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布林肯将开启访华之行,传递出什么信号?

卢克文 卢克文工作室 2023-06-22

本文是今天的知识星球会员文章,因为写的不错,所以发公众号。作者是工作室嘉宾 星海舰长 。

6月1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

再联系6月18日布林肯访华的消息,似乎这次电话是对布林肯访华定调的一次沟通。

但是从事后双方的通稿来看,我们不能对布林肯这次访华抱有太大希望。

从双方新闻稿来看,这次电话完全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也谈不上什么积极意义。

首先,中国新闻稿总共只有242个字,口气冷淡至极。

中国新闻稿一开始,就把美国批判了一番,说“中美关系遭遇新的困难和挑战,责任是清楚的”,然后对中方核心关切阐明了严正立场,并敦促美方采取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及美方有关承诺。

按照一般的外交惯例,中国方面阐述完,新闻稿应该写一部分布林肯说了什么,比如“布林肯肯定了.......”“布林肯认可.......”“布林肯承诺......”之类的表述(当然,只会选一部分对自己有利的写),但这个新闻稿,一个字都没写。

但凡布林肯说了一句好话,都会被挑出来写进去。

可惜啊,一句话都找不到。

美国那边的新闻稿比中国的还短,通稿只说“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以及负责任管理中美关系,避免产生误判和冲突的必要性”。

如果双方只是说了这么几句话的话,那又何苦打电话?这么几个字,1分钟就能说完好么?

双方如此简短的新闻稿,其实已经透露出来,中美双方分歧严重,在通话中没有达成任何有价值的一致意见,所以写新闻都没得写。

也许双方的唯一共识,就是双方不拉黑,仅此而已。中国随后公布的布林肯访华消息,就是这一共识的唯一体现。

那么双方的分歧在哪里呢?我们也可以从通稿中一窥端倪,核心就在于双方对布林肯来干嘛诉求不同。

在中国的认知中,你既然来,那就是要来解决问题的,那么我们的会谈,也要奔着解决问题而去。

所以秦刚的诉求大概有三点:

一、就台湾问题等中方核心关切阐明了严正立场,强调美方应予尊重,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二、停止以竞争为名损害中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三、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及美方有关承诺。

虽然这些诉求并不是什么新的提法,但也反映了中国的务实态度:想谈,先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再说!

但是对布林肯来说,中国提的这三条诉求,哪一条他都不能答应。

相反,从美国新闻稿的“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以及负责任管理中美关系,避免产生误判和冲突的必要性”这句话来看,布林肯的诉求,仅仅是保持中美的沟通渠道。

说白了,布林肯对中国没有任何诚意,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中美可以沟通”的姿态而已。

最近的中美局势可以说是剑拔弩张,6月3日,美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钟云”号伙同加拿大海军“蒙特利尔”号护卫舰强行窜行台湾海峡,遭到中国海军军舰百米级拦截,差点相撞。

6月12日,美空军1架RC-135U侦察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进行密集的侦察活动,最近距离中国大陆领海基线约30海里,中国空军也派飞机进行了拦截。

随着美国的步步紧逼,这种不开火的对抗将越来越多,如果不想让军事上的小冲突变成中美两个核大国的冲突的话,保留一个沟通渠道至关重要,这也是美国人在没做好和中国彻底翻脸的准备之前,最在意的事情,所以美国才会一直嚷嚷着给中美关系“加护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院通稿还表示,“美国将继续利用外交接触在关切领域和潜在合作领域,与中方保持沟通”。

潜在合作领域应该是贸易、气候、禁毒、打击犯罪和非法移民等领域,而“关切领域”就有意思了,在外交语言中,关切这个词往往意味着“不满”,包括香港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等,都属于美国的“关切领域”,布林肯把这句话说出来,意思就是:

一方面我还要继续干涉你的内政,另一方面你不能切断沟通渠道,我还会找你沟通的哦!

说白了,布林肯这个电话,更像是给美国国内吃一颗定心丸:

我即将的访华之旅,不是去让步的!不会答应中国条件,你们反华派大可放心!另外,我也不会和中国闹崩,还会继续保持沟通渠道,你们想和中国做生意的也放心!仅此而已。

为什么布林肯会做出这种“为了沟通姿态”而沟通的举动?

这就要从美国政坛的“宫斗”说起了。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美国政府上下是一体的,无论你是白宫,还是国会,或是国务院,其对外政策都是服务于总统的国家战略。

但事实上,美国政府内部也有非常复杂的宫斗。

美国的政治体制,不设总理一职,总统即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其驻地是位于华盛顿的总统府白宫。

总统靠内阁来制定国策和执行,所以美国内阁也叫总统内阁,内阁一共设15个部门,比如是国务院、财政部、内政部等。

在这15个部门中,国务院排第一,但和中国啥都管的国务院不同,美国的国务院一开始其实是外交部,后来因为美国的孤立主义,没啥外交工作要干,所以美国政府就把一些国内事务比如联邦铸币、全国人口普查、发布律法、保存国会文件等,交给外交部去干。既然干内政了,再叫外交部就不合适了,于是外交部就变成了国务院,其首脑被称为国务卿。

后来美国联邦走向成熟,这些国内事务逐渐从国务院中剥离,由单独的部门负责,国务院基本只剩下外交职能,但名字还没改回外交部,国务院一直就这么叫下来了。

所以严格来说,虽然美国国务卿的地位很高,但从职能上来说,只是一个外交部长而已,根据外交对等原则,中国派秦刚接待完全符合规矩。

本来美国国务院可以一直把持着外交工作,可是万万没想到,很快有人开始夺权了。

二战后的1947年,美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它在国家安全机构中高于国防部和外交部门,处于各种行政和智囊机构的顶层。

为了更好服务于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职,你可以理解为负责国家安全领域的总统秘书。

但是因为秘书天天在总统眼皮子底下转,慢慢地总统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间的亲密关系开始确立,国务院的影响随即下降,很多外交事务总统都会让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去干,而不是让国务卿去干。

比如当年秘密访华,打破中美关系坚冰的基辛格,当时就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那么被抢了生意的美国国务院自然不高兴,所以美国近几十年来,一直有国务卿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争。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外交政策顾问瓦利·纳斯尔曾写过一本《可有可无的国家:节节败退的美国外交政策》,把美国国务院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间的矛盾描述得入木三分。

他写道,“一群阴险多疑的白宫职员(助理们)在一位隔绝的、冷淡的总统周围建立了一堵‘柏林墙’,以将他与愿意传达令人不悦真相的顾问们——特别是国务院的——隔离开来。”

书中还透露了希拉里被奥巴马团队边缘化的窘境:“那些奥巴马核心集团的人,其竞选团队的资深成员,都对希拉里心怀猜忌。……如果不是因为希拉里的坚韧和她所赢得的尊重,国务院恐怕不会对决策有任何影响。”

作者纳斯尔本身就是国务院的,所以向着国务院说话,吐槽总统身边的那群助理们,不过这也反映了美国国务卿在面对总统助理的竞争之时的弱势,事实上,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国务卿能干得过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考虑到拜登是奥巴马时代的副总统,他对这种宫斗情况显然是一清二楚的,但拜登上任后,宫斗没有丝毫好转,国务卿布林肯和沙利文斗得那是你死我活。

在敌人闹不团结的时候,如果不试着打一派拉一派,那就白瞎了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政治斗争的智慧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安克雷奇会谈中,面对布林肯习惯性的“威胁”、“胁迫”、“基于实力的地位出发”等带有明显侵略性的词汇,中国丝毫不让,上来就是“你们没有资格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把布林肯怼了个灰头土脸。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克雷奇的会场上,沙利文同样也在,相比满脑子意识形态的布林肯,沙利文的身段柔软得多,在意识到“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后,很快就换了风格,选择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

要拿到对华关系的主动权,那就必须甩开布林肯,沙利文说服拜登打电话给中国缓和关系,然后又协调和杨主任单独会谈(不让布林肯参加),于是就有了沙利文和杨主任瑞士苏黎世中美会晤。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苏黎世会晤,是在孟晚舟回国11天后举行的。

苏黎世会晤显然比安克雷奇会谈好多了,双方肯定交换了各自的底线,气氛也改善了,没有那么剑拔弩张了。

拜登似乎也看出来了,相对布林肯,沙利文似乎更容易和中国谈出具体成效来。

所以我们看到,从苏黎世会晤到现在,沙利文几乎拿到了对华关系的主导权,佩洛西第一次宣布窜访台湾(因为生病取消的那次)的时候,沙利文就向中国打来电话,强调美方在“一中政策”上的立场并未发生改变。在布林肯闹出气球事件后,沙利文又专门跑到维也纳和王毅外长会晤,甚至在蔡英文过境美国时,王毅也是找的沙利文警告,最终美国临时叫停“蔡英文过境简报会”。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是愿意和沙利文沟通的,沙利文清楚中方的核心关切与政治红线在哪里,也有很灵活的外交手腕,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比那个一根筋的布林肯强太多。

这样一来,布林肯的地位就很尴尬了,核心工作都被人抢了,那自己的职位还有啥意义?

《华盛顿邮报》甚至爆出猛料,称因为拜登对布林肯工作不满,布林肯可能被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取代。

中央情报局隶属于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而委员会日常事务,就是由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主管。

在沙利文的支持下,很多时候连中央情报局都不卖布林肯面子。

比如,为了夺回对华关系控制权,布林肯发起“中国小组”计划,成立“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由副助理国务卿华自强主管。

但是中情局也针锋相对地建立了一个辐射中情局所有任务领域的“中国任务中心”。

虽然这个中国任务中心表面上看以情报工作为主,但只要眼不瞎,就能看出来这是沙利文授意中情局搞出来和布林肯打擂台的。

现在布林肯那边可谓愁云惨淡,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即将退休,中国小组负责人华自强也辞职跳槽到司法部了,放眼看去没有一个人能顶得上的,这就更加没法和沙利文竞争了。

如果布林肯真的被中情局长替代的话,那就不仅职能被抢,连岗位都要被敌人的手下抢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何况,现在美国政府内部,还有几派在尝试与中国接触,比如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和贸易代表戴琪组成的经贸派,还有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为主的气候派,甚至美国军方都一个劲地想和中国接触,只不过在香格里拉论坛上被中国一个握手就打发了。

如果被这些非外交人员抢先与中国实现了外交突破,那布林肯这个主管外交的国务卿就更没法干了!

所以现在,布林肯的头号大事,就是访华,显示他依然是美国政府对华外交政策的头号代言人。

当然,这个时候布林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臭毛病又来了,想访华,又不想低头,想谈出一些实质性成果,又怕回去被已经极化的美国舆论骂成“美奸”,所以只能在访华前打一个电话,通过电话的冷淡来减轻自己承受的国内压力,而从来不想着能通过这次访华去真正改善中美关系。

所以,在美国对华政策一盘散沙、各方势力争权夺利的情况下,不论和哪一派来谈,不仅很难谈出中国想要的成果,而且就算达成了成果也会面临被其他派破坏,造成美国“出尔反尔”的结果。所以哪怕布林肯6月18日来,也同样不能抱有太大希望。

也许,只有拜登亲自出面,以务实的态度和中国认真谈,中国才会真正愿意接触,而不是现在这种为了接触而接触吧。


-------------------------------------------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卢克文新书《风云录二〇二二》↓

----------------------------------------------

在我的知识星球,能看到





每日时政深度点评,了解国家大事,看透国际风云变幻

    

财经股评,从宏观视角读懂股市变化本质,掌握市场规律


分享我的观点和见解


2019年,从《文在寅的复仇》,有几百万读者关注我们,我在文章里带大家解析了当今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崛起之路。

如今,有38000+读者加入我的星球,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逻辑和本质规律。

扫码加入38000+人都在卢克文工作室看国际风云诡谲,时事变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