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新时代北海民政事业发展新篇章 | 牢记嘱托 向海图强
我市多措并举,打好民政民生“组合拳”——
奋力谱写新时代北海民政事业发展新篇章
民政工作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明确工作思路,对未成年人保护、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重点工作实行专班推进、挂图作战、攻坚突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成了一批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要事。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作为最底线的民生保障的践行者,我市民政部门将大力推进社会救助精准高效,养老服务专业贴心,社会组织管理规范有序,社工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社会服务全面提质,综合保障有力有效,奋力谱写新时代北海民政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建设“品质北海 魅力北海”贡献民政力量。
多措并举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市坚持儿童利益优先,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工作机制,采取多项关爱举措,扎实推进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工作,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取得良好成效。
社工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送去蚊帐和衣物整理箱,帮她解决了一直以来被蚊虫叮咬和衣服没地方存放的问题,孩子开心地露出了笑容。
2021年5月31日,市政府在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基础上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并印发了《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规则》等文件,健全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各项要求落地落实落细。
为畅通未成年人保护线上服务,市民政局联合团市委打造“12355”未成年人保护专线,由专业社工24小时受理全市未成年人的求助,回应他们的诉求,2021年共接听电话咨询30人次,电话回访16人次,线下面询32人次。2021年6月起,我市在“12345”政务热线增设未成年人保护专席,及时受理、处置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诉求。
据市未保办主任、市民政局局长董林军介绍,为进一步健全儿童福利体系,我市多次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2021年保障标准与南宁市、柳州市并列全区第一,全年共为全市896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保障金754.2万元。
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起“市级有机构、县(区)有专人、乡镇有儿童督导员、村(居)有儿童主任”四级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形成一支覆盖全市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全力打通儿童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同时,市民政局近年来投入500多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家庭+学校”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络,2021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34场次,服务2万多人次。
记者还了解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建立了430个村(社区)“儿童之家”,为未成年人提供校外教育、娱乐、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服务平台;打造了北海近代外国领事机构历史陈列馆、市长青公园等2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少儿图书馆、市图书馆等200多家公益性场馆免费开放;建设了无偿献血科普教育基地、市青少年宫、合浦县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等19个市红领巾校外活动基地,拓展了全市少年儿童“实践教育地图”;挂牌设立了28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完成率达93.3%,其中合浦县、海城区、银海区、涠洲岛旅游区已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
对症下药
激活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造血功能”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一直是党中央的牵挂。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时指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我市针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过分依赖政府投入、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等问题,通过“两赋能一优化”激活养老服务机构“造血功能”。2022年2月23日,北海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成为广西唯一的获此殊荣设区市。
市民政局调研组到铁山港区兴港镇南乐村五保村调研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工作。
自2019年被确定为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以来,我市出台《北海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15份政策文件,通过政策“靠前发力”,稳定投资预期、提振投资信心。政策利好已经成为激活资本市场的“一剂猛药”。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市已吸引5亿元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其中总投资1.5亿元的银海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合浦昌合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了高端康养项目——昌合长者疗养中心,总投资2亿元的北海康养职业学院仅用1年时间完成建设并进行第二年招生,银滩养老院投入200万元对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银滩海泰别墅区和疍家小镇建成旅居养老聚集区,已建成200多家具备旅居养老服务功能的宾馆酒店。
海宁老年公寓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 欢天喜地迎新春,尊老爱老庆寿辰”主题活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与老人一起大合唱。
为激活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内生动力,我市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福彩公益金和专项经费投入。2017年以来,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资金达到31.5%,积极争取中央资金1629万元补助经费,统筹1075万元用于政府购买居家和社区上门服务项目。同时推行“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两种模式,解决企业难题,用服务带动企业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养老服务业态。我市成立了“公建民营”专责工作组,对“公建民营”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屡创佳绩。海宁老年公寓(市社会福利院“公建民营”单位)被评为全区“五星级”养老机构,海合老年公寓(海城区综合福利院“公建民营”单位)被评为全区“四星级”养老机构,同时被民政部列为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2017年以来,我市共安排340万元福彩公益金对9家民办养老机构安全设施进行改造,兑现民办养老机构补贴322.9万元;建成7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5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半托、日托、集中供养等服务,同时对周边社区、自然村老年人开展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
树文明新风
殡葬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殡葬改革是事关群众“逝有所安”的民心民生工程,也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优化市民殡葬服务供给,积极落实殡葬惠民政策,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综合施策,在绿色惠民、文明殡葬上持续发力,全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减免政策,绿色文明殡葬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殡葬改革取得明显实效。
丧属参加我市公益花坛葬活动。
为进一步完善惠民殡葬补贴制度,切实为群众减轻丧葬负担,2019年12月,我市出台《北海市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实施办法》,政策惠及对象覆盖到全体市民,每例遗体最高可减免1450元,并实现在殡葬服务单位直接核免。2019年至2021年,全市共免除基本殡葬费用及发放殡葬惠民资金692.32万元,惠及群众5252人,切实满足了群众“逝有所安”的服务需求。
五年来,我市不断推进殡葬服务数字化改革,依托全区殡葬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殡葬数据集成共享,通过高拍仪等电子设备,对逝者及丧属信息进行系统录入、上传登记工作,实现了殡葬业务网络化、共享化。同时,我市积极推行“互联网+殡葬服务”,各殡葬服务机构均开通“网上祭扫平台”,接受清明节网络祭扫、节地生态安葬的预约和报名;鼓励市民采用网络方式追思先人,实现随时随地“云祭扫”,广大市民无论身在何地,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全球生命纪念馆”为先人创建纪念空间,开展网上献花、上香、上祭品、书写生平事迹等祭祀活动。据统计,五年间,我市网络祭扫点击量超过27万人次,近两年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和接受。
记者还了解到,为合理集约利用土地空间,我市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模式,五年来,常态化举办花坛葬和广西海葬活动,共送别了3216名绿色殡葬践行者,形成了节地生态安葬宣传经常化、生态安葬管理规范化、生态安葬服务人性化的工作格局。2020年,我市还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力度,花坛葬、海葬等生态安葬补贴标准从500元提高到800元。节地生态安葬逐渐成为市民的新选择,传统的丧葬观念已悄然发生改变,节地生态安葬也成为倡导移风易俗、积极推进殡葬改革的有力注脚。
(本文照片均由市民政局提供)
往期精彩荐读
注意,最强降雨来了!广西启动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93年前,革命之火如何燃遍广西大地?
第七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颁奖暨第八届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北海疾控紧急提醒:湛江来返人员立即报备!
10万!28万!30万!30万!北海四天四人被骗,必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