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头条!广师大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决赛!

广师大教务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2-10-24


这里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涵,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月16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东校区第一教学楼208报告厅隆重举行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决赛。


学校党委书记凌靖波,教务处处长向凯、各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专业教师等到场观摩。


本次比赛设说课(5分钟)、课堂教学(10分钟)、现场答辩(5分钟)三个环节。经过各教学单位初赛,专家材料评审,确定来自10个学院的16名教师进入学校现场决赛。


各参赛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采。让我们一同欣赏他们的精彩表现,感受这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吧!


理科组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 黄凤英 

高等代数



说课环节


在说课环节,黄凤英老师以解决大学一年级学生探索学习高等代数时存在的抽象能力较差、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等问题为目标导向,引出思政给这门课程带来新的灵感:第一,挖掘分散的思政元素,结合不同课程类型融入不同的思政元素。第二,进行延伸学习。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关注国家大事、历史故事、民族英雄、体验辩证之法和数学之美。黄老师深挖课程体系逻辑并将中国元素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使教学达到“有高度、有温度、有挑战度”的预期效果,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三维目标得以实现。


讲课环节


在讲课环节,黄凤英老师以二级与三级行列式为课例阐述思政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授课过程中,黄凤英老师把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家的故事以及国家政策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课程伊始,她以方程组引入新的概念——行列式,接着介绍了行列式从提出到形成独立的理论历史发展,让学生在拓宽数学认知层面的同时感受数学概念形成的曲折漫长过程,学习数学家坚持拼搏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勇前行。基于行列式概念形成的100多年历史,黄凤英老师提出了解方程组行列式的产生原因和重要用途,并以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为例,说明了二级行列式的定义,指出了用符号表达式能帮助学生记忆数值表达式的符号化过程,进一步补充了二级行列式的元的概念,启发学生利用对角线法则帮助记忆,解决问题。黄老师利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数学习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实现了传授知识水到渠成,思政育人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 陈月红 

常微分方程



说课环节


陈月红副教授通过介绍思政课程的课程本质、设计思路、实施路径和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展开说课。她认为,常微分方程的课程本质有着比较丰富的思政背景,处处可见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从课程性质分析入手,陈月红副教授提出课程思政四步骤:在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中融入思政教育,通过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融入思政教育,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法制教育,从而实现对数学师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


讲课环节


在讲课环节,陈月红副教授将数学模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面对困扰人类历史多年的传染病,陈月红副教授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疾病的传播机制并提供了控制和预防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她以课堂讲授为主,运用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法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建立简单数学模型入手,由浅入深,在建模过程中思考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一步一步优化模型。她以2003年SARS病毒爆发为例,借助模型图像分析数据走向趋势,对疫情进行了中长期预测,提出了提高移出率控制传染病的方法。陈老师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将思政融入到课程传授中,启发学生在探索和研究中学习专业知识,最后又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求,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达到思政立德,育人铸魂的效果。


工科组


 机电学院 | 杨勇 

机器人创新设计



说课环节


杨勇教授以培养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创新设计及应用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学生学情,基于问题导向、情感共鸣、教学互动、德智融通的基本原则,确定了在思政德育品质提升和专业素养能力提升的“双提升”育人目标。杨勇教授提出实施知识技能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的“双提升”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嵌入式、支撑式和融合式思政教学在不同课程和环节的实现;二是形成知识引入、知识基础、知识巩固和知识应用的不断循环。杨勇教授将思政融入课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坚定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核心价值观。


讲课环节


杨勇教授将机器人小江带上课堂并进行了多样化的问答式互动,将机器人小江的回答内容引入课程学习中,形成该课程的教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杨勇教授通过机器人小江播放的视频,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带领学生思考和探索减速机的原理及应用,指明减速机的应用对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性。他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减速机性能指出国内减速机仍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在学习减速机技术的过程中了解国内外发展形势,培养科技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


 机电学院 | 刘一雄 

机器人创新设计



说课环节


刘一雄副教授从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他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优化过程中,通过发散性思维将专业课知识点与思政知识进行深度融合,用文字、图片、语音、动画等形式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液压传动的原理,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一雄副教授合理设置教学过程,课程前段进行课程启发,课程中段进行思政发散,课程后段进行思政升华,最后结合线上形式进行思政拓展,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


讲课环节


“那么,这个小小的千斤顶为什么能像项羽一样,托举起重量超过1吨的汽车?”刘老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引入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采用图文并茂和展示动画图片的方式,以千斤顶为例讲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在归纳总结时播放有关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巨型模锻压机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科研水平的跃进,我国科学家爱国精神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国精神。课后他布置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内容,还能让学生通过查找视频、图片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


自动化学院 | 康慧

自动控制原理



说课环节


康慧老师以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确立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结合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提出“如何培养人”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四大步骤: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二是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进行思考创新;三是思政课程案例课程的设计;最后是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旨在秉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思政理念,环环相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讲课环节


康慧老师通过《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这一章节课程展现出“讲授→查阅→演讲→辩论→释疑→实践”六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知识点的不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问题探究法、实例展示法、图片视频展示法、比较引申法等,结合思政话题进行授课,充分展现出教学过程的强逻辑性与强灵活度。课堂上,康慧老师从“频率法分析闭环系统稳定”出发,把话题引申至“社会稳定才有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再拓展到“维护稳定,我们可以做什么?”,真正从课堂走进生活,切实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爱国情怀,树立科技强国的理念。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张小帆

工程制图及CAD



说课环节


张小帆老师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工程制图及CAD》课程的创新特色。树立三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把思政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找准渗透点,全面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有的放矢进行思政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


讲课环节


张小帆老师通过回顾线上学习内容、分析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把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组合体的定义、组合体常见的组成方式、相邻形体表面过渡关系的投射特征,带领大家走进课堂。并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动画、模型、实物等手段来加深学生对“组合体组合形式及相邻表面连线画法”等教学内容的理解。张小帆老师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和数字化线上网络教学相结合,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做到翻转课堂,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觉自主的学习风气,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树立坚定的责任意识。


文科组


职业教育教师学院 | 杨蕾

心理学



说课环节


杨蕾副教授从思政教学的实用性出发,提出“思政教学应避免简单说教,而是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开展”这一观点。并贯穿此观点,在“教学应当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把学生分为三个生态位:首先是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健康心理的人;其次是具有职业素养、科学精神和研究伦理的未来的教师;第三是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再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投入到教学中,做到从能力、知识和情感三个维度入手,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达到使思政教学入脑入心的效果。


讲课环节


杨蕾副教授以关于“专注力”的经典故事《陈毅吃墨》作为课程开端,引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注意”心理学知识。善用多媒体等数字资源,通过一则趣味注意力测试视频,寓教于乐,带领学生们沉浸式学习,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在教导过程里融入思政元素,让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成长。杨蕾副教授还借此提出专注的重要性,激励有志从事教师事业的学生们专注教学,干出一番成就。


财经学院 | 辛娜

国际贸易实务



说课环节


辛娜副教授从思政教育的目标入手,指出在人才培养中,“德育是主线。”因此设立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把握好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设置课前汇报和老师点评修订环节,让学生在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育学生成为一名具有健全人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新青年,做到立德树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讲课环节


辛娜副教授熟练运用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纵向深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是什么;横向拓展讲解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状况和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的特点;并通过“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如何”这一思考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查阅专业知识相关资料,做好横向、纵向对比。她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紧跟时代步伐,引用当下国际贸易发展的实例,融入思政元素于课程之中,既让学生收获了专业知识,又达到了思政育人的效果,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素质。


美术学院 | 周峻岭

景观设计基础



说课环节


周峻岭副教授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认知特点为依据设置教学目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巧妙地将“案例讲授法、示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的学法结合起来。并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教学资源,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设计“教、学、考、管、评”的教学流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前、课中和课后,实现了“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结合的课程改革。


讲课环节


周峻岭副教授将地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贯穿于课程教学中,通过实例的展示和运用引导学生学会乡土元素提取、设计问卷调研和现场测量测绘三大原理方法,将中华的传统智慧应用到作品设计中,有效结合工艺和技巧,在传承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同时实现重点突破,开展学生自主汇报的课堂活动,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循循善诱;通过VR感知作品,解决作品设计中的问题,在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认同,达到“思政引领设计,设计回馈思政”的效果。


文学与传媒学院 | 刘竞

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



说课环节


刘竞副教授通过“五说”: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实施路径,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的同时学会独立探索、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优秀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保证教学内容与学术前沿一致;利用智慧教学的辅助手段提升课程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挖掘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将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生活相关联,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现代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讲课环节


刘竞副教授以如何评价诸葛亮为切入点展开课程讲解,首先解析了《三国演义》作者如何通过出场定型、反复皴染、传奇笔法三个手法塑造人物,再进一步深入剖析人物,带领学生学习并理解诸葛亮的角色内涵。同时跨越历史时空与文字文本,借“怎样看待社会文化中的诸葛亮现象”这一话题,指引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在反思个人行为的同时塑造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以达到“思政育人,文化铸魂,春风化雨”的良好效果。


音乐学院 | 邹梁君

中西管弦乐器



说课环节


邹梁君副教授以技能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课程,旨在创新教学方式,与思政相融合,协同育人。通过教学内容阐述、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介绍、常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展现出课程教学的目的: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审美能力和西洋器乐的演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帮助学生领悟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成为真正优秀的音乐人才。


讲课环节


邹梁君副教授以经典小提琴作品《梁祝》为例引出课程主题“中国小提琴作品的音乐风格及特点”。并从作曲家介绍及其创作特点、作品创作背景、演奏方法民族化、作曲风格四大方面进行分析,循序渐进,构建浓厚的艺术氛围与学习氛围。再借讲解示范演奏,演奏作品《梁祝》,同时对演奏技巧进行揭秘。课程中多次强调作品《梁祝》的创作意义,引入思政教育,让学生切身体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重大意义,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积极鼓励学生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使中国音乐真正走向世界。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杨欣

摄影技术



说课环节


杨欣老师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设计理念及实现路径两大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摄影技术》课程的“思政化”。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在“德”与“才”的关系论证中,总结出摄影技术中包含的价值取向;同时结合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的联系,进一步确立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最后用“东西南北中,尽在思政中”总结出课程思路,旨在培养出有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讲课环节


杨欣老师通过“影事溯源”带领大家探寻摄影的力量。课前点明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教学过程,结合时事,以新生开学作为开端,引出两个思考:什么是摄影?摄影给了我们什么力量?借向新生介绍广师大为契机,把摄影技术的发展与广师大的发展相结合,用不同色彩与不同质量的照片追溯广师大的六十余年历史,让学生对学校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再以不同时代的摄影作品映射出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带领学生最直观地感受摄影的力量,学习用镜头选择、记录、呈现生活,发挥主观力量,用热爱去客观呈现摄影的艺术,借摄影的力量提升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


职业教育教师学院 | 蔡娜

教育政策法规



说课环节


蔡娜老师以思政价值引领课本知识传授和培养学生能力为总体教学目标,将《教育政策法规》细化为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评价七个部分进行分析和讲解。她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前的情景剧、课中的小组讨论和课后的案例分析环环相扣,使学生掌握有关教育法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帮助学生运用课本知识依法从事教育活动,积极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蔡娜老师将思想政治融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帮助学生形成教育法治思维,依法进行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在未来教学实际中,传承优良的思政传统。


讲课环节


“向全国广大教师,向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蔡娜老师以“习主席和人民教师在一起”的视频将学生带入课堂。在现场教学中,蔡娜老师提出“何为师德?”“师德具体体现在哪些人际关系中?”的问题,积极与学生互动,互相探讨人际关系中的师德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和领悟教师在教育劳动中所必需的道德品质。她援引生活中的具体例子,由浅入深,对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分析和阐述。蔡老师指出教育政策法规发展至今强化了自律与他律、理想与现实、倡导性与禁止性三个结合,更具时代性和专业性,并以小组讨论和情景剧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未来教育的憧憬,鼓励学生在未来走向教师岗位的路上,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六个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培养合格的学生。


管理学院 | 孙敏

专业概论



说课环节


孙敏副教授总体上从课程简介、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施途径三方面介绍了《专业概论》课程,重点讲述了课程目标与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式。她提出从知识技能、实践能力与思政品德界定育人目标,并阐释了相关的具体内容。在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式上,孙老师采用师资队伍多元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活动多样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混合化、教学评价多角度全程化的创新性教学模式,用价值引导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讲课环节


在现场教学中,孙敏副教授讲授了课程中的“胜任力概念与理论”。她首先介绍了胜任力概念的由来与胜任力概念界定,重点详细解说了胜任力的几个基本要素与胜任力的具体类型,并提出“优秀大学生需具备哪些胜任要素?”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发思考,勉励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应当勤奋自学,自律自强,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大学学子。孙老师的讲述脉络清晰,逻辑严谨,讲述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习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课堂知识。孙老师还展示了清晰易懂的胜任力冰山模型,化繁为简,最后对整节课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完美收束全讲。


管理学院 | 陈月明

运输管理



说课环节


陈月明老师从课程介绍、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教学策略五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运输管理》课程,并重点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她将文字、图片、动画展示结合,详细讲述了课程思政教育的主线、精准思政的原则、“2345”的《运输管理》精准思政方案、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陈老师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未来就业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培养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其次,陈老师主张要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互相映射融入,教学策略上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能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专业知识,更好地提升专业素养。


讲课环节


陈月明老师讲授了课程中的“水路货物运输概述”章节。她首先导入相关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快速进入主题,再介绍水路货物运输的技术装备与设施,将解说与地图结合,具体讲述了水路货物运输的五种主要船舶类型、水路货物运输的航线等内容。陈老师特别提到了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的案例,提及当代中国国情,弘扬大国风范,陈老师将时事案例与传授专业知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国际时事、扩展个人视界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陈老师还采用视频教学方式与分享资料的方式进行了课外拓展,扩宽了学生的视角和思路,丰富了学生的见识与素养。


管理学院 | 田在兰

组织行为学



说课环节


田在兰老师本次演说的主题是“思政走进行为学”,主要分成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思政融入的思路与教学具体内容四部分阐述本次主题。她强调要将思政融入课程,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和形成健全人格,塑造学生人文情怀。田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挖掘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为切入点,结合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将思政融入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专业学习能力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会行为学其中的思政元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讲课环节


田老师在开讲前首先抛出问题“你喜欢权利吗?”“为什么?”“你想拥有权利吗?”并举相关事例,通过讨论、案例分析来引导、加深听者对“权力”的理解。10分钟的现场教学中,田老师从案例导入,将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巧妙地融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个具体案例具体阐述了权力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权力的属性,最终总结应如何看待权力,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权力与权术相关各种行为现象的直接感受和经验,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课堂乐趣,又学到了课堂知识,让人回味无穷。


答辩环节






来自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体育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的5位校外专家评委主要考察参赛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特色及成效,强调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巧妙地融入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帮助参赛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创新呈现、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点评环节



教务处处长 向凯


向凯对参赛选手的授课水平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老师们能将专业水平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能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把爱国精神、法治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教师们用心潜心准备材料,教态仪态良好、教学基本功扎实,很好地发挥了教师教学的榜样引领示范作用,达到了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的预期目标。


向凯从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理念、实施路径、实施成效等三个方面给参赛教师提出了完善建议。他进一步指出,为了使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老师们需要思考“融入什么、如何融入、融入多少、融入效果”,要紧贴专业知识内容,找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切忌“生切”“嫁接”“说教”“贴标签”“两张皮”“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做到自然而然地融入,水到渠成地融入,让课程思政教学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通过本次大赛,以赛促教,在全校范围内推进整个课程思政建设,使我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领导讲话



党委书记 凌靖波


凌靖波对教师们积极参加学校首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此次竞赛意义非凡,竞赛效果鼓舞人心,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深耕教学、立德树人的师者风采,也体现了我校人才培养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全面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凌靖波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教学提出一系列新论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各教学单位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要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我校所有教师都务必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完善我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凌靖波强调,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赋能。希望通过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从而推动学校“三全育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获奖名单










合影留念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为我校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教学实践演练平台,进一步营造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良好教学氛围。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激励、引导全体教师持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及创新,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据悉,本次比赛从7月份启动,历时2个多月,受到各教学单位和教师们的积极响应。本次比赛也是学校推荐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参赛选手的选拔赛,我校将推荐8名优秀选手参加省赛。


END -


往期回顾 | 点击可跳转原文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来源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务处执行编辑 李 宜 黎 文
责任编辑 | 曾里鹏审核 | 韩柏光


标星广师大官微

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掌握广师大最新资讯




觉得不错,请点击在看↓↓↓

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给朋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