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比鲁迅骨头更硬的民国大师,服软的时候更让人敬重

2018-04-01 民国风云

在民国那帮极具个性的教授中,刘文典无疑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位。

这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倔强得像一块亘古不化的寒冰,还曾经飞踹蒋介石,让鲁迅都佩服得不得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谁都不放在眼里的硬骨头,却也有服软的时候。


刘文典有一次去香山寺查阅佛经,寺里管理经书的老和尚久闻刘文典的大名,就破例让他一个人在藏经楼里查阅,但也郑重地向他说明,翻阅经书必须正襟危坐,而且必须用本寺特制的篾子翻阅,不得有任何损坏经书的行为。刘文典自恃也是爱书如命的读书人,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了。

老和尚走后,刘文典开始查阅。可过了一会儿,刘文典就有点坐不住了,见旁边有一张空床,就捧着经书躺在床上看。不料这一躺,竟然不知不觉睡着了,经书也随手滑落在了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刘文典突然被一阵叫骂声吵醒了,刚睁开眼,就见老和尚拿着鸡毛掸子兜头打了下来。刘文典大怒,刚想还手,见自己刚才看的经书散落在地上,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自知理亏,刘文典只得抱住脑袋,一边求饶,一边东躲西藏。

老和尚打累了,这才住手,坐在那儿直喘气。刘文典忙又过去赔礼道歉,保证以后再不犯了。老和尚这才消了气。刘文典回去后,又好几次带了礼物来赔不是,终于重新赢得了老和尚的信任。从那以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刘文典虽然是一介文人,但力气极大,如果交起手来,老和尚绝对不是对手,但刘文典却只知道抱头鼠窜,还一个劲儿地道歉,只因他自知理亏,只要是自己错了,就绝不再逞强。刘文典后来回忆此事时,说:“我的脑袋虽然不太高贵,但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打的,但这次挨打应该,君子不可失诺!”——知错就认罚,绝不胡搅蛮缠,刘文典该让多少人无地自容!


当然,作为一位国学大师,刘文典的学问也是毋庸置疑的,成就最大的当属对《庄子》的研究。

1939年,刘文典出版了《庄子补正》,成为当年学术界很轰动的大事,连向来有“大师中的大师”之称的陈寅恪都对这本书很是推崇,还专门给它写了序,说:“先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仅供治《庄子》者之所必读而已哉!”

而刘文典自己也是很自信,经常自夸说:“古今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庄子本人,第二个就是我刘某人,其他研究《庄子》的人加起来一共半个。”真是狂的可以。

抗战时期,有一次日本飞机来轰炸,学校里的老师、学生们都往防空洞跑,刘文典虽然不怕死,但也不想这么不明不白地被炸死,就跟着大家一起跑。跑着跑着,忽然看见沈从文也在旁边跑,立刻就火了。

今天的人对沈从文评价很高,被誉为文学大师,但在当时沈从文却不怎么受待见。因为在当时的大学教授圈里,最看重的是国学,讲究正经八百的学术研究,很看不起没什么国学根基的白话文作家。沈从文就是这样的人,不光没有国学根基,连大学文凭都没有,所以在学校里没什么地位,刘文典更是看不惯他。

这时刘文典见沈从文也在跑,叫道:“你跑什么!”

沈从文正跑得气喘吁吁,也没吱声。

刘文典叫道:“我是替庄子跑的,我要是死了,就没人能讲庄子了,你什么都不会还跑什么!”说得沈从文哑口无言。


除了《庄子》,刘文典对《红楼梦》的研究也是极有成就的,声称:“我讲《红楼梦》,凡是别人讲过的,我都不讲,只要是我讲的,都是在别人那里听不到的。”

有一次,红学专家、清华大学国学院主任吴宓开课讲《红楼梦》,刘文典故意在他旁边的教室也讲《红楼梦》,结果讲着讲着,小教室就坐不开了,便换了个大教室,不一会儿大教室也坐不开了,只得跑到操场上,大家席地而坐,听刘文典讲《红楼梦》。

而吴宓这边的人却越来越少,最后吴宓实在讲不下去了,就宣布下课,自己也跑到刘文典讲课的大操场,看看这小子到底有什么本事。

刘文典讲着讲着,远远地望见吴宓也站在那儿,就笑着问:“老吴,我讲的怎么样?”

吴宓听了这一会儿,也听出门道来了,确实是自己没有讲过的东西,便谦虚地说:“不错不错,不在我之下。”

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

其实,刘文典能如此受学生欢迎,除了水平高之外,讲课的风范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刘文典上课时,一般会带一个助手,在旁边给他泡茶,或是准备旱烟,刘文典一边喝着茶,一边抽着烟,状态就上来了,念一句开场白——“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然后就开始讲课。

刘文典上课没有时间概念,讲得高兴了能讲三四个小时,而有时状态不好,讲几句就宣布下课。比如有一次,刚讲了十几分钟,突然对学生们说:“今天课先到这,后面的部分到下个星期三晚上七点再讲。”

同学们虽然早就习惯了刘老师不拘一格的上课方式,但这次都有点纳闷儿,往常刘老师提前下课都是因为状态不好,可现在刘老师的状态非常好,怎么突然又要改期呢?而且一改就是下个星期?学生们虽然不明白,但也都没问,因为刘老师是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果然,到了下个星期三晚上,正好是农历五月十五,一轮明月高挂当空,刘文典带着学生们在操场上席地而坐,开讲南朝宋谢庄的经典名篇《月赋》。大家一边陶醉于精美的《月赋》,一边欣赏天上的明月,逸兴横飞,不知今夕何夕。

最后,有学生问刘老师怎么写文章,刘文典说了五字要诀——“观世音菩萨”,并解释说:“‘观’就是要多观察生活,‘世’就是要明白人情世故,‘音’就是文章要讲究音韵,至于‘菩萨’,就是要有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张张(微信:18823426442)

宋词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

红楼梦赏析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红楼一梦深如海,共结平生不了缘。唯愿与你一道:赏世间最美文字,品天下不二情义。

菜根谭名句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菜根谭其文简炼明隽,兼采雅俗;其义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每日一读,气爽神清。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挑选好书,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