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淄博烧烤与经济内循环

卢克文 卢克文工作室 2023-04-30

五一假期间只写短文,全部长话短说。

淄博烧烤的红火,是网络时代独有的,小城经济发掘爆炸式现象。

从3月8日,抖音上“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这个话题,登上抖音同城热搜,引发各路美食达人去打卡评测,开始掀起第一波走红高潮。

之后在3月15日、20日、29日,陆续不断被各路大V跟踪挖掘,“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把一个个吃货馋得半夜爬起来含着口水就往淄博跑。

4月2日央视新闻报道了淄博,8日美食博主B太连续测评淄博烧烤,发现这儿不仅不缺斤少两,淄博人还异常实诚,尽量多送免费尝,人品实在厚道,全国少见,9号淄博烧烤再度流量大爆炸,一炸炸到五一假期。

这波长时间的恐怖流量,开始时把淄博当地政府都给炸懵了,洗把脸清醒一下,赶紧从宣传到组织调度,完成淄博这一波出圈后的品牌维护,加开24列济南到淄博的烧烤专列、给乘客们文旅伴手礼、新增21条烧烤公交、定制烧烤美食地图等,使淄博在短时间内跻身网红城市。

由于淄博烧烤是先帮你烤至七成熟后,再交给客人自己动手,坐在马扎子上碳烤,增加了围炉PARTY的社交属性,卷饼夹小葱与烤肉的独特吃法,特别像墨西哥小吃Taco,于是“齐地Taco”的有趣外号又增加了传播性。

加上客单价确实便宜,带动一波波大学生过来搞特种旅游。

淄博上次这么热闹,可能还是在齐国时代。

淄博烧烤的主要卖点,是“有特色美食的靠谱城市短途游”,五一前赶赴淄博的外地人,依次是济南、滨州、潍坊、青岛、东营、临沂、泰安等,几乎全是山东人,五一假期有全国其它各地的人过来,但短途游依然是淄博的主要人群。

如果换作是十年前,淄博烧烤可能都火不起来。

最主要的原因是高铁的普及,2013年时,中国高铁里程是1万公里,2023年时,中国高铁里程是4.2万公里。

短途游是比较排斥飞机的,因为坐飞机要提前两小时到机场,安检又特别复杂,而坐高铁一般只要提前半小时,安检相对省心。

短途游往往只有一整天或者两天的时间,高铁是最合适的出行工具,比开车快又舒服,比飞机省时间,跑去淄博吃顿烧烤兼把市区旅游景点全跑一趟,刚好一个周末搞定。

因此五一前来淄博的,都是两小时高铁圈里的省内大学生或者其他年轻人。

所以我们知道,淄博能火起来,是“网络+高铁”双重基建才有的社会现象,是新中国基建到达一定程度后的自然反馈。

同时,因为90后、00后新一代的成长环境与过去截然不同,这一波年轻人对走套路的消费模式十分反感,对敷衍的服务和劣质产品有着天然抵抗力,当有一座城市可以提供踏实真诚的产品和服务时,他们就会选择用脚投票。

本身不是产品贵贱的问题,而是“少走套路,用真心换真心”的市场策略问题。

就是全社会都在升级,无论硬件软件,国民消费力的提升,将倒逼国内的服务产业做出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实在的服务。

而就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重点谈到了经济问题,新闻稿核心提到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新闻稿还特别提到了“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改善消费环境,稳健货币政策。”

步入2023年之后,中国经济在市场端,呈现出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边是明显的感觉找工作困难了许多,年轻人失业率在上升,但另一方面,生意红火的餐饮业排队络绎不绝,消费娱乐跟不要钱似的,部分产业发展也在高歌猛进。

这看起来非常矛盾的现象,在于中国现在正处于激烈的产业转型期。

这种转型包括内在和外在两部分。

外在主要原因是外贸产业的转型,传统的低技术低利润外贸产业,正在被迅速淘汰,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国家正在抢夺这些产业,这部分产业以及它们的上下游,将会遭到重挫,从而减少工作岗位。

大家去仔细阅读中国一季度的外贸数据,整体上看是增长了三成,但是要注意增长的类别,目前我们是汽车和机电出口大幅增长,但以前的鞋袜服以及生活类低端产品正在迅速减少。

这说明中国对外出口正在巨变,外贸可能增长了30分,但其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占60分,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反而减少了30分。

而低技术的产品往往要靠堆人力,能提供更多的低薪岗位,现在这波岗位在美国的打压下,已经注定不会再留在中国,因此才会造成年轻人失业率创六个月新高。

内在主要原因,其实也是产业的转型。

一个是房地产及其它产业,还处在疫情后的恢复期,跟房地产和其它产业相关联的上下游,比如装修、家电、设计、规划、中介、物业、水泥、化工、家具、家纺等还没全面苏醒,无法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岗位。

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万亿元,同比下降5.8%,住宅投资1.97万亿元,下降4.1%;商品房销售面积约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

但也有好消息,商品房一季度销售额3.05万亿元,增长4.1%,住宅销售额增长了7.1%,预计全年新房销售额能过13万亿元。

房地产一直是我们的支柱产业,能提供的就业非常重要。

以陕西省举例,2021年,全省房地产就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员达到了24.6万人和175.4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9.6%,这还只是这两个行业的就业人数,没算其它行业的影响。

另一个是国内产业的更新,也在造成大批人失业。

比如新能源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干得好多企业欲仙欲死。

比如江苏盐城原有起亚汽车的生产基地,现在没人买起亚了,盐城的工厂面临关闭,上千个工人就要下岗待业。

比如北京现代2016年时,年销售量达到了114万辆,但一时高估了自己的发展,新建河北沧州和重庆工厂,加上北京原三家工厂,年产量达到了165万辆,没想到之后产量暴跌,2022年仅卖出28.4万辆,连一家工厂的产能都无法满足,目前五家工厂,两个停产,两个勉强维持,一厂直接卖了,也遣散了大量工人。

一位还在职的现代工作人员,说他2013-2016年时,一年能发18薪,销售岗能拿22个月的薪水,现在他们工资五六年没涨,年终奖只有一千元过节费。

那个卖掉的工厂现在归理想汽车,理想将在今年4月完成工厂生产资质准入,7月下线首台纯电动SUV,9月正式量产。

旧产业与新产业的交接,中间就会有一个缓冲时间,会造成短暂的失业。

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缓慢普及,中国的工业工作岗位会朝着质量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一些低薪的劳动岗位,是一定会相对减少的。

中国未来五十年的职责,是承担世界的中端和高端制造业,低端制造业则会在东南亚、南亚、南美扎根,也有可能流向非洲地区。

在人民币逐渐国际化之后,中国部分无法参与工农业劳动的人口,也会像美国一样,只能在第三产业消化掉。

一季度年轻人失业率确实处于高位,但按房地产全年的预估数据,以及“理想接棒现代”这样的产业更新速度,后面几个季度年轻人失业率会降下来。

现在年轻人高失业率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产业转型的阵痛期+房地产等行业恢复期”造成的。

整个中国都在适应新的产业转型。

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出口能带来的就业会越来越少,而这个缺失的就业岗,只能压在消费领域。

中国必须形成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辅相成的经济格局。

而淄博模式的出现,刚好给新市场和新消费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样板。

在网络与基建做好铺垫后,如何拉动消费产业,在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活力,淄博提供了一个内循环的优秀样板。

中国还有很多优秀的中小城市,可以按淄博模式带给人的思考,去找到自己的新时代定位。

像拥有牡丹和唐朝的洛阳,拥有园林的苏州、拥有风花雪月的大理、拥有江南水乡的绍兴、拥有无数古迹的扬州、拥有松山湖的东莞、拥有大佛和美食的乐山、拥有味道和花灯的自贡等等,他们在新时代的路,还很长很长。

只有去拥抱新时代,拥抱新产业,不要迷恋旧时代的过往,搞好内循环和消费,才能做21世纪全新的中国优秀城市。


-------------------------------------------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卢克文新书《风云录二〇二二》↓



----------------------------------------------



在我的知识星球,能看到





每日时政深度点评,了解国家大事,看透国际风云变幻

    

财经股评,从宏观视角读懂股市变化本质,掌握市场规律


分享我的观点和见解


2019年,从《文在寅的复仇》,有几百万读者关注我们,我在文章里带大家解析了当今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崛起之路。

如今,有38000+读者加入我的星球,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逻辑和本质规律。

扫码加入38000+人都在卢克文工作室看国际风云诡谲,时事变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