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丁皓江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丁师1934年8月15日出生于江苏常州,2015年10月25日18:39因病辞世于浙江杭州,享年82岁。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丁师的学术精神永垂不朽!他德艺双馨,是我们永远的楷模。愿丁师走好!
(1934-2015)
悼恩师丁皓江教授
痛哉吾师亡,天公不留情。
人间自情深,同悲众亲朋。
夙夜著力文,百年见生命。
品性更高洁,流芳有名丁。
我敬爱的导师丁皓江教授走了,尽管已有心理准备,对我而言还是快了点,有些出乎意料。原本想着3天后回到杭州,应还有机会在他病榻前小心服侍,仔细聆听他最后的教诲,但这个愿想终归无法实现了。对我而言,丁老师既是老师,也是父亲,从1990年读研究生起入了丁氏一门,我一直就在丁老师身边,至今已25年,远远超过我和在我13岁时就已离世的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因此,我特别感到难过和自责,在丁老师最后的日子里没有能够陪伴他,也许他有一些话还想对我说,结果就这样阴错阳差地错过了。
25年的学术路,我走得还算顺利,但如果没有丁师的谆谆教导和鼎力帮助,我无法想象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样的状态。1991年初进入课题后,丁师首先安排我做有限元方面的研究,指定了几篇参考文献让我阅读,但我细研之后却一直找不到新的思路和突破口,非常苦恼,半年后实在没有办法,战战兢兢地向丁师提出是否可以换一个方向,做点理论研究,他很开明地当即告诉我,他手头正好有个方程组的求解问题,看我是否感兴趣。第二天,他让我到家里去,拿出了一大叠的稿纸,原来他已经做好了部分的推导,只要我按照他的思路和方法完成后续的推导就可以了,尽管这个过程还是很繁琐,但路已铺就,剩下的只要自己肯奔跑就行。丁师让我首先将王竹溪和郭敦仁先生的《特殊函数概论》的第二章读通读透,这进一步夯实了我本科所学的微积分等知识。最后该项工作也成为我博士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相关论文于1995年发表在《应用数学和力学》。现在想来,正是丁师这样的培养方式让我对力学研究最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在努力向他学习、看齐,但还难以像丁老师那样能在固体力学领域的不同方向都驾轻就熟,主要可能是缺乏如丁师一般在北大求学期间养成的扎实深厚的数理功底。
1996年博士毕业之前,我很惶恐,不知道毕业后要到哪里去,可以去干什么,正好丁师提出让我考虑留在浙大当老师,这对我这样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啥都不懂的穷学生来说无疑是解决了人生的第一个大难题,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时留校的年轻老师并没有现在这样大的压力,只要能够完成教学任务,适当参与完成一些课题,就万事OK了。但丁师对我说,要留在浙大这样的高校中,必须要将科研做好,他告诉我最好能够保持每年发3-5篇文章这样的量,今后才会有好的发展。在1996年,在全民皆商的大背景下,在当时我工作的土木系,这样的眼光不是一般的老师会有的。就这样,博士毕业后,在丁师不时的督促下,我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
1997年10月,在丁师和何文军师兄的帮助下,我得到了日本文部省的资助,赴日本东京大学航空系做博士后。那里的一年半,是我迄今为止学识增长最快的一段时间,因为我谨记老师对我说的,机会来之不易,要充分利用东大优越的学习条件,好好拓展自己的知识。那一年半中,我不仅和丁师与日本的合作导师一起发展了压电体三维裂纹和接触问题的势理论方法,而且也启动了功能梯度材料结构力学的研究,当时在国内固体力学界还少有人注意到这个方向。我记得,为了与丁师讨论问题,我每周至少要花1500日元和丁师通话,每个月还要写一封信向丁师汇报相关的进展和想法。丁师随手拈来的思想火花对我的研究帮助很大,经常他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我找到克服困难的钥匙。
1999年3月回国后,与丁师的合作渐趋完美,这大概是那时候我总算能够跟得上一点他的脚步了:我们在功能梯度材料力学、电磁弹性力学等方面有一系列深入的合作,也联合培养了多位博士研究生。长时间地与丁师一起工作,不知不觉他的做事方式和为人准则已深深地渗透了我影响了我。比如,对学生完成的每篇论文公式的仔细校核,对学术论文撰写字句的认真推敲,对学术活动的积极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热心关注,对名利的淡泊,等等。这些丁师那时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位真正的智者高人,身在社会中,又能跳出其外,一方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尽可能指点帮助年轻一辈,另一方面又能随时归与白鸥盟,闲看云卷云舒。
2009年3月,在朱位秋院士的邀请下,经与丁师商量,我从工作了13年的土木系转到我的出生地 ---- 浙大力学系。这对我而言是一种回归,不仅是学术上的,更是精神上的。6年多来,在杨卫院士和朱位秋院士的指导下,在诸多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凝炼优势研究方向和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浙大力学学科呈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丁师一直非常关心,不时给予我指点和鼓励,他对力学学科的发展成绩也深感欣慰,这毕竟是他曾经工作了近40年的地方,还当过很长时间的掌门人 ---- 从1984年到1992年,他担任了8年之久的浙大力学系主任。
2013年8月,我们组织了丁师的八十华诞庆祝会,趁此机会,为了表达一众弟子的感恩之情,我们发起在浙大航空航天学院成立了“丁皓江教育基金”,目前该基金已达52万余,丁师自己也从菲薄的退休金中拿出了5万元。该基金自设立以来,已支持了6位品学兼优的青年学子,有力地增强了力学及其相关的专业吸引力,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文末附有捐款信息)
丁师是我国著名的固体力学家,学问高深、治学严谨、成果显著,在近五十年的学者生涯中,其研究涉及了各向异性弹性力学、计算力学、多场耦合力学、非均质材料力学等多个前沿研究方向,获得了包括ISI经典引文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多项国内外重要学术奖励。他于1990-1998年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1998-2002担任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同时,于1990-1998年任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90-1995年任国家教委工程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为我国的力学事业和人才培养呕心沥血。他品行高洁、平易近人,特别愿意提携年轻人,在华东固体力学圈内有不少人曾得到他的无私指点和帮助。丁师1957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到浙江大学工作,直至2005年底退休,由于多年来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于2005年获颁“竺可桢奖”这浙江大学校内的最高荣誉。
丁师1934年8月15日出生于江苏常州,2015年10月25日18:39因病辞世于浙江杭州,享年82岁。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丁师的学术精神永垂不朽!他德艺双馨,是我们永远的楷模。
与胡海昌先生合影。丁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其本科论文指导老师即为胡海昌先生。如同丁师于我一样,胡先生的为人处世方式和治学研究态度对丁师影响甚巨。
(一) 人民币户
户名: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银行帐号:379258346113
开户行:中国银行杭州浙大支行
户名: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银行帐号:1202024619914498868
开户行:工商银行杭州浙大支行
(二) 港币户
户名: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银行帐号:355858362776
开户行:中国银行杭州浙大支行
(三) 美元户
户名: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银行帐号:374058362886
开户行:中国银行杭州浙大支行
银行汇款代号 (SWIFT CODE):BKCHCNBJ910
银行地址:浙江杭州求是路28号
捐款时务必注明“航院丁皓江教育基金捐款”。如有疑问,请咨询丁皓江教育基金会秘书戴志潜老师,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号航空航天学院戴志潜,电话:86-571-87952898;Email:dai_zhiqian@zju.edu.cn
喝茶聊天心有灵犀,钻研切磋触类旁通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