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郝宁教授团队在 Motivation and Emotion 发文揭示群际威胁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
恶意创造力指通过多种新颖方式蓄意伤害其他对象(或者自己、组织和社会)的创造力,包括伤害身心健康、剥夺财产、破坏某个过程或象征物等等。由于具有创新特征,恶意创造行为往往比普通恶意行为造成的伤害更大、更难被预测,而且实施者在事后也更容易逃脱制裁。研究已发现恶意创造力会被外在威胁所促进,但这些研究仅限于个体水平,即威胁个人自身的利益。而外在威胁也存在于群体水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群际威胁(特定群体的资源、信念和价值观对另一个群体的生存、发展和理想目标产生的威胁,与个人自身利益没有直接相关)成为一个常见的消极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郝宁教授团队的研究基于威胁动员假设(Threat mobilization hypothesis)和AMORAL模型,通过3个实验探讨群际威胁对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实验1发现群际威胁能增强个体的恶意创造表现,但不会对一般创造表现产生影响。这可能表明受到群际威胁的个体,会动用更多的资源去产生新颖的攻击方法来应对威胁,而不仅是专注于产生不具伤害性的新颖观点。进一步,实验2发现个体以威胁自身的外群体成员为目标时,会产生更新颖的恶意观点。该结果与威吓理论(Deterrence theory)相符,即被特定外群体威胁的个体,会更倾向于对来自同一外群体的其他成员实施新颖伤害行为,用以威吓其他潜在的攻击者,减少进一步被攻击的可能性。实验3探讨了不同类别群际威胁对恶意创造力的效应。结果发现象征威胁(对价值体系和信念的威胁)比现实威胁(对现实利益的威胁)更能提升个体的恶意创造表现。这可能是由于象征威胁与憎恨等群际消极情绪联系更紧密。
▶ 实验3流程和主要结果
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群际威胁能显著增强个体的恶意创造表现,尤其是以威胁自身的外群体成员为伤害对象时;比起现实威胁,象征威胁更能激发个体恶意观点的生成。本研究提示,或可通过各种措施来降低群际威胁,例如增加外群体接触经验等,来削弱恶意创新观点的生成,进而抑制其对社会的潜在危害。
该研究已在线发表在Motivation and Emotion期刊(SSCI JCR Q1, IF = 4.8)。郝宁教授团队毕业生喻里雯(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和乔熙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郝宁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Yu, L., Qiao, X., & Hao, N.* (2024). Intergroup threat stimulates malevolent creative idea gener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online published, doi:10.1007/s11031-024-10070-5.
图文|乔熙诺
编辑|张鹏骞
初审|郝 宁
终审|方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