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32......22......9......8......这世界很平静的流着眼泪

2017-08-15 神仙师太 神仙师太时刻

走出电影院,我干的第一件事是给我93岁的外婆打电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51lbtrg7&width=500&height=375&auto=0


没想到,我的暑假看得最后一个电影是《二十二》。

这是读者在后台给我推荐的一部记录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是电影,是一部纪录片。

第一次走进放映厅里,没人捧着爆米花,今天是周二工作日的下午,放映厅里却几乎满场。电影放映前,两个中年人搀着一位颤颤微微的老人坐在了前排。

影片很平静,或者说相当的平静。没有掺杂个人的情感,没有主观感情的干扰,甚至没有“升华”到爱国的主旋律;生活化、碎片化的长镜头,节制,甚至是克制的描述着22位老人的晚年生活。

92岁的老人去河边挑水,弯着腰、曲着腿小步小步挪,一小勺一小勺往桶里舀水,另一只手把着扁担防止自己掉进河里。镜头在河对岸看,不动声色。

镜头里的远山、村落、桥;奶奶脸上的鱼尾纹、手上的老年斑;抖着手荡去留下的眼泪,像我们乡下的外婆和祖母,平静的现在诉说着不堪回忆的“那时”。

画面淡的没有温度,放映厅里死一般的静。我能听到周围抽搐的声音。邻座的小姑娘忽然对身边的大人说“妈妈,看得我好难过。”弄得我瞬间泪崩。

这是一种无法抑制的荒凉,也是不能释放的悲伤。

最悲哀的是,时间冲淡了一切,32......22......9......8......

随着老人们的离世,历史越走越远,痕迹越来越淡......

 

我的外婆今年93岁,她出生在东北,她读过书,给日本人做过会计,她很幸运。早些年,我和外婆聊过她的前半生,外婆总是轻描淡写,唯一讲过的冒险是俄国人打日本人的时候,她扒火车从哈尔滨往沈阳逃难,当时肚子里怀着我二舅。外婆说,打仗的时候没人是好人,她被人推到了车厢最里面,但是在最外面的几个小姑娘被俄国兵给强奸了。那些凄惨的喊叫,她至今都记得。

抚顺有个“万人坑”,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就会去参观。我非常不喜欢。因为每次去“参观”,我总是背后发凉,心里闷闷的。

去年,上海有个“慰安妇所”遗址被拆除,周围的人都说应该拆,他们说这个会教坏小孩子,管它叫“妓院”。我忽然意识到,我和上海的邻居们一样,我们仿佛安乐的活着,回避提及痛苦的过去。

 

影片结束,没人提前离场,大家看完了参与的老人们,感谢众筹的字幕。坐在前排的那位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托着腮,凝视着屏幕。

很难讲这是一种什么感受。一个人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我不知道哪个更让人难堪,更让人不敢面对,又害怕遗忘。

 

《二十二》导演郭柯表示,影片票房收益部分除去还债,将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老人说“之前记者来了好几次,都没跟他们说这个”,她说“谢谢你们”。就是这两句,感谢《二十二》将她们带进公众视线,让人们了解并正视这个群体。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间,至少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日军的性奴隶。影片《二十二》记录了中国内地仅剩的22位“慰安妇”幸存者的晚年生活。

在电影上映时,片中出现的22位老人已有14位离世,目前仍在世者不过8人。其中,黄有良老人于影片上映前两日去世。

面对镜头,很多老人不愿回忆过去。相比展示伤痛、留作史料,影片《二十二》克制地截取镜头,充分展示了一个历史后来人,对“慰安妇”幸存者的保护与尊重。

 

这些老人们,她们的生命是罪恶的见证,也是坚强的缩影。

镜头里,她们的晚年过得都很好,是那种精神上的平静。她们饱受折磨却依然宽厚待人。老人的那一句“这个世界那么美,吃什么野食也要活下来看看。”让人立刻泪崩了。


遗忘,是人的本性,我们能做的是铭记过去。

也许,《战狼2》给我们所有人打了一支强心剂。我们在“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里集体高潮,却不能正视历史的疮疤。


个人英雄主义的自嗨和民主主义的集体沸腾让我并不骄傲,等到日本郑重的向那段历史和这些老人道歉的那一天,我们才拥有真正的骄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