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国际学者汇聚北海,他们要为护鲎“憋大招”
如果你是土生土长的北海小伙伴
那你一定知道鲎
说不定你还无意中吃过
节肢动物,头胸部的甲壳略呈马蹄形,腹部的甲壳呈六角形,尾部呈剑状,生活在浅海中。俗称鲎鱼。
但你是否知道
这种长相奇特的生物正处在灭绝的边缘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过去20年里
北海的鲎野外种群数量下降90%以上
目前
鲎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
现在是受保护的动物
千万别再吃它了!!!
实际上
对鲎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课题
你知道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吗?
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鲎专家组于2007年在纽约发起,每隔4年召开一次,今年6月15日至20日,第四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在广西钦州和北海两地举行。这也是该研讨会首次在中国内地召开,其中6月15日至18日的议程在钦州举行,6月19日至20日的野外考察、新闻发布会和闭幕式在北海举行。
逾百国际学者聚北海
共同为护鲎出谋划策
6月19日上午,第四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北海会场活动启动,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北海,共同为鲎的保护保育出谋划策。
此次会议由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鲎专家组主办,由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等单位共同承办。
研讨会上,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鲎专家组正式宣布中国鲎被列为濒危动物,并号召各国的专家学者共同为保护中国鲎努力。同时,研讨会还正式确立首个国际鲎保育日。
学者们拍下滩涂上的鲎。方晓淦 摄
6月19日上午,100多名专家学者来到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进行野外考察。看到大片的红树林,还有栈道下缓缓爬行的鲎,不少专家忍不住发出赞叹声。
一个鲎壳让来自西菲律宾大学渔业与水产科学学院的
德国学者凯瑟非常开心。方晓淦 摄
“北海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存得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红树林下有很多小鲎在活动,这真是让我非常惊喜,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北海,但我喜欢这个地方。”来自德国的学者凯瑟开心地说。
一名专家在端详手中的中国鲎。方晓淦 摄
研讨会组织方表示,希望通过借助鲎这一北部湾滨海湿地“明星物种”,进一步推动北部湾滨海湿地的多方参与保护,从而全面保护这一片大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会方也会借助会议举办的契机,尝试打造北部湾的鲎保护名片、滨海湿地保护名片,进而将北部湾的滨海生态保护模式和鲎保护保育模式向亚洲乃至全世界推广。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们
不仅考察了滩涂湿地
与滩涂上的中国鲎、圆尾鲎零距离接触
他们还共同见证了
“中国鲎成鲎引入野外产卵北海地区实验”
正式宣告最终成功
该实验结果也让
“北海是中国鲎天然的优质产卵场”
这一结论得到最有力的佐证
今年5月15日,广西环保公益组织美境自然在台湾湿地学会陈章波教授、广西海洋研究所、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等单位的支持下,在湿地公园大冠沙园区内的滩涂上用围网圈出高潮区部分滩涂,开始进行“中国鲎成鲎引入野外产卵北海地区实验”。
孵化中的鲎卵。肖晓波 摄
美境自然的志愿者们经过连续多日的蹲守,确认3对参与实验的中国鲎全部成功抱对,并于5月26日成功产下19窝鲎卵,鲎卵总数量超过1万粒。实验取得阶段性成功。
专家们在仔细观察孵化中的鲎卵。方晓淦 摄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内心越来越紧张。2015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在这片滩涂上做过类似实验,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实验我们纠正了之前的不足环节,虽然目前取得阶段性成功,但我们需要的是这些鲎卵成功孵化,只有这样才算取得最终胜利。” 负责执行该实验的美境自然项目官员肖晓波说。
6月19日上午,第四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北海会场议程正式拉开帷幕。在100多名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美境自然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挖开插着标识的沙滩,一粒粒透明的鲎卵顿时呈现在大家面前。据专家介绍,刚产下的鲎卵是黄色的,直径只有3毫米左右,如今这些鲎卵已经变成透明的,直径达到6毫米左右,这说明已经成功受精并进入孵化阶段,且肉眼可见卵内正在孵化的三叶虫期胚胎。
“预计下一个大潮期到来时,这批鲎卵将全部孵化成幼鲎。这将是中国内地首次取得这类实验的成功。”随着专家的宣布,大家纷纷鼓掌喝彩,庆贺实验取得成功。
肖晓波告诉记者,3对中国鲎在自然条件下成功在北海的滩涂上抱对、产卵,并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让鲎卵成功孵化,这一实验结果充分证明“北海是中国鲎天然的优质产卵场”,而孵化出来的幼鲎将成为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
点击下图
了解更多北海为保护中国鲎作出的努力
往期精彩荐读
北海启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200名市场监管执法人员首次集体亮相
【2019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之北海企业风采录】惠科,朝着全球第一的宏伟目标迈进
北海市政府召开2019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筹备工作推进会
执行总编 | 周承雪
审核 | 李维维
网络编辑 | 廖文治
校对 | 许苏文
转载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