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先生今晨去世

2017-05-07 知社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邵逸夫数学奖得主吴文俊先生,5月7日晨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8岁。

吴文俊先生照片

生平简介

吴文俊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对数学的核心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数学机械化新领域,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工作、在陈省身先生指导下开始从事拓扑学研究,1947年赴法留学,师从埃里斯曼与嘉当,1949年毕业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吴文俊于1951年回国工作,先在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授,1952年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直到1980年转入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1998年转入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他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5-1987),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1992-1994),全国政协委员、常委(1979-1998),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1993年开始任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


从1946年到1951年,吴文俊主要从事施蒂费尔-惠特尼示性类的研究工作;从1953年到1957年,他主要从事庞特里亚金示性类的研究工作。其后,吴文俊转向示嵌类的研究。由于他在拓扑学示性类及示嵌类方面的杰出工作,吴文俊获1956年国家首届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于1957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吴文俊被邀请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作分组报告(因故未能成行)。


1976年,吴文俊在中国古算研究的基础上,开拓了机械化数学的崭新领域。1986年吴文俊被邀请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作分组报告,1990年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3年获陈嘉庚数理科学奖,1994年获首届香港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7年获得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厄布朗(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

“误打误撞”的数学家

说起与数学结缘,吴文俊笑称这真是“误打误撞”,自己当初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数学系完全是因为高中学校承诺为他提供奖学金。当然,奖学金只是一个助力,真正让吴文俊对数学产生兴趣的人,是他大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那个老师用自己编的讲义把数学讲得很精彩,那时我才真正开始想要研究数学。”吴文俊感叹道。

 

考上中法交换生后,吴文俊去了法国深造,并用两年时间获得了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在法国学习时,为了参考更多的外国文献,他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他谦虚地表示:“会4种外语没有什么,它们只是研究工具而已。”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让他引发了“拓扑地震”。他证明了公式W=SqV(后来的“吴公式”),并且解决了数学界最棘手的难题——证明4k维球无近复结构。当时欧洲的数学大师都难以相信这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做出的成绩。

 

在自己的研究蒸蒸日上时,吴文俊选择了回国。当被问及国外科研条件那么好,为什么要回国时,吴文俊皱起眉头,严肃地说:“我常说,你不应该问一个人为什么回国,而应该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学有所成之后,回来是自然而然的事。”

 

回国之后,吴文俊逐渐淡化对西方数学的研究,而转攻中国古代数学。受计算机与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他毅然开始攀越学术生涯的第二座高峰——数学机械化,并由此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的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将中国的数学研究推上了国际数学的前沿。

随心所欲的乐天派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吴文俊的生活,那就是“随心所欲”。数十年来,吴老的爱好总是因时因地而变,唯一不变的是一颗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心。他曾在古稀之年去游乐场坐过山车,也曾在去泰国开会时爬到大象鼻子上拍照,玩得不亦乐乎。提到这段往事,吴文俊说,当时不知道害怕,看别人都去玩就跟着去,结果一上去就下不来了。

 

吴文俊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小说,特别是侦探小说和历史小说。小说陪着他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代,“上初中时我特别爱看柯南道尔和亚瑟罗宾写的侦探小说,尤其是《福尔摩斯探案集》,从同学那儿借来后我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而现在,吴文俊最喜爱的是日本小说家松本清张的侦探小说。“他写的犯罪都是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的,相较于欧美小说的天马行空,我更爱看写实的小说。”他说。

 

虽然已是“90”后,但吴老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是老人。一头的银发衬出他红润的脸色,吴文俊笑说:“我才93岁,哪算高龄啊!”当被问到他的养生之道,吴文俊哈哈大笑,连连摆手:“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我平时连运动都很少做,比较喜欢坐着看小说。”说完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说:“要说运动,我平时在家里走来走去算不算?哈哈!”

 

熟悉吴文俊的人都说他整天乐呵呵的,好像永远都没有烦恼。吴老说:“我当然有烦恼。当烦恼真的来的时候,做你能做的事,把心放宽一点,顺其自然,烦心的事很快就会过去。”

 

“无为而治”的长辈


谈到子女的教育,吴老似乎是“无为”的。他告诉笔者:“我只管大方向,其他的不怎么约束儿女,更不会压着他们去补习班。他们很自觉,成绩都还不错,有空的时候还搞点自己的兴趣爱好,挺好!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如今,吴老的3个女儿月明、星稀和云齐在国外定居,儿子天骄则承欢于膝下。儿女的成功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吴老“无为”式教育的成功。

 

同培养子女一样,作为长辈,吴文俊对我国的青年一代也颇多赞许。吴老说:“现代的年轻人厉害得很,也懂得考虑周全。但是,希望他们能够既敢于超越现有的权威,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又能够实事求是,踏踏实实。”

 

由青年人谈到我国数学界的发展,吴老显得颇为自豪。他兴致勃勃地说:“在数学界,以前问题都是别人提出来,我们跟在后面研究,这不算厉害。现在我们基本上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解决。虽然目前不能完全做到,但中国在创新的路上走得很好。”提到我国数学的发展和进步,这位处于耄耋之年的老科学家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吴文俊已经93岁高龄,依然心系祖国的发展。采访中,他拿出祖冲之文化园的规划设计书说:“祖冲之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数学家,河北涞水正在筹建这个文化园,建成之后不仅是旅游景点,还可以召开国际会议。我也参与出一份力,希望能让国外更加了解中国。”

 

爱因斯坦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诚然,吴老身上那乐观、谦虚的精神和忧国奉公的品格,就像窗台上盛开的兰花,清新淡雅又不失君子风范。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依然活着。”吴老一生严谨治学,为人笃实,我们哀其驾鹤,亦将永远感怀他留下的累累知识硕果和优秀的精神品质。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