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人类最极致的浪漫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外研社科学出版 Author 铸雪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康德
1610年1月7日,意大利,威尼斯城。
一个中年人正在透过望远镜,默默注视着深邃的夜空。他后来对人讲,自己看到了木星旁边的 “三个固定天体,因为渺小而几乎看不见”。但是第二天晚上那些木星旁边的天体改变了位置,所以“固定天体”的假设就变得可疑了起来。终于在1月10日,中年人发现三个天体中的一个消失了,显然那个消失的天体躲到了木星的背后。一个推断呼之欲出,那些天体在环绕木星运行。
《伽利略向威尼斯大侯爵介绍如何使用望远镜》
艺术家 朱塞佩·贝尔蒂尼
年份 1858年
类型 湿壁画
收藏地 Bertini Room,Villa Andrea Ponti,瓦雷泽
在那个教会主宰一切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宇宙观才是真理。当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任何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运转,中年人的发现不啻一场革命。
伽利略的早期研究。
迈克尔·马修斯.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M]. 刘恩山,郭元林,黄晓,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226-228.
然而这位革命者的伟绩绝不限于此。他的望远镜,让人们可以看到遥远的星光;他的实验,让人们明白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前提;他的著作,让人们打破宗教的桎梏,重新审视自我。
《伽利略与维维亚尼》
艺术家 提托·勒西
年份 1892年
类型 木板油画
收藏地 Room VII,Museo Galileo,佛罗伦萨
可叹这位勇敢的先行者,晚境却十分凄凉。教会终于焚了他的书,治了他的罪,他的思想连同他本人都成了当时的禁忌。他长眠在意大利的阿切特里,那一日,是1642年1月8日。
《伽利略受审》
艺术家 克里斯蒂诺·巴蒂
年份 1857年
类型 布面油画
收藏地 私人收藏
但是他不会知道,在许多年后,面对星空,千千万万的人们将会回想起,中年人遥望木星的那个遥远的夜晚。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
1564.2.15~1642.1.8
1905年,瑞士伯尔尼。
26岁的专利局三级技术员正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实验中。这个失意的年轻人自幼便有过人的天赋,但造化弄人,1900年便离开校园的他却一直无法觅得教职。直到两年之后他才在友人父亲的帮助下讨到了一个在专利局的营生。但是这个醉心科学的年轻人似乎毫不在意。
1903年,爱因斯坦(右一)与友人。几位年轻人在伯尔尼组成讨论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他们自嘲地取名为“奥林匹亚学院”。
1905年注定要成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一年。这个年轻人的四篇文章,在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和质量与能量关系领域都展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凡的预见性。年轻人成为了明星,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征途。1915年他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英国泰晤士报都不禁在头版头条宣告,“宇宙新理论已将牛顿的绘景推翻”!
EINSTEIN, A.,Considerations Concerning the Fundament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M] //Sir John Maddox,Sir Philip Campbell,路甬祥.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三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898-913.
新的理论为人们描绘了与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宇宙图景:运动越快的物体在其运动方向长度会越来越短,经历的时间却会越来越长;物体质量与能量本无二致,殊方同归;宇宙中的星体扭曲着时空,造就了无处不在的引力。
1927年,比利时布鲁塞尔,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可能也是最著名的一次索尔维会议)。爱因斯坦坐在前排中央。拍摄者:Benjamin Couprie。
岁月如梭,当年的青年不觉已然垂垂老矣。他成为了国民偶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他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咄咄逼人,媒体的镜头下的他,似乎有着更多的幽默与童心。
1951年,生日宴会后的爱因斯坦与友人Frank Aydelotte(右)和Marie Jeanette(左)。拍摄者:Arthur Sasse。
1955年,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一直懊悔“签署了那封要求罗斯福总统制造核武器的信”。核武器结束了一场席卷世界的战争,却又将劫后的人类拖入新的恐惧。是年4月18日,他安然地闭上双目,“现在是该离去的时候了,我要优雅地离去”。
晚年的爱因斯坦,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拍摄者:John D. Schiff。
他也许不曾想到,自己天才的一生,恰恰为世人陈述了人类精神的三种变迁: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化为狮子,狮子怎样终于变为婴孩。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3.14~1955.4.18
1942年1月8日,英国牛津。
这本是平平无奇的一天,但若要说有什么不一样,300年前的1月8日,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永远离开了人世。当时正值纳粹最为猖狂的岁月,伦敦遭受几乎夜夜不停的空袭。一对夫妇为了躲避灾祸而从伦敦奔向牛津。在这里,他们的儿子出生了。
1947年,霍金(左)与他的妹妹玛丽。
这似乎又是一个天才的故事,而天才的故事大抵都充满了坎坷。在大学期间,年轻人的智慧便崭露头角,但一种名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凶险疾病也不请自来。在未来的半个多世纪中,世人将会亲眼见证一个伟大灵魂与病魔不屈的抗争。
1962年,牛津。霍金的毕业照。
1974年,年轻的天才已经离不开轮椅的陪伴。但就在这一年,他发表了自己最著名的成果之一。他将自己的视线投向了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天体——黑洞。在他看来,黑洞的能量会不断辐射出去,质量也会不断减小,好像在慢慢蒸发,直到消失。
HAWKING, S. W . Black hole explosions?[M] //Sir John Maddox,Sir Philip Campbell,路甬祥.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六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578-585.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完全理解他口中奇幻的理论以及理论背后的逻辑和意义,但他在面对病魔时乐观真诚的笑容却成为人类勇气的符号,感染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
2007年4月26日,霍金亲身体验零重力的感觉。拍摄者:Jim Campbell。
1963年,他21岁,医生诊断他只剩两年寿命。2018年,他76岁,他与死神漫长的捉迷藏游戏也终于落下了帷幕。是年3月14日,又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他悄悄地离我们而去。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这一天是爱因斯坦139周年诞辰。
2008年4月21日,霍金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演讲。拍摄者:Paul E. Alers。
面对死神的步步紧逼,他却选择仰望星空。哪怕在与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战斗中毁灭了自己,那灵魂也会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便是人类所能谱写的最伟大的悲剧。
斯蒂芬·W·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1.8~2018.3.14
1月18日、3月14日,两个平凡的日子穿越将近四个世纪,让三位科学巨匠的人生齿轮在某个隐秘的维度悄然联系在了一起。
今年3月14日是爱因斯坦140周年诞辰,也是霍金逝世一周年纪念日。科学的光芒让这个平淡的春日多了几分不寻常的意义。
《星空》
艺术家文森特·梵高
年份1890年
类型布面油画
收藏地 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
人类就像是一株芦苇,人生也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但人类却又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的思绪也将沿着点点星光,穿越到时空深处那些遥不可及的领域。这或许就是身为人类所能做到的,最极致的浪漫吧。
旅行者1号。图片来源:NASA。
1977年,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器升空,同时携带着来自人类文明的讯息——一张镀金铜板声像片。上面记录了用54种人类语言向外星智慧生物发出的问候,115幅影像,以及一个90分钟的声乐集锦,主要包括地球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以及27首世界名曲。
如果屏幕前的你点击了上面的播放按钮,你听到的便是这27首乐曲之一,巴赫的《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此时此刻,或许在200亿公里外的智慧生命,也同你一样,沉醉在同一曲美妙的音乐里——这便是今天我们最后留给诸位的,一点小小的浪漫。
扩展阅读
欧拉轶事:他就像数学界中的贝多芬
史蒂芬·霍金 | 上帝馈赠给人类的“额外津贴”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