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雪域高原支教去!广师大这个学院的学子奋勇当先

广师大新闻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21


这里是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



祖国的西南边陲西藏林芝。这里雪山冰川,广袤草原,皑皑雪峰,还有蓝天白云下,随处可见随风飘扬的五彩经幡,一个充满神秘,充满诱惑的地方。


从2017年9月起,学校先后选派三批师生奔赴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支教,其中管理学院已有7名同学完成支教任务,2019年又将有4名学生加入西藏支教队伍。



支教学生合影


在雪域高原,他们吃苦耐劳,奉献青春,锻炼自我,深入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教书育人、扶贫济困、志愿服务,为祖国西部的教育事业和边疆的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和群众的肯定,青春之花傲然绽放在雪域高原。



01

初心,就在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没有去过西藏的人会觉得西藏地处偏远,渺无人烟。但我眼中的西藏人文风情、雪域奇景都有独特的韵味,然而,最令人难忘的是孩子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从文净书生到援藏教师,从羊城广州到西藏林芝,2014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1班辜良丹一路向西奔赴西藏林芝,助力高原学子开启求学之路。回顾支教经历,辜良丹禁不住感慨万千。


初到林芝时,辜良丹难以适应。“一开始高原反应会让我头痛,加之天气反复无常,就感冒了,严重时要恶化成肺水肿。干燥寒冷的天气导致过敏性鼻炎经常发作。冬天学校没有暖气,真的很冷。诸多困难面前,辜良丹挺了过来,“援藏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责任,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辜良丹与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辜良丹面对的学生,成长环境、社会环境与广东的差异较大。同时,学校大多是放养式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容易走神。


另外,由于天气寒冷,学生们不爱洗手,洗脸,甚至个把月都不洗澡。不少学生抵抗力较差,容易生病。为此,辜良丹多次带生病的学生看医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辜良丹从开班会、晚修辅导到一对一谈话,在孩子们身上倾注了心血,进行了很多次促膝详谈。


“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他们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对未知事物的强烈求知欲。那一刻,我内心无比希望他们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去观看更美更广阔的风景。”,在她看来,“支教初心,就在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在援藏支教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辜良丹动情地说能感受到孩子们对她的不舍,“他们会久久围着我,会说舍不得我离开。”


也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的小事,一词一句的感动,让辜良丹爱上了在三尺讲台上握三寸粉笔、育三千桃李的工作。现在辜良丹已经成为广州华南商业职业学院教师。


丹增美朵——西藏的孩子给辜良丹起的藏名,望她可以如格桑花一样美丽绽放。愿这位南国姑娘,永远幸运。


一颗扎根西藏的种子,悄悄萌芽心里

02


高原上,雄鹰俯冲而下,又盘旋天际时,旷野就显得无比高远深邃。


一位翩翩少年在大学支教期间与西藏结缘,毕业后,他毅然将汗水和青春献给这片美丽的土地。他就是我校2014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学生张忠源。


2017年6月,张忠源接到去西藏支教的通知,心潮澎湃,目的地是西藏林芝职业技术学校,他身兼班主任、任课老师,工作非常繁忙。


张忠源拿出大量时间备课、磨课、教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自己大学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团经验有了用武之地。



张忠源在调酒实训室备课


空气稀薄、缺氧、干燥、寒冷、紫外线强,艰苦的环境、难以适应的高反,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地震……困难重重,动摇不了张忠源的意志。


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支教的日子里,张忠源积极地摸索与内地不同的教学方法,成功找到了与藏区孩子们融洽交流和促进他们学习的方法,谆谆善诱,无拘无束,俨然亦师亦兄亦友。


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一颗扎根西藏,服务西藏的种子,在他心里悄悄萌芽。


支教服务结束后,他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时分配到了林芝市旅发委执法支队。虽不在学校工作,但是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回到曾经任教的学校做志愿教师,勉励孩子们学习。



张忠源选择留在林芝市旅游发展局工作


对期待支教的学弟学妹们,过来人张忠源打开了话匣子,满满的期待和祝福:


“支教生活很艰苦,也很美好,毕生难忘的一段经历,将留下一份独特的感悟和心路历程。”


“选择了支教,你就要不断克服挫败与无力感,始终保持着热情,永远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愿更多的人能在西藏林芝这片土地上度过属于他的春夏秋冬。愿更多人献出自己的力量,用青春和热血去守护那片灵动、圣洁的土地。”


03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七堇年的《尘曲》中的这句经典,道尽了纪冰纯奔赴西藏支教的心路心迹。


在西藏支教的短短四个月里,2015级旅游管理与服务2班的纪冰纯有多个身份:助理班主任、任课老师、礼仪社指导老师。



纪冰纯所带班级被评为“文明班级”


纪冰纯也从中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幸福。除了遇到地域环境、高原气候等支教队员共同的困难外,纪冰纯面对的难题还包括与学生交流有困难、学生文化基础差、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等。


“我只能不断提升自己,通过不断的摸索,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使我迅速成长起来,也对自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纪冰纯在技能大赛茶艺周作展示


在支教期间身兼数职的,不仅只有纪冰纯,2015级旅游管理与服务2班的赵宁在支教期间既担任烹饪班的面点课和热菜制作课老师,又是汽修班的语文老师,还在学校的党政办公室工作过。



赵宁在寒冷天气为学生打水


一系列的教学工作新体验让赵宁深深认识到学习知识绝不能局限于课本上,要多开拓学生的视野。


赵宁在课堂上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课堂。


赵宁多次表示,正是自己在大学期间收获的扎实专业知识让他支教中游刃有余,顺利完成支教任务。


纪冰纯和赵宁在林芝支教期间,深切感受到藏族人民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渴望。


他们对自己有机会投身于祖国需要的地方实现教书育人的壮阔的情怀而感到骄傲自豪。在那里,他们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有一种情感体验叫不舍

04


羊城广州,花韵化于墨香,虫鸣融于鸟语,是一片城市风光,而西藏林芝,广袤无垠,风吹日晒,气象万千,是一派诗情豪迈。这是卢咏琪同学对两地的深刻印象。


支教期间,卢咏琪担任学校的旅游英语老师,面对孩子们基础薄弱,教学条件有限等难题,她采取放慢节奏、强抓基础、培养兴趣、建立自信等方法手段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卢咏琪在技能大赛展示调咖啡技能


爱笑、皮肤黝黑、可爱酒窝……尽管大多数孩子并不能用普通话熟练表达,但他们淳朴天真的笑脸深深印在卢咏琪心中。


“其实,我们支教中遇到的共同大难题就是孩子们语言不通,很多同学既不会说汉语,甚至也听不懂汉语,但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学生们最后的成绩提升都很让我惊喜。”


卢咏琪用ppt展示自己支教期间的忙碌和充实,心酸和喜悦,为记者多角度展示了她的西藏支教生活。


放慢教学速度、努力补充基础知识、耐心反复教学……卢咏琪在教学方式上寻找新的突破。



卢咏琪在冷拼比赛指导摆盘


“终于一段时间的强化补课和练习后,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方法和习惯也改变了很多,我感到很欣慰,希望他们未来学习得更好。” 卢咏琪笑着说,“这段支教经历也让我收获很多感动,有一种情感体验叫不舍,真的很舍不得离开孩子们,希望他们前程似锦。”



参加过援藏支教的管理学院学生,还有谢美娜和梁金峰两位同学,他们同样用热血和奉献,书写出无悔的青春。



谢美娜为学生开生日班会



梁金峰与当地老师交流分享


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陈宏伟、副书记黎铜和对管理学院支教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赤诚之心高度赞许,倍感欣慰。


认为同学们通过积极参与支教活动,不仅奉献青春、锻炼自我,同时生动地践行“立德树人、求学圆梦”理想,他们以实际行动为祖国西部的教育事业和边疆的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管理学院支教学生出发前

与所在学院领导合影留念


管理学院西藏支教队的青春故事久久回荡在每一个亲历者、共鸣者心间。


许多学生表示:聆听了师兄师姐的援藏支教经历,心中已埋下了西藏支教的种子,希望成为下一批志愿队伍的一员,书写不一样的青春成长。


一茬又一茬莘莘学子用青春接力的别样姿态,共同诠释“支教”最美的意义。


- END -


相关推文 | 点击可跳转原文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来源丨管理学院

作者 王靖源 赵舒颖

图片丨管理学院 以上支教学生

执行编辑 | 刘媛

责任编辑 | 尹忠琼


觉得不错,请点击在看↓↓↓

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给朋友吧!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