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常态下中国碳排放增长模式转变

CEADs 知社学术圈 2022-04-16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给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带来新的变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在国际气候治理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中国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面临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的挑战。国家正通过一些列系统性改革措施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此背景下,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团队(CEADs)发表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的最新成果,探讨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模式,并重点关注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新常态下的模式转变。


本文基于CEADs团队开发的中国各行业碳排放清单,包括中国47个行业20个能源品种的燃烧产生的排放,以及水泥生产过程产生的排放。数据可在CEADs网站免费下载(http://www.ceads.net)。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碳排放产生巨大影响

一方面,中国出口碳排放金融危机期间出现下降。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一直是拉动中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出口年均增长率由2005-2007年的10%骤降到2007-2010年的2%。这导致中国出口碳排放在2007-2010年下降2.3%。其中,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表现更加明显。金属制品业和纺织业的出口排放在2007-2010年期间分别下降26%和15%。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形成导致的碳排放在金融危机期间快速增长。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稳定国内市场经济,中国政府提出“四万亿”等一揽子计划,重点投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灾后重建等领域。在其影响下,中国2007-2010年碳排放增长中超过70%来自于资本形成,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时期。



二、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抑制中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正在从效率改善向结构升级转变。

在中国传统发展模式中,效率是拉动碳排放降低的主要因素。但是,效率在2010-2012年拉动了1.4%的碳排放增长,中国在效率改善的空间在逐渐减小。进入新常态后,生产结构和消费模式成为了抑制中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中国传统发展模式中,生产结构和消费模式是拉动碳排放增长的因素。但是,他们在2010-2012年分别拉动了中国碳排放2.6%和1.3%的下降,这分别体现了中国在生产端和消费端的结构升级。从生产端角度分析,生产结构之所以拉动碳排放下降,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排放密集型行业在总投入中的比例下降,包括交通运输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消费端角度分析,消费模式之所以拉动碳排放下降,主要是因为部分体现碳强度较高的行业在最终使用中的比例降低,包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化学工业。


 

三、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中国碳排放增长模式正在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

中国消费驱动的碳排放占比在2010年之前保持着下降的趋势,而在2010-2012年期间增长了0.5个百分点。虽然增长幅度并不大,但体现了中国在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方面的效果。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脱离投资驱动型的传统增长模式,正在逐渐向更强调质量,更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更重视民生改善,更具可持续性的轨道过渡。中国未来消费驱动的碳排放占比将会继续增长,中国碳排放增长模式正在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


原文链接:

http://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a69cf

Mi Z, Meng J, Guan D, Shan Y, Liu Z, Wang Y, Feng K, Wei YM. Pattern changes in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emission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7, 12(7): 074003. 

领先作者

米志付博士现任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学、能源政策以及投入产出分析。近五年发表成果2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15篇。担任SCI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的客座编辑。邮箱:z.mi@uea.ac.uk

扩展阅读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中国在国际贸易"碳泄漏"中遭受环境剥削

Nature Geoscience封面故事:全球水泥的碳吸收作用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纲领存在诸多矛盾, 我们该如何应对城市能源问题?

欢迎广大学者供稿,报道最新研究成果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