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没有痛苦的生活
一早翻开《人生的智慧》,从头开始再读第五章。第五章的第一部分“泛论”,叔本华用不小的篇幅在阐述着人生智慧所需遵循的律条,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亚里士多德说过的“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亦即作者进一步解读之后的观点——“我们不要把目光盯在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面,而是尽可能地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类似的话,伏尔泰也说过:“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因此,叔本华得出“幸福的生活即比较少不幸的生活”的结论。也就是说,“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所以,在作者看来,“愚人在生活中追逐快感,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受骗了;智者则千方百计地躲避祸害”。
最开始读到这些结论和观点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就是悲观主义色彩浓厚的哲学思想吗?生活如果不是奔着快乐和幸福而去,而是如履薄冰般时刻保持着小心谨慎,这样的日子何来意义可言?当我读到席勒的那句“我们都诞生在阿卡甸高原”之后,似乎突然有点明白叔本华所阐述观点的真正要义:就是在生活中要放低对快乐、幸福的期望,转而把重心放在减少痛苦上。然后,脑海里就像灵光一闪般,涌现出这一年多自己和几位姐妹一起共读的画面。我们一起读《非暴力沟通》,读《爱的艺术》,读《人生的智慧》,在某种意义上不就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或解决在生活中可能会面对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吗?比如,那些人际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亲密关系问题等等。所以,我们的共读其实就是在追逐“避免痛苦”而自主选择的行为。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似乎明白了叔本华的所谓“追求没有痛苦”的生活的用意了。
不可否认,我们读书的过程(比如这几天读这本《人生的智慧》),讨论的过程,其实是非常愉悦的,内心是有获得满足和喜乐的,但这样的状态只是持续学习所带给我们的福利,并非我们最初所真正追求的目的。是在努力“避免痛苦”之后所带来的附加结果——即,宁静而丰盈的生活。理解了这一层含义再往下读时,似乎那些在脑海里已逐渐形成某些轮廓的观点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了起来。比如,书中接下来所阐述的“认识到这个世界能够给予的最好东西,就是某种没有苦痛的、宁静的和可以让我们勉强忍受下去的生存;我们就会节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地实现它们”,正是年近半百的我正在孜孜不倦追求的状态。所以,为了获得这样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降低我们的期望是明智和合理的”。有时候,“向死而生”或许才是最伟大的人生哲学。
此外,重读第五章,我也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第一次读到文中所引用的尚福尔在《格言和随想》中提及的这句“我们所说的社交、聚会、沙龙,是悲惨的一出戏,一台糟糕的话剧,乏味、无趣、依靠机械、服饰和包装暂时地撑持”,我对它的解读,和时隔两天后的今天第二遍读时所产生的解读完全不一样,观点甚至完全相反。也就是说,同样一个我,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只是身体上的不同,有时候思想层面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就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的那句“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说的也是这个理吧?只不过他话中的主角是河流而我说的是人。有趣的发现。
所以,哲学的思想如果读明白了,读到了思想的精髓,真的可以让人上瘾。
………………………………………………………………………………………………
后记:事后查百度百科,发现“向死而生”是出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哲学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