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迎60周年校庆 | 艰难岁月的坚守与发展

2017-06-30 广师新闻社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这里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官方微信


广技师校史系列报道六

艰难岁月

我们不散

☆ 绿 风

    1961年学院从广州整体搬迁到海南通什工作,自6月份开始,至9月初基本完成,9月中旬正常开学上课,学院终于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镇落地生根,迎接新的挑战。

海南通什校门(通什为今五指山市)


困难重重


    通什海拔320米,这里四面环山,气候宜人,四季如春。从南国大都市广州迁到五指山腹地,学院办学环境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办好广东民族学院,依然面临重重困难。

 

    生源不足的困境并没有因为迁校海南而有所缓解。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是广东民族学院的主要生源地,但是目前自治州高中生很少,初中毕业生也为数不多,招生对象受到很大限制。时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长林岳川认为,学院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入学时文化程度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不太现实。解决民族学院的生源问题,一方面要考虑招收初中生,另一方面不能只招民族学生,还要考虑招收部分汉族学生。干部轮训也不能局限于轮训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也需要轮训。同时轮训时间不宜太短,可以考虑一至两年。

 

    师资严重不足是学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广州办学期间,由于教师没有完全到位,部分课程甚至无法开出。学院搬迁后,随着学院所处环境发生变化,部分教师的流失,使教师缺额的问题更加严重。仅政治课教师就缺额10名以上,编制中设置的专职教学辅导员没有一个到位。

 

    从事党团工作的思政干部严重缺乏,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略显薄弱。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匮乏,影响着教学的正常开展。

 

    生活方面,最大的困扰是吃饭和住房问题。


 

学生在海南的学习生活场景之一


    在1961年10月份以前,全院只有68名学生的粮食定量是按照在广州时候的标准供应,每人每月32斤,其他学生一律23斤,随广州搬迁到通什的教工仍按在广州的供应标准维持28斤,原自治州干校教工24斤。由于学院院长罗明的坚持和斡旋,从广州迁校过来的师生仍按过去的粮食定量标准吃饭,而原自治州干校的教工和学生标准偏低,两种粮食配给标准引起部分师生不满,反映“吃不饱饭,见不到油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学习和生活。后来学院采取师生平拉吃办法,即所有教工平拉每月吃到26斤,学生平拉吃到27斤粮食,但大家普遍反映吃不饱饭。同时,蔬菜供应时断时续,而且供应量很少,平均每人每天不到半斤。副食品奇缺。食油几个月来都没有供应,只好生盐炒青菜。


坚守和发展


    学院将情况学院海南区党委和保亭县委反映,在保亭县委羊德光书记的关心支持下,同意大陆来的学生粮食指标仍按32斤供应,海南学生按27斤(包括原自治州干校学生)供应。原民族学院教工28斤,原干校教工26斤。后来,经广泛征求意见,学院决定大陆学生按31斤供应粮食,多出的一斤补给海南学生,海南学生达到27.5斤,从而皆大欢喜。

 

    学院接收原自治州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校舍大多破败不堪,1961年秋季学期开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部分教工和学生仍住在茅草屋里,雨季来临,房屋渗水、漏水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学院新迁校址,抽水和照明设施缺乏,教工和学生的饮用水、照明等都存在一定困难,供水紧张的时候,师生们甚至到几百米外水源充足的地方肩挑手抬。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学院各项工作依旧顺利开展,教学秩序井然。

 

海南老校区学生旧照


教学概况


    学院草拟和修订了学院本学年各班级教学计划,同时做好接待新生、分班编组,课前各项准备工作和教学设备工作,1961年12月组织编制“1961—1962学年度广东民族学院教育计划”,学院继续开设政治训练班、预科班和文化补习班外,并增设会计班,仍然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为民族地区培养当前迫切需要的各类建设人才。

    

    搬迁海南通什后,学院共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378名。教师44名,其中,政治教研组18名,语文教研组12名,史地教研组6名,数学教研组10名,理化教研组6名,会计专业教师1名,体育教师1名。在校生中有预科三个班学生137名,其中新生78名,于9月15日开始上课;原自治州干校班文化班学生下乡参加整风整社运动,于11月初陆续返校,经调整后分三个班共109名,于12月6日正式上课;政治班新生82人,会计班新生46名。

 

    1961—1962学年度,广东民族学院共开设政治班(第三期)、会计班(第一期)、预科班和干部文化补习班四个班次。规定全年教学时数为40周,生产劳动时间为6周(42天),其中分散安排于课程表上的3周,集中劳动的3周。除此之外,不得随意抽调学生额外进行生产劳动。

 

    各班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如下:

 

    政治班。继续培养民族地区大队以上、县级以下的民族干部,训练时间为八个月。主要开设课程:普通话、语文、阶级与阶级斗争学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工作条例、民族政策、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体育、劳动等,每学年授课553学时。

 

    会计班。会计班的主要招收对象是民族地区具有高小毕业和初中程度的青年学生及现职会计人员。学习时间为八个月,主要开设课程:政治、珠算算术、会计专业、经营管理、应用文、时事教育、体育、劳动等,每学年授课557学时。

 

    预科。预科主要招收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的民族学生,用两年或三年的时间提供到高中毕业的水平,为本院科、系输送生源,设有两年制预科理科、三年制预科理科和三年制预科文科三个班次。主要开设课程: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体育、劳动等。

 

 

古朴的海南老校区


    干部文化补习班。原有的干部文化补习班是抽调海南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用若干年的时间进行文化补习,把他们的文化程度提高到相当于初中毕业的程度。经过调整,按不同文化水平分班,要求在二至四年的学习时间内,分别在语文、算术方面达到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61—1962学年度教育计划”强调要加强教研组的工作,从制订教学计划、教师备课、检查听课,总结和交流经验都要很抓起来,各教研组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这一基本环节,加强辅导工作,落实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文科学生要加强阅读、写作的训练;理科和会计班学生要加强运算和基本操作的训练;预科和文化班要严格考试考查和升留级制度。


    在省委、省人委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东民族学院自1958年开办以来,由小到大逐步发展,搬迁海南后学院各项工作迅速走上正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截至1962年上半年共轮训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教师330人,为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 End -


相关推文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文章作者:绿风

排版:广师新闻社  邱伟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尹忠琼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gsxws2017@163.com

(ps:图文、漫画、视频等皆可)


觉得不错,请点赞↓↓↓

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给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