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深的爱不是陪你变老,而是……

2017-04-10 若蝶 若蝶翩翩

每一个有品的人

都置顶了“若蝶文字”



作者:若蝶


2014年的夏天,是我人生最黑暗的一个夏天。当时我住在安徽省立医院的病房,因为正在接受化疗,情绪不免低落,常常痛感人情薄如纸。


一天上午,我所住的9号病房,进来了一对母女,是我住院这半年来见过的最寒酸的人,行李是用麻袋装来的,母亲矮小干瘦,一件毛衣结满了绒球,女儿的球鞋上还沾着泥巴。


两个人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农村来的,而且还应该是90年代前的农村。母亲一副旁若无人状,女儿穿着土气,明显落后于时代,脸上有着农村人特有的憨厚表情,一直心无城府地微笑着。


她们的到来使本就狭小的病房突然热闹起来,女儿一边收拾行李,一边不停地向母亲叮咛,比如草纸放在哪,厕所在哪,换下的衣服放在哪,像对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过了一会,我们也看出这位母亲的确不太正常,她自顾自地嘀咕着什么,时而还发出几声莫名其妙的笑声,更要命的是随地吐痰,女儿交待说床边就有垃圾桶,吐痰要吐到桶里面,这话如同对牛弹琴,她依然我行我素。


原来这是个头脑有毛病的女人。


白天还好,大家看看热闹也就过去了,可到了晚上,我和另外一个病床上的女子可就遭了罪,那傻女人睡到半夜突然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诉说着什么,时而还痛心疾首地对床板捶上几下。


仔细听,不过是重复的几句话:“我讲不能割不能割,你叫人把我奶割了,难看死了⋯⋯你怎么不割?也把你奶割了,把你小孩奶割了⋯⋯”


听得人莫名其妙,也叫人心烦意乱。


女儿小声地劝慰道:“别吵了,妈,别人要睡觉了,割掉了还能长出来的,你别叫了,睡觉呀⋯⋯”无论说什么,不管用。


女儿下床轻轻拍着她,不住耐心地询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你哪里痛吗?⋯⋯”


女人只管不停唠叨着,时而冲女儿骂几声:“你怎么不割?也把你奶割了,把你奶割了⋯⋯”


这样闹腾了一两个小时,闹累了,女人又呼呼大睡起来,经过这样一折腾,晚上肯定是睡不好的。


早上正睡得香时,又被她吵醒。我和另外一个病友不免有点怨言。



上午询问女儿后,才明白女人话的意思。


女人患得是乳腺癌,做手术前,女儿哄她说进去睡一会,医生喂点药这病就好了。这女人醒来后发现这一觉醒来奶没了,不干了,天天和她女儿吵,白天吵,夜里吵,说少了一只奶多难看呀。问她女儿,你自己咋不割呢?


叫人好笑又好气。


可遇到这样的人,还真是拿她没办法。倒也羡慕她,不知道什么是担忧和害怕,输化疗药时,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因为她的无知,她的女儿更加紧张,害怕有什么不良反应而她又讲不出,所以女儿几乎是寸步不离,女人有一点难受的表情,都要立马询问医生。


女儿的行为让我感动,可女人的唠叨实在让我头痛。一天晚上,再次被女人吵醒,听她女儿正在软言相劝,这样的好脾气不禁让我火起,忍不住叫道:“这样的母亲你和她说上一百遍有用吗?为什么你不对她凶一点,吓唬吓唬她呀!”


可任凭我如何抗议,她女儿依然不愠不恼,待她温柔如待初生的婴儿。


在后来几天的相处中,我慢慢了解到这一家人的境况:傻女人在年轻时也许是走失的缘故,一个人在外面漂流,被女人丈夫的同村人发现后带回了村里,嫁给了因为贫穷而娶不上媳妇的老男人,生下了两男一女。


因为穷困,因为没文化,因为母亲的原因,两个男孩都是快四十的人了,至今仍打着光棍。女儿也错过了青春年华,三十四岁才匆匆嫁人,现在孩子才七个月大。


母亲生病后,她抛下孩子在婆家,回到娘家来照顾母亲,为此引起了婆家人的极度不满,但她说两个哥哥在工地打工赚钱养家,父亲年纪太大,她不回来谁来照顾母亲?


因为母亲的病,两个哥哥省吃俭用省下的钱还不够医疗费,每次她向丈夫讨点生活费都会被训斥。


听到这样的遭遇,我很心疼这个朴素的女儿,同时暗想这样痴傻的母亲无疑是家庭的负担,孩子们的拖累,如果她不在了,这个家庭肯定会更好一点,既然生了这种病,为什么不放弃治疗呢?为什么要把从牙缝里挤出的这点钱,投入到这场几乎毫无胜算的赌博里?


当我把这意思明确向女儿提出时,女儿的眼圈红了。


她回答我:“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说,特别是我婆家的人,极力反对为我妈治疗,都说如果是正常的人也就算了,这样的人哪有必要去化冤枉钱,可是她是我们的妈妈呀,就是一条狗一只猫生病了也要替它治,何况人呢?”


我突然脸红了,为了自己的冷漠和自私。是呀,就算是自家养的一条狗、一只猫我们也不忍心不去医治,眼睁睁看它死去,因为我们对它有感情呀。


最后一次见到这对母女已是深秋,女儿看到我大老远就热情地打招呼,我走上前去亲热地询问她母亲的情况。


她说这是最后一次化疗了,医生告诉她,化疗过后最好再接着做放疗,她已经和哥哥商量好了,准备找亲戚们再借过钱,等母亲的身体恢复好一点再来做放疗。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拍了拍她的肩由衷地说:“你母亲真幸福!”


从当初对她的不满到怜悯再到尊重,我感谢她让我看到,这世上不全是现实的人。


也感谢她让我明白,对父母最深的爱,不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而是,你是我手里的一株刺,即便我已鲜血淋漓,也不会放手。


爱的最高境界是,明知道留不住你,我依然甘愿倾尽所有。



 ---  E N D ---


ps: 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保证每日更新,但我会更加注重文章的质量。感谢你的关注和支持!爱你的蝶!

父母恩爱,才是最好的教育

世间一抹石榴红

生命有根才不枯萎

文字,给痛苦一个流淌的出口

活着,从来是最高理想

原创作品,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公众号地址


         若蝶:期刊写手,作品见于《当代青年》《辽宁青年》《博爱》《大江晚报》等报刊杂志。公众号:tym2508 个人微信:tym18010733797    


长按二维码关注若蝶原创


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