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艾滋病日丨知“艾”防“艾”,广师人同行

广师新闻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2-27


这里是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官方微信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的缺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是人类因为感染HIV后导致免疫系统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症。


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号召世界各国普及艾滋病的知识,把诊断出第一起艾滋病的12月1日定为历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12月1日,是我国第31届“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Know your status”)是我国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


我国目前的防艾形式较为严峻,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而青少年艾滋病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的一个重点。且国内学校传染病死亡顺位分析结果表明,AIDS是2014到2016年学生第一死亡原因。


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高死亡率的艾滋病都让人们谈艾色变。前段时间,一则“广州地铁有学生被扎针感染艾滋”的谣言网络疯传,一时间人心惶惶。关于“艾滋针”,科学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无法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一旦离开人体环境,艾滋病病毒就会很快丧失传播的能力。因此,即使针头上有病毒残留,病毒数量也很难达到致病条件。


由此可见,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并不全面。想要更好地防范艾滋病,就必须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要有一定的认知,那么广师学子对艾滋病又了解多少呢?



1

“圈圈”同学表示,自己了解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也曾经向生物老师确认过蚊子不能传播艾滋病。他觉得“年少轻狂的男生”和“花季无知少女”是较容易感染艾滋的两大群体。但无论是其中哪一类,他都认为洁身自好是最重要的。


2

法学的张健反映,GAY文化的泛滥也是青年学生群体容易感染艾滋的主要原因。他还站在法律学生的角度上谈了自己对“艾滋针”假新闻的看法:“传播艾滋病通常为艾滋病人报复社会的表现,且犯罪成本低,刑期并不长,一年或者几年。而感染艾滋病对于人来说无疑生命的死刑宣判。所以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安。”最后,他呼吁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抵制这种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实言论。


3

“嘻嘻嘻”同学认为感染艾滋病的大学生大部分和个人生活作风有关。她表示,我们没有随意评论他人生活作风的权利,但每个人还是得有责任心,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她还谈到,性教育知识的缺乏和对艾滋病的不了解,是大学生成为艾滋病高发群体的重要原因。


4

Cathy同学认为,大学生在脱离父母约束后,在相对自由的大学环境,加之对两性的好奇与认识的不足,极容易引发一些性安全的问题。因此,她强调大学生要主动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还要拒绝尝试和接触毒品。




为响应着国际号召,红十字会将“丝带传情,防艾同行”确定为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题。副会长黎志洪表示,除了传统的摆摊和讲座,今年还创新了活动形式——防艾预热的图片拍摄,有奖征集同学们所拍摄的“防艾”主题图片。


此目的在于提高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加深对“防艾”的理解。在全会成员的努力下,历时三个星期准备的主题活动于11月29日在第一饭堂西侧正式开展。白天的游园活动丰富多彩,包含了迷宫、飞行棋等八个小游戏和舞蹈、歌唱、手语等表演,让同学们在游玩中了解到相关的防艾知识。


其实,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都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某些非传播途径、防范措施、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等的认知不够全面。在游玩的过程中,不少同学表露了自己对艾滋病和防艾的看法。



1

蓝文丽坦言自己平常很少了解艾滋病。“因为身边没有艾滋病人,就会艾滋病离我们很遥远。”她表示自己不太相信大学生是艾滋病的高发群体。但表明如果身边有艾滋病人会为此感到忧虑,害怕自己被传染。更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艾滋病人群体。


2

袁浩荣表示自己平常不会去主动了解艾滋病。他了解到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母婴、性行为、针头、血液,但不清楚感染后该如何具体处理,第一反应是应该去医院。他觉得他人患艾滋病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在这种情况系更需要大家去包容。而且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艾滋而产生恐艾心理,才会排斥艾滋病人。希望大家能从心底接受艾滋病。


3

杨学强坦言以前有了解过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因为对其感到陌生,但后来发现该类信息不少,就想去了解。在他看来,平常生活中也很容易传染艾滋病。比如剃发和刮胡须时易有小伤口导致流血等,病毒总在不经意间传播。因为总有艾滋病人的报复社会的新闻,所以会比较担忧。尤其是当身边的人感染了,而平日里难免会有接触,无法确定自己会以何种态度面对艾滋病人,毕竟目前自己身边还没有。


4

李灶英了解到传播途径有性行为和母婴,她表示从红会那听说刚感染艾滋病后可以通过打针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她坦言自己比较理性,只要了解与艾滋病相关知识并多加注意就好。人人都应该用正常的眼光看待艾滋病群体,尤其是非性行为感染的那部分。


在当前预防艾滋病既无有效治疗手段、又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艾滋病的最佳途径。大学生作为性活跃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防艾工作的重心。


只有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让广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全面掌握艾滋病防控知识,自觉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培养健康的恋爱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杜绝艾滋病病毒的侵袭。


同时通过教育让人们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社会歧视。知晓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流行状态等,也避免给自己、家人和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可以说健康教育仍是当前预防艾滋病的最好“疫苗”。


预防艾滋时不我待,虽然我们正处在一个对性讳莫如深的传统文化与开放性时代的冲撞中,但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性爱观和对待艾滋的态度。


- END -


相关推文 点击可跳转原文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文案 | 郭诗琳 吴婉莹 

图片 | 霍梓颖

执行编辑 | 王思妮

责任编辑 | 王迎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