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周刊 | 开局2022:抓住重点要点 推进“四个回归”

3.8

姚郁新学期走访慰问“三八”节为女教工送“锦鲤”


新学期伊始,“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姚郁,党委常委、副校长高晚欣走访机关各党支部,看望机关女教工,送上精心准备的节日礼物——“锦鲤”,表达美好祝愿和殷殷希望。

锦鲤游扬逐浪中,踔厉一跃化神龙。不负春光起好步,奋楫争先开新局。姚郁表示,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征程中,广大女教工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工程女性立足各自岗位,施展聪明才智、挥洒辛勤汗水、书写精彩人生,真正撑起了学校发展“半边天”。值此妇女节来临之际,希望广大女教工始终葆有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大爱,坚守家国情怀,传承“哈军工”精神;始终葆有对学校事业的深爱,强化使命担当,投身“双一流”建设;始终葆有对家庭的挚爱,弘扬中华美德,树立优良家风。他表示,希望机关各党支部及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党委带领下,走好学校发展建设第一方阵,为学校“十四五”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3.9

哈工程海洋文化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推荐,哈工程海洋文化馆入选2021-2025年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本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由中国科协办公厅组织开展,哈工程海洋文化馆整合校内“两馆一展一区”最终榜上有名。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文化馆开馆以来就始终重视科普工作,坚持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文化馆坚持以“科普服务、科普宣传、科普教育”为宗旨,依托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优势,全面整合了学校的海洋教育资源,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校园内已经形成了“两馆一展一区”的科普教育格局。“两馆”为我国高校首座海洋文化馆和船舶博物馆,“一展”为中国十大名船展,“一区”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区。学校海洋文化馆牵头,联合国内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于2018年组建了“全国海洋文化教育联盟”,现有成员单位27家,打造全国海洋科普教育板块资源网络,建设“海洋类科普教育共同体”,为做优做特、做成做实科普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3.10

我校博士何晓强受国际原子能机构邀请实习


近日,我校核学院博士生何晓强收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安全评估组实习岗位邀请信。

我校核学院博士生何晓强报名申请前往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评估组实习岗位。经过学校遴选,以及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两轮面试选拔,何晓强获得实习岗位邀请,并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实习项目的资助,即将于3月下旬赴维也纳开展为期一年的实习。这也是我校首位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国际组织实习的学生。

国际原子能机构是一个与联合国系统相关,并由世界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机构,是世界核领域合作的中心,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它致力于核科学技术的安全、可靠及和平利用,为国际和平与安全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贡献。

3.10

2022:抓住重点要点 推进“四个回归”

学校召开年度工作部署研讨会
3月7日下午、3月8日下午,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姚郁与学校17个学院书记、院长,创新发展基地班子成员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和推进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座谈,全面部署研讨年度重点要点工作,推进办学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回归教书育人本分、回归科技创新本源、回归教育强国梦想。

姚郁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积极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不断提高站位、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促进合作,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学校“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在落实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

姚郁指出,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学科类学院要积极响应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以体系化思维推进好各方面工作,开展卓有成效的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力支撑好学校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做实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坚持以学科方向为魂做好学科建设,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下力气梳理科学技术体系,紧紧围绕学科方向体系化推进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进一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11

哈飞集团王希豹一行来校调研


3月9日,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飞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希豹一行来校调研,双方就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产学研深度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林志会见来访客人,并主持会议。

吴林志表示,龙江工程师学院立足于制造强国和东北振兴战略需求,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会议“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讲话精神,以新思维、新模式、新机制着力培养专注于服务龙江新旧动能转换及行业发展急需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哈飞集团作为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双方应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打造校企合作新范式。

王希豹表示集团的发展迫切需要技术创新能力强、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哈飞与哈工程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在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定制化”“订单式”等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为制造强国、龙江振兴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龙江工程师学院有关负责人简要介绍龙江工程师学院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出双方的合作展望。校研究生院、本科生院、科研院、龙江工程师学院、南安普顿联合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并陪同调研。


往期精选:
新闻周刊 | 哈工程师生热议两会召开新闻周刊 | 我校四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新闻周刊 | 哈工程水下智能研究院成立

新闻周刊 | 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新闻周刊 | 摘金夺银!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再创佳绩

新闻周刊 | 我校两人获“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

新闻周刊 | 我校4项课题获工信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立项

新闻周刊 | 未来技术学院开学典礼举行 喜迎首批新生


策划:学生工作部(处)文案:工学网排版:知行微思工作室

责编:田鹏越

审核:张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