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沿科技沙龙第三期 | 从不耗电的制冷塑料膜入手,学者创业究竟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Aspirin 知社学术圈 2022-04-16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中关村前沿科技沙龙”由北京知社学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知社学术圈”)于2017年五月发起,与启迪控股中关村大街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DensAlta、清华上海校友会、陆家嘴新兴金融产业园、南京新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合办,旨在构建一个面向研究者和风险投资人的科技传播和科技产业化最顶尖的对接平台,行至目前已成功于北京、上海两地举办至第三期。

2017年7月10日,知社第三期前沿科技沙龙完美落幕。本期我们有幸请到科罗加多大学机械工程系杨荣贵教授为我们介绍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一种新型制冷塑料膜。这种新型塑料薄膜的工作原理是“辐射冷却”,利用的是特定波长(8-13微米)的载热红外辐射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过地球大气层散逸到极冷的太空的特性。这种新型薄膜由一种商品名为TPX的透明塑料聚甲基戊烯制成。他们在TPX中掺入细小的玻璃微珠,利用薄膜生产线可以大批量制成50微米厚的塑料卷,再将其中的一面镀上几十纳米厚的薄银层。在屋顶上铺设时,镀银的一面朝下,太阳光穿透塑料层会被金属膜反射回去。但制冷的关键还在于玻璃微珠。通过调整玻璃微珠的直径和分布,可以极大程度地向太空辐射红外线,从而实现降温目的。这种冷却效应相当强劲。研究小组估计,在美国一栋普通房子的屋顶铺设20-30平方米这种薄膜,就足以在室外温度达37°C时把室内温度保持在舒适的温度。


 

相较于往期的不同,杨教授等的研究成果更加地成熟与实际,产业化的需求更为迫切。理论上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水到渠成的产研对接,在杨教授的精彩演讲和与多位投资人的积极讨论中,许多新的矛盾也浮出水面,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出,究竟哪些因素主导着科技走向普通大众的脚步?

 

首先,科研成果毋庸置疑是首要因素。苍天大树的长成起于一颗优良的种子,卓越的研究成果即是我们未来产品能够广泛投产的基础。在本次沙龙中,杨教授成果的优越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团队研发的塑料薄膜,利用特定波长(8-13微米)的载热红外辐射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过地球大气层散逸到极冷的太空的特性,实现了无需制冷剂、无需电力就可以为建筑降温。这个研究成果已经可以全面投产,其成本低廉,可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包括热电厂的冷却技术,车体和建筑降温。当这样一个成熟的科技成果呈现在我们面前,距离它走入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呢?

 

我们大多数人大概会说,我们需要投产的原始资金。这也是我们最初所想的,希望把学者的知识成果与多方投资人手中的资金都能对接调动起来,让科技服务人群,但是当这样一个成熟的科研成果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发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资金或许只是培育种子生长的水分,阳光,养分……我们还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

 

首当其冲的,便是产品的运营团队。当成果被研发出来,资金准备充裕之后,如何将两者结合创造价值,如何把科研成果物尽其用,这需要一个有着极强的运营头脑和多方能力齐备的运营团队,将成果产品化,市场化,大众化。这一点在整个科研成果产品化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却很难真实地了解到运营团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在沙龙过程中,杨教授也表达了他的观点,认为这和中国本身大环境有关,很多企业在品牌的树立方面相较国外尚有欠缺。所以也启发我们在产研对接的过程中,除资金硬实力外,也综合考虑团队是否有成功的先例,团队构成等软实力。




讨论环节精彩回顾


投资人:杨教授您的成果运用的时候是否受现实条件,例如灰尘,雾霾等的影响?

杨教授:会受影响,但塑料膜本身可以经受洗涤冲刷。

 

投资人: 该塑料膜的生产工艺是否有特殊的要求?

杨教授:实验室内已经改造了小型机器成功投产(每小时100 平方米的产能),大型生产只需购买仪器并经过适当改造即可。

 

投资人:目前主要跟哪些公司有合作?

杨教授:有很多材料供应商和终端用户公司感兴趣合作,也希望产业化能在中国落地乃至全世界推销其产品。

 

投资人:该成果在哪些场景中实现最快?

杨教授:太阳能电池板、农产品储存地和农业大棚等。将来希望还能在汽车,机场,高铁站等有所运用。

 

投资人:对于已建成的设施是否存在改造困难?

杨教授:不存在。直接贴膜就可以了。



主演讲人介绍


科罗拉多大学 教授 杨荣贵

杨荣贵,科罗拉多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正教授,科罗拉多大学纳米能源转换、存储、和热管理研究室负责人。于1996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电厂热能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2001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微机电系统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师从陈刚教授和Mildred S. Dresselhaus教授,于2006年2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1月起任职于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于2011年提前两年晋升副教授(终身教席),于2016年晋升正教授。

 

杨荣贵博士的研究成果已获得许多国际奖项,如2004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技术创新奖 (NASA), 2005年国际热电学会戈德史密斯奖, 2008年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局青年教师奖(DARPA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教授职业奖(NSF CAREER Award), 2010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青年研究奖(ASME Bergles-Rohsenow Young Investigator in Heat Transfer), 2012年和2013年被瑞士苏黎世工学院院和日本学术振兴会聘请为特邀研究员,2014年国际热电学会青年研究奖, 2015 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士。值得一提的是杨荣贵博士于2008年名列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科技评论》从全球医药、计算机、通讯、电子、纳米技术和能源等领域年龄在35岁以下的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中,推选出的35位“世界顶级青年创造者榜”。

 

杨荣贵博士已发表了包括1篇《科学》,3篇《自然-材料》在内的130多篇期刊论文和约100个特邀讲座。他的论文已被 SCI 引用5100次 (2016年的年引用率超过900次),谷歌学术搜索引用8000次(2016年的年引用率达到1400次)。他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多次获得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海报/演讲奖。杨荣贵博士拥有15项已审批和待批发明专利,也是两个科技新创公司(Kelvin Thermal Technologies Inc 和 Radi-Cool Inc)的共同创始人。


主办单位


知社学术圈

北京中关村大街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材料专业委员会

陆家嘴新兴金融产业园

南京新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DensAlta


特别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关村大街建设办公室



知社学术圈作为一个以服务学者目的出发的平台,一直在位学术圈的革新与前进做努力,眼下的科技沙龙便是我们一次大胆的尝试,尽管这一切刚刚开始,但是其蕴含的无限生命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我们相信,用不了多久,它便能燃起熊熊烈火,照亮科技产业化的道路。


无论您是学者或是投资人,如果有意参加到我们的活动中,可联系微信ID:e199436。

媒体转载或者合作请看下方↓↓↓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