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场|吕彦瑶:关注差异和交流
吕彦瑶
Lv Yanyao
1998年生于广东
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
/ 大家好,从去年开始我们都会用一个推送介绍曾经或者现在正在铜场策划组工作的同学们,目的是庆祝他们迎来了自己的毕业日,这成为了一个一年一度的节日。
今年的这些人,算不上最早来到铜场,但是他们在这里待的最久,铜场四年来近百个项目背后都有这几个人在默默的付出努力。他们从一开始简单地核对作品信息,到之后独立策划项目的方方面面,他们的变化和能力可以通过铜场的项目被看到。他们当中,有人会继续他们的学业,有人有了更好的发展,有人正处于毕业之后的过渡期。在铜场去年“空间和人”的文字推送里曾有提过,铜场是不能留人的。所以这是个很没用的计划,这里太局限了,可以算是一个简单的开始,但算不上丰富,更谈不上跌宕起伏。只是,此刻唯一能笃定的是,这些人够努力,够敏感,够思辨,他们的能力足以应对更精彩的世界,同时他们也会去到别处把一些我们共识的善意传递给别人。这种善意源于这个微小的艺术环境,但是绝不会止于艺术的世界。
在铜场计划有限的能力里,我们只希望以此让更多人了解他们,也感谢一直关注铜场的朋友们能花点时间认识一下他们或者把他们介绍给更多的人。/
参与策划项目:
2019 协助策划展览“吾息之肤”
2019 参与策划上海野餐艺术节“试衣间”计划
2019 “无届之归”2019第三届纤维艺术三年展 艺术家现场助理
2019 参与策划“未知向量”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学生作品年展
参展经历 :
2019 作品《物的再生》参加上海野餐艺术节
2019 作品《物的再生》参与群展“Jungle”
2019 作品《弃息》参加第三届纤维艺术新锐展
2019 “拓扑空间”项目参与“未知向量”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学生作品年展
2018 作品《交流》参与展览“DOT端·点:思维的呈像”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二三年级作品展
“未来故土”
The wonderland of the future
>每一片“未来故土”都有着
属于自己半年的时间线
但是没有任何事物
完整地见证过
围绕“未来故土”发生的所有事件
除了时间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与其他地区日渐拉大的城市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国内一线城市迎来大量游民,他们大多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一线城市的人口迁移体量和流量也进一步增加。其中,出现了一个出于“觅食”需要的新群体——“游牧青年”。
他们多以房客的身份在城市里生活,在各行各业施展拳脚。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情况在他们身上已很少发生,他们更多的是不停地寻找下一个“草肥水美”的目的地。家乡似乎已不存在他们的字典里,故土一词或许也会从此消失在他们的历史中。
“漫游未来故土”艺术实验计划以能够保存且便携的织物-白床单-作为载体,通过在白床单上留下痕迹和快递的方式,在国内游牧青年个体和群体之间,构建相对永存的“未来故土”-一次共同记忆。
《“未来故土”》,从2019年11月开始,共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持续约半年,现已进入收尾阶段。
到1月,作品已经有了一定进展,也进入较为关键的转折阶段。因为从一开始就不是面对面产生关系,也为之后疫情的意外中作品能够继续进行做铺垫。1月之后,疫情的到来使我产生疑惑,考量作品是否仅需进行。《“漫游未来故土”》区别于需要在特定场合完成的作品。参与白床单的过程,类似于耕作,也像是培养、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在这期间,逐渐发现每个类型的软件都可以成为白床单,成为未来故土。所以尝试通过mp4、wav、jpg,这些文件形式进行架构。这样的方式使人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创作,减少风险,规避感染的可能性。持续到现在,6月中旬,接近尾声。
>>
第一阶段:“漫游未来故土”
以下是漫游部分过程
牧民047:
Inyiu问我要不要参加这个游戏的时候 我特别开心 感觉很好我常在朋友圈绑架别人玩游戏,因为很少人主动找我,想玩这个莫名其妙的游戏。
因为一些原因
我一个人暂住在我爸家楼上的阁楼
有个天窗 每个月有几天月亮正挂在中间
我很喜欢这里 但挺孤独的
而且常常会因为一些声响精神紧张
这我知道,“一起耕作吧”里,
你好像还在word土地里把天窗和月亮画下来了。
等待包裹寄过来的时候
我一直在想要怎么对待这片白床单
就像面对一张白纸 想着要写什么上去
即便这个游戏名为“生活是染缸”,
但有的人的生活是印刷厂
我打开它的时候 按着步骤上写的跟它打了个招呼
忽然感觉 诶 生活里好像突然多了个人 就画了双眼睛上去
挂在衣架上 让它更有存在感一点
有衣架是幸福的
其实看起来挺恐怖的
像小时候用床单扮鬼吓人一样
但是 因为只有我知道它是怎样的存在
所以反而会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 让人心安
今天是接到它的第二天
很喜欢这种陪伴
期待接下来的日子希望你们相处愉快
来自辽宁沈阳的荼蘼,是计划中第一片开始漫游的故土最后一位经手的牧民。上周她说她方便寄件了,于是就把东西寄回来。“未来故土”经过了全国多地后,上面留下了很多痕迹。
其中北京的第一场雪,实在是,如果没有当时牧民智力快车传来的照片,仿佛就像现在回想过去的那一年一样,痕迹难寻。
荼蘼是特别的,Inyiu与她联系的时候与其它牧民不一样,因为“未来故土”到荼蘼手里的时候,疫情开始爆发了,武汉已经封城,全国东西南北中陆续开始居家自我隔离。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距离,出现了酒精、肥皂洗手20秒、口罩......
这片未来故土上的两个洞:
这是牧民海岩
这是上海牧民紫悦(这俩洞是她开的)
这是上海浮生酒馆老板牧民:kt
这是上海牧民:全
牧民郭小寒把未来故土从上海人肉带到北京,在雪地里晒了三日,用一个布袋装了起来。上面这些密密麻麻的信息是牧民肖森的留下的。
以下是牧民夕的体验
3.28
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产生接受它的迟疑。但还是很想拥抱。喜欢云朵,喜欢在水中,喜欢拥抱。我想把它视为喜欢的集合。它空空荡荡有这么多的可能性。
担心自己没能给予它足够的时间陪伴,但前不久也是迟疑着去尝试了“耕作”,结果很惊讶,实在是很开心,玩耍的乐趣。
在它到来前我这样犹豫不决许久,可是将话语说出来后,愿望就变的明了。
漂飘,是它的名字。
3.31
漂飘没有捉弄人,我在这个雨夜平安把它接回了家。
4.1
它是个美丽的孩子,第一天为它洗澡后四处转了转,希望∅和它能好好相处,晚安。
4.4
我发现它有很多双眼,确切地说它是流动的,所以能够看明任何一处只需游移它的眼。是我喜爱的紫色瞳孔。
现在它已全然不陌生。我看向它时,它正舒适地伏在床头“知道吗?”它说“今天灵魂会在街上走。”
4.7
最近常有种不安全感,像一种孤独或害怕。想被纯粹地拥抱。
4.13
它邀请我将想法投入其身,自由的,无拘束的。“轻松一点”它安慰我说。
于是一切便慢慢开始了。
4.28
竟然转眼就要与它告别,虽然时间不多,不过但凡相处的时候都是真的自由快乐,它很包容很真挚,它当真展示了无数可能。我会想念,不过它说“你告别的只是投射出的其中一个身影”。
那么再见了,漂飘。
2020.3.8特别呈现
“2020”尺寸:340*110
材料:一个住宅的阳台、防盗网、制式单人床单
2020年的三八妇女节
尺寸:无
材料: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住宅的阳台、防盗网、制式单人床
单团子是染缸游戏的第二位玩家,前两天Inyiu收到了Ta寄回来的床单。
快递信息发给我之后,特意提醒我需要注意Ta夹了两张拍立得。
左边是“送走的样子”,上面有一些字迹。
这两张拍立得,Inyiu会私底下珍藏,不会在随着床单出现在展览现场。
“在离开现在的房子的倒数第二个月里,它见证了新老朋友的相遇,酒后的畅快与疯狂。拿它在地毯上做了一次野餐布,大家都夸它美!”------M
上面还有三个像这样“眼睛”。
在地毯上把它当作野餐布,Inyiu也尝试过。不过与其说是尝试,不如是已经离不开这样一张白色制式床单。它有魔力,这半年来,以日常生活演变成了“制式生活”。到哪都需要它的参与,坐地毯上拿一张出来,吃饭也拿,甚至去刷牙也带着,出门也带着。因为它充满着无数可能。
它因此有各种各样的气味。
海鲜味、菊花茶味、烟味、啤酒味、绿茶味、黑枸杞味、辣椒油味、甚至鸟屎味,等等。
第二阶段:“在线漫游土地”
因国情,在“漫游未来故土”计划的第一阶段停止基础上,此计划即将进入第二阶段:“在线漫游土地”。.“在线漫游土地”是一个在线上玩家之间,通过网络传递五种不同类型的文件(即“土地”)并编辑(即“改造或开垦”)文件的网络游戏,玩家需按照Inyiu提供的游戏规则参与游戏,最终解释权归Inyiu所有。
“一起耕作吧!”第五天-pr土地
Q&
A
>我喜欢意外
T:毕设的呈现形式重要吗?对于作品在象山艺术公社的落地想法?
吕:虽然《“未来故土”》并不是非常依赖空间的作品,但是在形式中我认为呈现的时间很重要,因为这件作品着重在于6个月的时间与积累。并且希望最后的呈现方式是直接的,按照时间线铺开,将过去的6个月直接铺开在观者面前。
T:是什么促使你创作这个作品?与以往的经历有什么联系?
吕:可能是追求可能性和意外的原始动力,意外是宝贵的。最早的时候是喜欢意外,希望尽可能多的人参与,也希望规则不尽明确。
T:如何看待去年9月深圳社会实践后创作的作品?这次经历对于当时的作品和毕设有什么影响吗?
吕:社会实践期间创作了作品《暴露》。其实一开始是因为经费不充足,所以购买了比较便宜的MP3,然后非常巧合的是深圳华强北发货的劣质MP3里的存储卡无法抹去记忆,每一只MP3里都有一首《荷塘月色》,发货地和当时考察地是同一个地方,同时也是我长大的地方,这件作品对我而言是一个恐怖的揭露,对于体验的观众来说,他们会有一个临时的窥探着的身份。
T:这件作品与《“未来故土”》的关系?
吕:《暴露》出发点在于对城市的好奇,这一点使之区别于我之前的作品,这也是第一个关注城市的作品。作为从小在深圳长大的人,在身份转变为杭州的美院学生之后,再回到家乡,观察的目光不同,也会形成更加两面的看法。《“未来故土”》在不同城市之间迁移,进行信息交换,表现出不同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迁移的痕迹都体现在作品中,城市也在作品中。
《暴露》
综合材料
50*180cm
2019
我把窗户关上、窗帘拉上,门反锁,不发出一点声音;
我把衣服穿好、纽扣扣好,化好妆,并喜怒不形于色;
你在我的房间里看着我。
楼下闹市常放的那首难听的歌曲,名为《梦里水乡》;
像电视节目满足不了眼睛似的不停转台总期待下一首;
于是你上前把喇叭踢坏,仅仅只为了听喇叭里下一首;
来拿吧,来索取,来窥探,来窃听,甚至来抢劫也行;
你也来把这件衣服穿好。
来拿吧,来索取,来窥探,来窃听,甚至来抢劫也行;
我是不会告诉你,并且使你好奇的是口袋里有我所见;
我必须绝对不会告诉你。
我是不会告诉你,并且使你好奇的是口袋里有我所见;
2019
T:在铜场印象最深刻的项目?
吕:铜场给予的“空间”很大,是指创作畅想的容许度很大,是可贵而难忘的。最深刻的就是“拓扑空间”,是参与的最多人参加的项目,其中产生的意外让我珍惜,结果也是珍贵的。这整个过程中最考验人的是如何面对意外。与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一起工作,在前期会带来许多奇思妙想,这是共同创作的可贵之处。而当项目由从创作进入展厅布置,需要安排空间关系。
交流中产生意外,也会碰到意外。比如老鼠在小浴缸里的标本,到展览最后消失不见。
拓扑空间中还有互动式演出,观众的介入也会产生意外,大家在展厅中回归到互相沟通的状态。
T:《未来故土》(个人创作)和“拓扑空间”的区别?
吕:我对于他们的版权所属思考良久,觉得不应该把他们理解为个人作品。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参与者身份的区别。“拓扑空间”的参与者为在校学生,而《未》的参与者则有把握不定的身份,这两者关系紧密。
T:对于未来的构想和打算?
吕:目前从事的工作是为工程管理方面,和自身专业不对口。我想知道直接在新环境中能做什么,在除去创作艺术作品之后,在做与艺术无关之事时,我是否仍然在做艺术。通过不断尝试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去确认自己是否还在做艺术。
T:对铜场的发展有什么期待和展望?
吕:参与铜场的日子里,我参加展览也策划展览。最重要的是大家在同一个空间中完成同一个项目的过程,期间交流产生的东西都很宝贵。期待铜场迎来新鲜血液,有机会会回来。
其他作品
《弃息》
综合材料
70*100*60cm
2019
《DUAL》
不锈钢、数码编织
200cm*15cm*20cm
2019
《用户指南》
工业面料
950*550*200mm
2018
Inyiu个人公众号
资料收集:彭胤瑞、朱晨希、徐闻秋
编辑:吕彦瑶、彭胤瑞、朱晨希、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