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两会,我所关注的

今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两会”期间,政府报告对一年工作有哪些部署?代表委员怎么说、提出了什么好的建议?我校师生给予了极大关注,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召开了,全国人民也在广泛关注这次盛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关心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时期教育主要目标和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两会”代表也提出了很多有关教育方面的提案和问题,诸如“培训乱象”“唯分数论”“网络环境”等。其中,我注意到全国政协委员刘宁提到“警惕PPT对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的问题,我有同感,对教学PPT,我们在肯定它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的消极因素,一个好的教学并不是因为有了一个精美的PPT就称其为好的,不要过度地夸大它的作用,不能一刀切。需要的时候和地方,它能促进教学取得好的效果,不需要的地方和时候,它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要辩证地综合分析,合理地、恰到好处地运用。

此次“两会”,对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路径再次做出了部署,做为高校农林科技人员,我十分关注这方面。可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用科技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院成立“博硕农林人”支农惠农专家团队,围绕寒地浆果开发与利用、山野菜的种植与推广,在中-乌农林技术开发与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寒地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的基础上,通过软枣猕猴桃打造扶贫、惠农的产业路径,先后在桦南县楼山村、汤原县胜利乡扶贫基地及我校扶贫点建立示范园。

此外,秸秆发酵生物肥制备团队紧贴秸秆处理技术瓶颈和实际需求,与汤原县方圆集团和佳木斯北极星牛业养殖有限公司进行"秸秆+牛粪”低温发酵堆肥,生产生物活性有机肥,实现生物质废弃物的高效转化,拓宽其资源化利用对途径。这些都有利地助推乡村的扶贫。

未来,我们还将在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乳酸菌发酵酸菜制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更精准的科技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对此,深有感触。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暂时从苦日子、紧日子中走出来,但我们并未真正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人均资源非常有限,人均收入还不令人满意。但社会上浮躁心态普遍,奢靡之风盛行,炫富行为常见,收入差距悬殊,分配制度不合理,价值导向歪曲等等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健康运行,导致文化进步乏力,拜金主义充斥市场,公序良俗遭到破坏,这些有害现象正时刻威胁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威胁着社会的繁荣稳定,消减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党和政府及时提出真正过紧日子,体现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国家未来的高度负责,有助于我们认清现实,找准差距,辨别方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两会”召开后,每天我都时时地关注着两会的动态,无论是人大、政府和政协的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大事,还是看似微小的琐事,这些都浓缩了党和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情怀,也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届政府为人民做了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紧密相连,每一次改革都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紧密相依。比如,就在“两会”召开不久,数字人民币落地推广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流通。还有代表们提出的要保护好自己的种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种子安全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这些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我也希望这次“两会”能够推出更多的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让百姓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是继2021年一号文件后对乡村振兴的再次部署和推进。无论是身在乡村,还是从农村走出的“城市人”,无不期盼着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此次会议,许多代表和委员纷纷就此提出了建议和提案。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径有千千万万条,我认为根本的是要有“人”。目前的乡村空心化、老龄化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没有人,就没有消费,就拉动不了产业,传统文化更何谈传承。而解决人的问题,在现有城镇化的浪潮下,我想能否改革农村人口只出不进的问题,古有官员告老还乡,为家乡带来教治和文化,当下为什么不能打破户籍的界限,鼓励想还乡、愿意在农村生活和想创业的“城市人”回到乡村,为乡村带来人丁兴旺和产业发达,实现城市人和乡村人、城乡资本的真正自由流动

当然,这需要对当下城乡户籍、农村宅基地、城乡社保医保等一系列原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深水区进行彻底改革。进入新发展阶段,期待在上述方面有所突破。

在今年的“两会”上,许多委员代表都提到了关于教育的热点话题。身为一名在校师范生,我关注到了韩爱丽委员的提案: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大部分更偏向智育而忽略德育教育,片面追求成绩分数、升学率,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形式化而且内容枯燥单一,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困难。我认为,对爱国主义教育应加大重视力度,成为学校必修课程十分有必要。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失,而且要从娃娃抓起,融入到幼儿成长的各项活动和行为中,让爱国的种子种在幼儿心中。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对此,我比较关注。

我认为,许进委员的建议不无道理,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人人必学的现状应该得到改革,英语可以不作为必修课程,作为种种考试必设的门槛,但也要认识到英语是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技能,甚至可以说,我们的英文综合能力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生活品质。因此,如何改革,我拭目以待。

听说你还想看

热议“两会”,党外人士这样说

佳木斯大学2021年工作务虚会召开

妇女节快乐|致敬“她力量”

我校获批14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变了 变了!

-JMSU 1947-

 来源 / 佳木斯大学新闻网

 编辑 / 叶  桐  责编 / 朱亚鹏

审阅 / 逄丽颖

监制 / 宣传部

更多内容,可登陆佳木斯大学新闻网

http://news.jmsu.cn/

关注微博&抖音 @佳木斯大学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解锁

图片征集QQ群:1134486351

投稿邮箱:jiadaxinmeiti@163.com

联系电话:861888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