痛,二.积极配合手术医生的对病人肌肉松弛的要求,三.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四.所有医院病人呼吸停止,都是麻醉复苏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建立呼吸循环等措施来抢救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垂危,危险时,必须当机立断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由于杨医生在麻醉复苏专业的深厚功底,他代表该专业援阿。就这样,杨医生和另外一名队友,还有阿方麻醉技师,轮流上班,一边负责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保证安全无痛,一边指导阿方助理技师的技术操作、与重症抢救治疗处理。

由于技术原因,只要碰到超胖的或复杂手术麻醉,必须中国医生前来处理。杨医生经常在休息时,深夜被阿方电话叫醒,立刻赶去救急。在如此大的工作量之下,但两年多的援外加近七年的国内麻醉复苏工作,杨医生仍保证了抢救成功率百分之百



与阿方麻醉助手

分享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8.5日与朱教授同白班,我和阿方麻醉助理两个应对了七台手术。十点钟时,朱教授正在隔壁台上关腹,另一急诊肩先露入室,整个手背全脱出体外多时,于是紧急在另一手术间全麻准备。助理Graria推药诱导并检查了麻醉机,我实施面罩给氧准备插管,药物已经进去体内,可氧气丝毫没进去气道,仔细再查看麻醉机几次,确认机器突然失灵停止工作了,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到30.助理慌乱尖叫不停喊人,我迅速扯过来小供氧管深入导管入口,口对导管人工呼吸,朱教授赶紧跑过来,帮忙胸外按压。正考虑将隔壁麻醉机撤过来,言语不通,我又不能离开,一边人工呼吸,一边死死的握住导管的位置,不能让导管脱出。朱教授与麻醉助理赶紧跑过去,一起将那台未完的手术台推到墙边,又过来和几个护士一起推我这手术床,挪到那边去接麻醉机。我紧紧护住导管,边走边人工吹气呼吸,手术床脚端出了这个门,正在进隔壁那个手术间,我连忙喊“tete”(头),并空出一只手比划着头先进去,并迅速又接着吹气。,重新调头,边退步,边吹气,手不离导管。进去挨近麻醉机后,赶紧固定导管接上麻醉机加压给氧,助理接上测氧仪器,朱教授帮测血压仪,心电监护。一切忙而不乱,氧饱和度直线上升至正常,赶紧改成控制呼吸。血压,心电均回复正常。皮肤缝合完毕后十分钟,病人轻度挣扎睁眼,助理在旁高兴得手舞足蹈。已经做了七台手术的我,在做完这个之后,几乎没有时间缓冲,就又接着继续下一台。这次经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医疗队确实已经竭尽全力了
病人家属要求合影

从事如此高难度的医疗工作,杨医生竟坦言自己没有精神上的压力,只是可以理解的偶尔体力跟不上。问及原因时,杨医生说到“如果在国内手术或麻醉,遇到危急,偶尔会有心慌,因为时刻想到会扯皮,而这里工作根本就很放松,所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阿国的医疗制度,部分是法国移植过来的,医生很受尊重。所以,医生很荣幸很放松的从事治病救人的职责。”




阿国属于伊斯兰教国家,在人们的印象里女人都是裹着头巾,除了脸部,其他部位都是除丈夫外私密的。但由于该国人民都很尊重医生,所以在救治过程中,医生不分男女

在阿国每个妇女平均生四到六胎,一个省竟只有一家妇幼医院。所以每天产妇很多,顺产平均每天五十多,而需要剖宫产的每天几乎有十三四台手术。因为男尊女卑,妇女地位低,医生普遍嫌弃产科脏和累,很少有人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妇产科手术,所以这类手术几乎全靠中国援助。但是手术医生只有中国四个女队友,工作量很大,几乎每天都是站到精疲力尽。而杨医生在从事多年外科临床手术时,也曾在国内基层做过多次剖宫产手术,并基本熟练掌握了这类手术的实施过程。



与当地医生一起战斗


为了减轻队友负担,为了团队荣誉,为了中国医生的良好合作形象,杨医生在麻醉抢救工作之余,同时承担起了剖宫产手术以及顺产时的会阴部严重撕裂伤的修补和整形的重担。他经常主动加班,在另一手术间亲自上台手术,以缓解其他队友的体力过度消耗。



剖腹产手术取出胎儿
最多的时候一天八台麻醉手术,一天做过五台剖腹产手术,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以至于跟杨剑军很友好的阿方主任,都心疼杨医生的连续加班,总是让杨医生去值班室躺着休息,等有事时再去叫他。

医生本就是一个忙碌的职业,更何况是一位同时从事两个专业的医生。很容易想象,杨医生很少有假期。工作时,一旦夜班,就是通宵达旦不停地手术。幸好,每次夜班之后,有两天时间恢复体力,以应对接下来甚至更多的手术。



与病人家属合影
问答

Q:这么多手术,这么大工作量,这么劳累,您就没有过放弃的想法吗?

A:从来没有过。我觉得我很幸运,能使自己的所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我很庆幸我的国家派遣我,也很高兴自己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之一展现出了中国医生的风貌。我虽然来自基层,但没有为祖国丢脸。我以多技能的熟练应用,赢得了阿国对中国人的佩服与尊重,并带头以中国医疗队的紧密团结,精诚合作的良好形象,在非洲人民心中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为中非友谊长存做出了应有的努力。这些足以成为我坚持下去的理由。



与阿方麻醉主任合影
Q:只有春节回家休假20几天,之后便是常年和家人的分离。家里还有妻子、老人、14岁很可爱的女儿,不会很想家吗?

A:很想家。只是想到圆满完成国家任务,不为国家丢脸,就是我的精神动力,支撑我在这里履行我的职责。



杨医生可爱的女儿

在杨医生眼中,阿尔及利亚的第一印象是蓝蓝的天,和戴头巾的女人,以及所有人的淳朴和友好。它并非像去之前想象中的那样贫穷落后,经济状况大约相当于中国九十年代初期。



古罗马旧址

而生活条件也并不是很差,生活环境也一般,不过有个很奇怪的事情是没有蔬菜。有着种菜经验的杨医生充分显露出了自己这方面的特长,稍有空闲,亲自种菜。国内带来的很多种子,只要勤于浇水,虽然收获欠佳,但一般都能发芽成熟。为改善队友们的伙食营养,杨医生和另一个队友费了不少心。甚至有另外省份的队友调戏杨医生,完全是来种菜的农艺师。




稍有空闲,杨医生会选择写词来寄托情思。大家都说,杨医生的词很有时代正能量气息,杨医生却谦虚的回答,写的都是些顺口溜一类的,自娱自乐,打发时间而已。但他的那些诗文都被收录到了著名诗刊中。




谈到对援外生活的感受,杨医生如是说:“援非医疗只是中国大外交战略的一种,我们不远万里艰辛的付出,待遇却并不高,但我们自问,无愧于祖国,无愧于非洲人民。一生能有此不平常的经历,虽是寂寞艰辛,虽是待遇低,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也算是为国家做了一点点实实在在的事,一生没有虚度。人生的梦想追逐,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进步,更要有诗和远方,这样才能精神上知足富有。



阿国记者采访医疗队

结语:驻外的你,在外经历过什么样的病痛,是否也和大部分人一样,从来不告诉家人?你身边也有着像杨医生一样最可爱的驻外人吗?我这里有酒,也有故事,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告诉我们驻外的你们,在国外经历过哪些病痛呢!



驻外小帮手微信号:lucie_zwzjQQ邮箱:6399134@qq.com驻外帮助 故事投稿驻外人 在全球 互帮互助长按二维码添加好友
       更多驻外视野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