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院院士评选2017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17-12-27 科技日报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017年人们在科技上的进步令人欣喜。科学工作者们长久的耕耘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这证明了科技不会辜负人们的智慧,在人们的奋斗前,只有拨云见日,功不唐捐。2017又是完满的一年,那么国内都有哪些动人心魄的科技新闻呢,赶快来一探究竟吧。


今日的推送里还有国际的科技新闻评选,以飨读者。

评选速览

入选的2017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分别是:“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人工合成4条真核生物酵母染色体;CRISPR编辑人类胚胎有效性首次获证;“天舟一号”发射并首次实现“空中加油”;C919大飞机首飞;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发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失利;“小太阳”运行百秒刷新世界纪录;FAST发现多颗脉冲星。


1“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


2017年7月,潘建伟团队公布打破量子隐形传输的纪录。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这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达到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


2人工合成4条真核生物酵母染色体

2017年3月10日,《科学》以封面形式刊发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这4篇论文,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要知道,酿酒酵母总共有16条染色体,此前国际同行奋斗多年才发现了1条。


3CRISPR编辑人类胚胎有效性首次获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刘见桥课题组论文声称,首次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6个可移植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成功修复了其中3个胚胎内的遗传变异。实验组获得6个单细胞胚胎,成功修复3个,证明了CRISPR技术修复活胚胎的潜力。这项研究推翻了CRISPR技术不能有效编辑人类胚胎的猜想。


4“天舟一号”发射首次实现“空中加油”

2017年4月27日晚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首次“太空加油”。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它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5C919大飞机首飞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干线飞机完成首飞。12月17日,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这意味着C919大型客机逐步拉开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


6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2017年5月18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我国由此在该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也是我国海域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这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


7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发射

2017年6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这是继中欧合作地球空间探测双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和“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之后,我国又一颗重要的空间科学卫星。作为国防科工局牵头的重大空间科学任务,“慧眼”填补了中国空间X射线探测卫星的空白。


8“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失利

在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搭载实践十八号卫星发射升空后,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长征五号发射失败后,舆论更多的是平静和理解。航天人也第一时间表示将做全面分析总结。有评论称,“长五”失利不算奇怪,因为它仍是一枚新式火箭,才第2次发射。目前,其失利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9“小太阳”运行百秒刷新世界纪录

2017年7月3日,中国“小太阳”的燃烧时间又创造了同行业的纪录,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这个位于合肥的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达成的新纪录,标志着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10FAST 发现多颗脉冲星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今年在贵州省平塘县共发现9颗脉冲星。2017年10月FAST首先发现2颗新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也是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已得到国际其他射电望远镜的确认。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