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Nature: 中国贵州新发现东亚最早的勒瓦喽哇石器打制技术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现代社会,新技术总是日新月异地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新技术有的来自于我们自己,也有的来自于异国他乡。若对这些新技术出现的地点进行分析,通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新发明新技术出现的原因和条件。同理,若对过去出现过技术的地方进行统计和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多元化文化和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当代,新技术通常被等同于各种高科技产品。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标志着人类演化历史上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则是发生在古老而坚硬的岩石上。在人类历史进程的大部分时间,我们工作和生活实际上是依赖于用岩石打制的各种石制工具(又称石器)。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全世界考古遗址中大量的石制品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出石器工业在过去3百万年以来一共经历了五次演化模式(通常称为模式1-5)。从模式1到模式5对应的石器技术从简单到复杂变化。每一个新模式的出现代表着石器技术的重大进步以及石器类型的巨大变化。在这五种石器生产模式中,模式3通常又被称为勒瓦喽哇(Levallois)技术或 预制石核技术。作为欧洲旧石器中期莫斯特文化的典型代表,勒瓦喽哇技术起源于三十万年前的东非和西欧,是反映中更新世以来人类进化历程中思维和社会生活能力重要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该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一直受到古人类学者以及考古学者的特别重视。事实上,考古学家把勒瓦喽哇技术的出现作为划分欧洲和非洲旧石器中期的标志。勒瓦喽哇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打下古人类预想的石片形状之前,先对石核进行预制,从而打下的石片可以直接作为工具使用或者有利于进一步的加工。勒瓦娄瓦概念的出现代表着人类认知结构的巨大进步以及社会活动组织水平的提高。
模式3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旧石器考古学中的争论的焦点之一。现存的理论有两种,一种是单一起源说,第二是多地起源说。因为目前最古老的模式3技术出现在非洲大陆,因此第一种理论把非洲以外出现该技术归结为携带该技术的人群移民和扩张的结果。然而,根据最新的考古研究发现,亚美尼亚和印度也出现了30万年左右的模式3技术,与该技术在非洲的出现大致同期。这意味着,模式3技术也有可能由不同地区的人群在模式2(以手斧为代表的阿舍利文化)独立发展而成。
与模式3技术在非洲、欧洲、西亚和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普遍存在相对应,东亚除了一些更新世晚期(大概3至4万年前)的旧石器遗址以外,尚未发现具有更早勒瓦喽哇技术的可靠证据。同时,更先进的模式4技术与模式3技术几乎是同时出现在东亚地区。由于缺乏跟西方同期的模式3技术,东亚的石器工业似乎经历了从模式2(手斧)直接到模式4的跳跃式发展。这意味着,东亚的模式3和模式4石器技术的出现是大约在4万年前由现代人从西方往东亚扩张和移民而直接引入的结果。
然而,最新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改变了大家对东亚的模式3石器工业起源的认识。这项研究来自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该团队对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旧石器遗址(Fig. 1)的石器进行了细致研究,从2000多件石器中发现了40多件具有勒瓦喽哇技术的石制品(Fig. 2),其中包括11件石核、30件石片以及4件工具。该研究团队对观音洞遗址的最新测年结果表明,古人类在17万年至8万年前就生活在该地区,并已经可以打制和使用勒瓦喽哇技术。
Fig.1 观音洞外景
Fig. 2. 观音洞发现的勒瓦娄哇石器。
该重大发现,提供了东亚古人类在中晚更新世具有预制石核技术的可靠证据。该发现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该发现改变了当前人们对东亚石器工业的发展历史的认识。同时,它表明东亚的古人类在17万年前就已经学会和开始使用跟西方相同的石器打制技术了。因此,观音洞出现的勒瓦娄哇技术有可能是东亚古人类独立发展起来的,这对模式3技术的多起源理论是一个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假设该技术不是由居住于观音洞地区的古人类独立发展而来,而是由于外来人口迁徙或相互交流的结果,那么观音洞遗址则有可能成为人类更早一次移民、文化传播和基因交流的重要证据之一。
此次的重大发现除了在石器技术分析方面的突破外还得益于光释光测年新技术的发展。以往的方法采用单片法,很难排除沉积物后期扰动对结果的影响,而通过对样品中的石英采用单颗粒测量方法,可以分辨和筛除来自于后期扰动的颗粒,从而得到更可靠的年代结果。另外该研究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标准增长曲线(SGC)测年方法,有效的避免了采用常规方法测年导致的年代低估。它通过分组建立SGC的方式,把本应排除的饱和颗粒也包括进年代结果的分析当中,故而得到了更可靠准确的测年结果。
观音洞勒瓦娄哇技术的发现,奠定了该遗址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丰富了现代人类在东亚的交流进化历史。然而由于没有人类化石的发现,现阶段仍不能确切判断生产这批观音石制品的人类种属。若深入继续研究有望在这一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观音洞遗址还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内涵和研究潜力,并有望成为东亚最重要的旧石器与古人类考古遗址之一。
观音洞遗址简介
观音洞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县沙井乡观音洞村。该遗址发现于1964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联合考察小组于1964 、1965、1972 和1973 年先后发掘4次,并获得大批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观音洞产出的石制品不但数量众多(大于3000件)、原料好(大多数石制品的原材料是燧石),且类型多样,使得该遗址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一,也是国内外学者青睐的研究对象。
观音洞是一个东西向发育的石灰岩洞穴, 地层共分9 层。发掘者由上至下划分为A, B, C 三组,石制品主要来自A 和B 组。观音洞遗址的年代争议很大。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该遗址的动物化石和碳酸盐钙板进行过铀系测年,结果为距今24~5 万年之间。根据发表于Nature最新的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遗址的文化层年代实际因为距今17~8万年之间。
扩展阅读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