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拾趣

羽毛妈妈 在生命的滨湖起舞
2024-09-04

晚上和老妈电话时,收到另一个来电,是毕业十多年的学生XC打来的。挂掉和老妈的电话再拨过去,占线,再拨一次,通了。原来这个周六他将到仙林来参加一朋友的婚礼,想着如果可能的话,那天可以早一点到仙林,顺道来看看学校,看看老师,再和我聊聊。遗憾那天我正好出差北京,又将完美错过。好在疫情已经放开,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这道有形无形的屏障已经解除,只要愿意,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再约再聚。

虽然这个周六不能相聚,但我们在电话里还是聊了不少话题,比如他这位温暖的一直陪伴女儿快乐成长的爸爸给女儿写的那些童话是否一直在继续。他说前段时间因为考试,完成20篇童话的计划暂时搁浅。我明白,他因为忙着考法律相关证书,所以把写童话的事暂且放一边。每一个人一段时间内只能专心做好一件事。而且,他也是有感觉才能有才思泉涌,当心思在别处时,这种写童话的感觉和热情也会暂时休眠,只有等待它们重新苏醒时再继续。这样的状态,我懂。写随笔二十多年至今,我有每天能敲上千余字的时候,也有一个月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没有半点记录的时候。

他又聊及我前一天发在朋友圈的“悦读书单”,其中有一本书让他有些意料之外的惊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好像是心里的某根弦被拨动了一下。那本书就是我最近在地铁上阅读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是既有现实生活又带着深刻哲思的一本书,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否正是为了表达他“良质”是介于主观(心)客观(物)之间,或者两者之上,并不和生活相冲突的观点?在作者花很大的笔墨来阐述良质时,突然开启了另一种思路——即,用老子《道德经》里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道”来描述“良质”是再合适不过的另一种诠释。而我读到这段话时,忍不住笑了,似乎大家们的思想到最后都能对接上。就如我躺下来听女儿朗朗阅读福柯的《古典时代疯狂史》时,常常有坐在地铁上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幻觉一样。他说两年前读过这本书,这是一本小众的书,身边极少有人读到它,而昨天却在我的朋友圈里看到,有些惊喜。是不是有种他乡遇知音的感觉和感动?

我已经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契机知道这本书,买了很多年,但一直搁在书架上没有拿出来。而最近在地铁上读完《纳瓦尔宝典》之后,突然对它产生了兴趣,于六月中旬上下班途中开始阅读,到现在已读完一半多。除了骑摩托车自驾行的过程中那种与大自然的全然融入吸引着我,文中也有更大的篇幅通过修车的艺术来阐述某种主观与客观,感性和理性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从而提及到“良质”这样一个概念。说实话,起初读起来是有些费解的,尤其文中反复提及的人名——斐德洛,以及不断提到的“肖陶扩”让我读起来有些云里雾里,尽管如此,我依然可以在地铁上兴致勃勃地一页一页往下读,并对它充满了好奇。或许阅读是最佳打发往来140分钟地铁旅程的方式吧。此外,我也越来越发现,一本看起来生涩的书,只要一点点坚持啃下来,当了解的内容越来越多,慢慢就能理清作者的思路,能一点点看明白他所提及的那些似懂非懂的思想和哲理,渐渐的,竟然被这种时断时续的分析和阐述所吸引,从最初的完全不知所云到现在沉迷其中。所有这些大概也是经典书籍的魅力所在吧。

而今天和XC的这番交流,尤其当他提及我在朋友圈里分享的这本书以及其他相关书的内容时,我似乎又多了一层读书的意义——原来,很多时候,分享在朋友圈里的那些阅读感悟,总有那么一些人在默默关注并有可能被影响着,即便他们没有点赞也没有给出任何评论,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已经激起了某些小小的波澜或触动,这,大概就是分享的意义吧。包括我一直坚持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坚持发公众号,大体也是如此。

真的谢谢XC的来电。毕业十多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当年我教给他的是统计与精算相关的专业知识,而如今,已为人夫人父的他和我聊的是文学相关的话题。亦师亦友的我们早已跳脱出专业的壁垒,开始海阔天空地畅聊生活,这样的感觉真好。老妈也是教师,再次电话拨回给她,迫不及待地跟她分享我和学生之间的这份师生情谊,老妈是能产生共鸣的,因为她也曾在那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几十年。做老师的幸福感,就在这些点点滴滴之间。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在生命的滨湖起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