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周年校庆】你未曾注意过的“佳” ——石头记 (佳大人不可不知的秘密……)

佳木斯大学 佳木斯大学 2023-10-04

点击上方佳木斯大学关注

        听过佳大版<<成都>>,循着歌词的方向在佳大的校园里走一走,你不仅会看到词作者笔下文萃苑和火苗广场的美丽景色,还会看到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的文化石,它们通常被作为是校园里取景拍摄的“模特”。这些文化石的形状各异,上面还篆刻着不同内容、不同字体的文字。风里雨里节日里,无论你来还是不来,它们都静静地守护着校园,默默无语。无论你是已经离"佳"的人,还是正在守"佳"的人,都请跟随着小佳的脚步一同去看看这些校园的独特风景吧……

做事须凭肝胆 为人莫负须眉


出典:蔡锷将军赠云南朱朝瑛书。

背景:云南的滇南建水,有被誉为“边陲大花园”的“朱家花园”。建水朱氏家族,祖籍湖南麻阳。明代入滇,寓居建水。同治十年,除购田建房,开设酒坊外,同时采冶锡矿,向工商发展。光绪初,朱家广置田产,耗时30余年,建得雄峙一方的朱家花园。

        朱氏家族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反清斗士,曾获革命军“中将”头衔而显赫人生,时任云南都督的蔡锷将军曾书“做事须凭肝胆,为人莫负须眉”赠朱朝瑛以勉之。朱氏兄弟、父子顺应时代也使得朱宅的建筑和主人一样盛极一时,然而在其后的反袁护国运动中,朱家却逆潮流而动,附袁兵败,一时朱家大宅也黯然失色。

读书能见道 入世不求名


出典:《中华圣贤经》“生命有终结,学习无止境。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书写人:肖娴:字稚秋,号蜕阁,又号枕琴室主,现代著名女书法家。篆、隶、楷皆精。1902年生于贵阳。

疑行无成 疑事无功


出典:《商君书》

释义:公孙鞅说:“我听说过,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有成就。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

        这引自《商君书 更法第一》。更法与变法同义。这篇论述商鞅与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问题。商鞅主张变法,甘龙、杜挚反对变法。结果孝公听从了商鞅。

书写人:杨绪明,佳木斯大学教师。

无私胸似海


典:《翠亭村谒孙中山先生故居》

作者:白屋。诗曰:“博爱无私胸似海,有谁能不仰高风。”是称赞孙中山的。

书写人:孙伯翔,中国著名书法家。

实践出真知


出典:《毛泽东选集》:“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书写人:赖少其:当代书画大师。

天下为公


出典:《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清孙希旦集解:“天下为公者,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也。”后来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理想。

释义:天下为公:天下是大家的天下。古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旧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借用此语,作为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意为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是适合于人生存的理想社会?《礼记 礼运》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这个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天下为公”,人人相亲相爱。它实际上是儒家仁爱理想在社会形态上的体现。儒家认为道德仁义是人天生本有的属性。因此,《礼记》认为这种理想社会实实在在地在上古存在过。后来出现的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盛世,充其量都不能算“大同”之世,只能叫“小康”之世。“小康”社会的根本特点是“天下为家”。《礼记》所描绘的“大同”理想,曾感动过后世无数政治家。明代洪秀全将“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写进《原道醒世训》,清代康有为据此引申而作《大同书》,近代孙中山用“天下为公”作为唤醒民众之号召。不过正如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最后蜕变成一纸乌托邦,《礼记》以铲除私心为特点搭建起来的“大同世界”只能是一碰即倒的积木楼阁,是出于一腔善良愿望的空想虚构,在上古之世何曾存在过!

书写人:孙文

勤能补拙


出典: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邵雍:生于北宋真宗年间,晚年隐居在洛阳,北宋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等。

释义:用努力认真来弥补笨拙。

书写人:廉玉杰   佳木斯大学退休干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出自《礼记·学记》

翻译: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书写人:启功(1912——2005)中国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满族。姓爱新觉罗。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幼丧父,少年失学,初自学诗文书画,稍后随戴姜福学文史词章,随贾尔鲁、吴熙曾学习绘画,后又随陈恒学习文史。启功的书法长于楷书、行书、早年师承欧阳询、赵孟頫,后转学董其昌、米芾,以学智永时间最长。其书法结体精严,笔致清朗刚健,书风神俊秀雅。画擅山水、兰竹、画风清丽秀逸。在古代书画鉴定中,他将出土的古代墨迹和传世摹本、刻贴反复比较,从多角度加以论证。另外,还长于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曾在辅仁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著《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逝世,享年93岁。

谦和诚朴


解读:中国书画家学会副主席段庆昌有一幅《谦和诚朴厚德载物》的作品。

书写人:李铎

乐天不外知足 修己自能及人

及人:赶上人。比得上人。够得上人。

出典:《中华贤文大观》

书写人:王震,近代著名书法家。

满招损 谦受益


出典:《商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书写人:薛夫彬,著名书法家。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出典:《论语述而篇第七》:“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释义: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识:zhì,记住。何有:有什么,宾语提前。

书写人:何家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出典:唐 韩愈《谢自然诗》

翻译:人生处于万种物类之中,智慧和见识最为高尚。

书写人:胡传海:当代著名书法家

贤者虚怀若谷 仁人习静如山


出典:《历代名家碑帖》集字。

虚怀若谷:出典《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上德若谷”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谦虚的像山谷一样深广。

仁人习静如山:出自《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言依于信,行依于义,和而不谄,廉而不矫,直而不亢,威而不猛


出典:《东周列国志》清 蔡元方

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

话说荀林父用郤雍治盗,羊舌职度郤雍必不得其死,林父请问其说。羊舌职对曰:“周谚有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慝者有殃。’恃郤雍一人之察,不可以尽群盗,而合群盗之力,反可以制郤雍,不死何为?”未及三日,郤雍偶行郊外,群盗数十人,合而攻之,割其头以去。
  荀林父忧愤成疾而死。晋景公闻羊舌职之言,召而问曰:“子之料郤雍当矣,然弭盗何策?”羊舌职对曰:“夫以智御智,如用石压草,草必罅生;以暴禁暴,如用石击石,石必两碎。故弭盗之方,在乎化其心术,使知廉耻,非以多获为能也!君如择朝中之善人,显荣之于民上,彼不善者将自化,何盗之足患哉?”景公又问曰:“当今晋之善人,何者为最?卿试举之!”羊舌职曰:“无如士会。其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义,和而不谄,廉而不矫,直而不亢,威而不猛,君必用之!”
  及士会定赤狄而还,晋景公献狄俘于周,以士会之功,奏闻周定王。定王赐士会以黻冕之服,位为上卿。遂代林父之任,为中军元帅,且加太傅之职,改封于范,是为范氏之始。
  士会将缉盗科条,尽行除削,专以教化劝民为善,于是奸民皆逃奔秦国,无一盗贼,晋国大治。

书写人:胡传海,当代著名书法家。

学问勤中得 事业志里成


出典:《神童诗》(宋朝汪洙作品)“学问勤中得 事业志里成”

书写人:王号儒 当代著名书法家

集思广益


出典: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集:集中。思:思想,意见。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

书写人:王遐举,当代著名书法家。

志存高远


出典:三国 诸葛亮《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读书得真趣 怀古生远思


出典:《北楼感事》宋王禹偁“忘机得真趣,怀古生远思”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书写人:李福堂    佳木斯大学党办校办副主任

自问心何如


出典:白居易《清龙寺早夏》:

          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

          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残茑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

          朝朝感时节,年鬓暗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

          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

释义:白居易,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早期所作讽喻诗较广泛尖锐的揭发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农民的痛苦生活。自遭受贬谪后,意志逐渐消沉,晚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出典:清顾炎武句

作者简介:顾炎武,清绍芳孙初名绛,字宁人,居亭林镇,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明诸生,性耿绝俗。鲁王时与庄共起兵,明亡周游四方,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以备有事,康熙时举鸿博,荐修明史。均不就,一直入清不仕。所著《日知录》,最为精诣,遂开清代朴学之风。

勤则进


未见出处,但众说纷坛:有“勤则进、悟为通”;“勤则进、博而精”;又有:“勤则进、痴则凝、恒则成”等。

淡泊不足以明志,宁静不足以致远


出典: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不足以明志,非宁静不足以致远”。

解读:不追求名利、才能显出自己的志趣;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常用来教育人们修身养性。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集中了诸葛亮毕生经历最精炼的总结。他用双重否定来代替一个肯定,强烈而委婉的语气,有力地强调了对他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无限期望之情,意味深长。通俗地说:不清心寡欲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些,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宁静地将心沉静下来,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全神贯注地刻苦学习。这个闪烁智慧火花的名言警句,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激励和鞭策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积极进取。人世间有多少人为争名夺利而失志,因目光短浅而折翅。无论做什么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还应有不在乎得失和成败的勇气。宠辱心不惊,得失皆淡漠,方能达观进取,笑对人生。

书写人: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字广厦,号长素,号更生。晚年别号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广艺舟双辑》等。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出典:《孟子·滕文公下》

翻译:不得志的时候,也独自坚守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乱我的心,贫贱不改变我的志,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书写人:徐悲鸿(1895—1953),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水滴石穿


释义:成语。连续不断的水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书写人: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陈独秀曾批评沈尹默“字则其俗在骨”,因此两人关系不佳。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19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先生高风亮节。解放后先后当选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管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等职。

摘要



出典: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翻译: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书写人:李刚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出典:老子《道德经 四十四章》

释义: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万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准确的认识,凡是不可求全。贪的名利愈多,付出的代价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就越多。他希望人们,尤其手中握有权力之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这是老子要人自重自爱。宣传的是这样的一种人生观,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样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难;反之,为名利奋不顾身,争名逐利,则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之可悲下场。

书写人:丁奎芳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师

盛世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相勉励 岁月不待人


出典: 陶渊明诗

书写人:解玺方 佳木斯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出典:王勃《滕王阁序》

释义:处境艰难应该更有壮志更坚强,绝不丧失远大志向。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而又不甘落拓的坦荡豁达的气概,以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与众共勉的精神。

书写人:朱晓峰    原佳木斯大学副校长。

  信  


出典:《论语》《孟子》

释义:“信”意新解。对公民和社会来说,“信”的第一层含义是信仰。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需要有信仰、有追求,需要有仰望星空和追求理想的人。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有共产主义信仰和追求。而在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需要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信”的第二层含义是诚信。无论对一个政府还是一个社会,对一个企业还是一个普通公民,诚信都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一个有序的社会一定是诚信的社会,而一个诚信的社会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以及每个人都能恪守诚信。

求索


出典:战国 楚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受青睐的拍照首选地点


        如果你还怀念曾经的校园生活,如果你还记得这些“佳”里的石头,如果你也曾与这些石头合影留念,如果你还想欣赏一下校园美景,那么就请锁定2017年7月20日,一起回“佳”参加母校的70周年校庆吧!

        作为一个有着独特“佳”情怀的人,请动动您的手指,转发此文,让更多的人感受“佳”的魅力吧!






 

佳木斯大学

jiamusidaxueu

联系电话:8618913 宣传统战部

QQ群:100634881

投稿信箱:481075529@qq.com

 

 摄    影:赵俊杰
撰    稿:勇思圆

图文排版:鞠明阳    赵常怡
责任编辑:鞠明阳
审       阅:李   锐
监    制:宣传统战部
鸣    谢:机械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佳木斯大学

          明德砺学,崇尚实践

             随时随地掌最新校讯 

             指尖轻点握校园风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