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1200年的风华正茂
当提起大理
你会想起什么
是盛开的花
翻卷的云
巍峨的山
还是连绵的民居
劳作的人们
和别致的民族风俗
▼云南大理风光
蓝天白云 苍山碧水
千年之间
这片土地不仅生长出了
极其绚烂的民族文化
还和南下的中原文明
不断结合
中原风格的恢宏佛塔
在边陲土地崛地而起
洱海边的千寻塔
正是两种文化的交点
▲
崇圣寺三塔
中心主塔即为千寻塔
在大理古城西北
苍山和洱海之间
屹立着三座佛塔
它们守护的崇圣寺
就是《天龙八部》中
天龙寺的原型
三塔中最高的主塔
叫千寻塔
建成于唐代836年
千寻塔建成年代有多种说法,此处取学界较为认可的开成元年说,即836年
距今已近1200年
古代八尺为一寻
“千寻”用来形容塔极高或极长
它也名副其实
以69.13米的高度
位列现存唐塔第一
▲
苍山前 云雾缭绕
三塔沐浴其中 如临仙境
不仅如此
它还是唐塔中
风格相当典型的一座
它由塔基、塔身、塔刹组合
塔身是四方形的十六层砖塔
内部中空
形成一个空筒
塔的底层高度达12米
近总塔高的1/5
二层及以上的层距
则迅速骤减到1.35米
层层向上
全塔共形成16层塔檐
这种檐极繁多的塔
被称为“密檐塔”
层叠的塔檐
能在视觉上拉长塔高
64.5米的大雁塔
和69.13米的千寻塔
尽管高度差距不大
但视觉上的高差却很明显
每层之间
层层堆叠并挑出的塔檐
叫做叠涩
用于代替木结构中的斗栱
下方斜向放置的砖叫菱角牙子
增添了塔的光影与节奏感
▲
叠涩层叠而上
下方如锯齿般的砖块即菱角牙子
从第9层开始
塔身和塔檐的收缩
逐渐明显
由于塔不用柱梁斗栱
墙面装饰也仅有佛龛
主要是用优美的轮廓曲线
来实现艺术效果
唐代塔类建筑的基本特征
平面四方、内部中空、底层较高、逐层缩减、多用叠涩、轮廓弯曲、风格简朴
在千寻塔上
尽数得到体现
远在西安的小雁塔
作为唐塔的代表作之一
外观风格
就和千寻塔十分近似
塔在发展到辽宋时
开始多用八边形
而千寻塔左右
正是两座宋朝时建造的
八角佛塔
它们各高42.19米
轮廓线条更为平直
外层雕有
繁复华丽的佛龛和莲花
八角都有倚柱
两座小塔还在第4、6、8层
立有砖造的平坐
整体以砖仿木的做法
也是宋塔的特色
▲
拱卫于千寻塔南北的小塔
风格更为繁复华丽
体现出佛塔在唐和宋两种不同的性格
如此一来
源自中原的佛塔
在西南落地生根
与当地建筑共存
仅云南境内
就还存留有
弘圣寺塔、佛图寺塔
常乐寺塔、慧光寺塔
等古塔
但沟通总是双向的
民族的文化
也逐渐在佛塔之上
染上当地的独特色彩
▼我们为你总结了这座塔的关键信息
结合图片来阅读前后文 更好理解
我们常说入乡随俗
佛塔在进入当地的过程中
自然出现了一些调整
古塔中一般会存放
舍利和各种珍宝
但千寻塔中还发现了
麝香、檀香、松香等香料
这在其他塔中比较少见
▼暮色中的千寻塔
由于云南自古盛产香料
加上佛前需要焚香
于是人们将其贡入塔中礼佛
成为佛塔上呈现的当地特色
除此之外
以竹楼、土掌房、木楞房
为主的当地民居
也与汉族风格结合
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土木结构建筑
“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民居形式
均是当地风俗文化与汉族风格民居结合的成果
▲
大理王家花园
此为三房一照壁的形式
但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
往往与神秘的血脉与图腾有关
但为何当地出现的
却是千寻塔这样的佛塔
这与汉传佛教有很大关系
佛教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到唐时
已经在中原接受了
六百多年风雨洗礼
基本完成了汉化
▲
崇圣寺大雄宝殿内的诸多佛像
738年
现在的云南一带由哀牢人统一
南诏国建立
它在尚是部落时
就与唐交往甚密
汉传佛教随之进入当地并迅速发展
《万历云南通志》记载:
“南诏蒙晟遣彦成使于唐,礼待甚厚,赐以浮屠像而归,南中佛事自兹始”
一直到明朝
都始终在当地的各种宗教中
占据主流地位
南诏国灭亡35年后
大理国建立
佛教氛围更上一层楼
在苍洱地区
贵族、百姓都以崇佛为要务
郭松年《大理行记》:“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家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已。”
该国历经二十二任国王中
就有八九位被废为僧或逊位出家
▲
突出标示者均出家为僧
胡蔚本《南诏野史》在“八帝王出家说”的基础上
增载段智祥逊位为僧
本图一并列出
比起原始宗教
汉传佛教反而蔚为大观
中原与当地的宗教信仰逐渐交汇
在双方经年累月的交流中
一个伟大成果
极其自然地实现了
那就是
民族的融合
自秦统一中国
中原就开启了与西南地区的接触
到唐时
哀牢人取得唐的支持
一统六诏
建立南诏国
▲
崇圣寺内的南诏国建极大钟
原型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871年)
此为今人据历史资料重铸
之后
当地开始出现节度使和督府
牛耕和水田灌溉技术逐渐推广
铁器日益普及
儒学和汉字开始流行
来自中原的行政设置
农业及制造技术、语言文化等
深深影响着南诏
千寻塔上能见的文字资料
除佛教典籍常见的梵文外
就基本全为汉字
其中包括唐代武则天所创的字
▲
千寻塔出土的写经之一
以汉字写成
到宋时
掌握这片区域的大理国
一直希望与宋交好
并与之在四川、广西
设置了市邑来交换物资
西南的
香料、毛毡、马匹、利刀
不断输入中原
汉人再用
彩帛、器具、文书、盐等
与之交换
二者联系愈发紧密
▲
经贸易一路而来的经书、器具
部分被存入千寻塔中
1977年
在对千寻塔的维修中
清理出文物600余件
当中包括景德镇生产的瓷器
来自湖州和成都的铜镜
这些器具
均是通过市邑一路南下
来到当地
▲
千寻塔出土的铜镜
经历漫长的交融
到元时
这片土地
正式被纳入中国疆土
它的名字
变得更为今人熟知
云南行省
▲
秦、唐、宋、元
西南疆域变化
千寻塔
就置身于这个
漫长而宏大的历程中
千百年前
边陲人民在塔下汲取中原文化
而千百年后
各地游客再来到塔下
一探民族风俗
千寻塔下
不仅有绝美风光
和快意飞马的生活
还有两个民族
拥抱彼此的见证
出品人:胡鹏飞
编辑:成洁
校对/监制:吴宝善
模型:吴文霞
剪辑:童冲 汪志
制图:李斯伊
录音:周玉洁
部分图片源自图虫创意,均已获得授权
参考文献:
[1]邱宣充. 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的实测和清理[J]. 考古学报, 1981(2):37.
[2]《建筑史专辑》委员会. 科技史文集 (十一) 建筑史专辑(4)[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3]李乾朗. 穿墙透壁[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雷信来, 葛荃. 南诏大理国的汉传佛教及其政治功能探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5(1):5.
[5]葛季芳. 从千寻塔文物看大理国与中原文化的联系[J]. 云南社会科学, 1984(1):5.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