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我的祖国】从赶海谋生到赶海旅游

方晓淦 曾可 北海日报 2020-09-20

从靠赶海维持生活,

到把赶海当成事业。

过去70年里,

在赶海这项传统手艺的影响下,

银滩镇下村村民张清琪一家三代人的生活

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每每回忆起年轻时候的生活,

80岁的张愈强

总会别有一番感慨。

从他的回忆中,

我们看到了一家三代人的变化……


上世纪50年代


“新中国刚成立后的那几年,北海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差,下村就在红树林边上,我们自然靠海吃海。”张愈强说。


上世纪60年代


下村属于远离市区的郊区,每次赶海拾获的多余渔获,村民一般会步行10多公里,拿到如今北部湾广场附近卖钱。

    

“一毛钱一斤的沙尖箭鱼,基本没人买,因为大家兜里都没几个钱,有钱也拿去买米买肉,谁来买这赶海就能捡到的鱼虾。”张愈强笑着回忆道,对于那个年代的北海人而言,赶海是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这项传统手艺养活了成千上万的北海人。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生产队给村民分田地,他家分到了3亩地,由于当时市场经济还在起步阶段,村民们大多靠这几亩地种水稻来维持家里的口粮,至于主食之外的配菜,主要还是靠赶海获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愈强的儿子张麦英子承父业,开始了新一辈人的赶海生涯。相比父辈的艰苦环境,张麦英的生活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对于他这一辈北海人来说,赶海只是改善生活的一项手艺。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柴米油盐这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基本满足需求了,市场上有菜有肉,我们去赶海主要是增加收入。”张麦英说,当时,他经常把赶海挖到的沙虫晒成沙虫干,搭乘一天三班的公交车前往如今的人民剧场附近一带,以20元/斤的价格卖出。

     

上世纪90年代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从事赶海的村民越来越少,许多人开始外出打工。赶海少了,渔获也就少了,于是村里建起了菜市场,还坚持赶海的村民们就把渔获拿到市场出售,主要卖给打工家庭。

    

2015年后


2015年,张麦英的儿子张清琪成了下村第一个把赶海做成旅游娱乐项目的村民。

    

作为一名“90后”,张清琪的生活条件与祖辈父辈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海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丰富,大家的目标从物质生活转向精神生活。赶海这项“苦差事”,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传承。

    

看到这种变化后,张清琪开始大胆将地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借着自家祖辈赶海的优势,把赶海变成娱乐项目,让外地游客和年轻一辈的北海人体验和享受这项传统手艺的特色。

    

张清琪带领游客在红树林做自然教育游戏。 

方晓淦 摄


“这几年北海的旅游产业发展特别好、特别快,越来越多游客到北海玩。去年七、八月份的旅游旺季,我一天要接待400多名体验赶海的游客,一年下来赶海娱乐项目的收入就超过15万元。”张清琪说。

    

在张清琪的影响下,下村许多年轻一辈的村民都看到赶海背后巨大的旅游文化市场。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经营起各种赶海旅游项目,旅游项目又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年轻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说起祖辈以来赶海手艺给他一家带来的变化,张清琪感慨地说:“从祖辈到我这一辈,赶海都是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不同的是,祖辈、父辈都把赶海当成谋生手段,而我们年轻一辈已经把赶海当成自己的事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北海的发展越来越快,北海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往期精彩荐读


广西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系列讲座第116讲在南宁举行

科考调查结果:北海大部分地区的幼鲎数量有所上升

【重大项目巡礼】广西新福兴硅科技产业园、中信国安红树林水乐园项目最新进展

海城区上榜“2018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城区”,属北海首个!

【我和我的祖国】追寻“书画梦”的王建明



 

执行总编 | 蒋伟全

审核 | 李培

网络编辑 |詹燕萍

校对 | 许苏文

转载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