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诉讼法+法考:自知其苦兼自得其乐的十七个月

青法平台 青法在线 2020-12-09


【编者按】青苗法鸣始终致力于为考研经验的传递提供平台,从2017年起,共推送了200余篇考研经验贴,它们不仅记录了作者考研历程的点点滴滴,更为后来人的备考指明方向。我们衷心祝福正阅读这篇经验贴的你,能够从作者的经历中,找到复习的正确思路,为明年蟾宫折桂奠定基础。同时,我们欢迎广大2020级“准研究生”向我们赐稿经验贴,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作者简介:

王琦婷,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法学专业,以初试第二名386分进入复旦大学诉讼法专业,并以客观题205分、主观题119分通过2019年法考。


写在前面

看到作者简介,或许有认为我是学霸的同学们,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在你们面前的不过是一个高考通过提前批进入西南政法大学,转入法学专业后,在民商法学院的期末考试中排名年级倒数五十,英语六级连考三次仍未达到500分的无名之辈。而到这里,那些以为接下来能看到一篇学渣考研一朝逆袭的精彩爽文的同学们也请放弃幻想,古人诚不欺我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梦为马,不甘人后,代价是在图书馆无尽的孤独时光,从最开始的年级第350名,到140,60,30,5,最终才一战进入复旦大学诉讼法专业,并通过法考。


什么时候有写经验贴这个想法的呢?大概是在备考之初吧,一路上这篇文章逐渐成型。不是因为我自恋到认为自己一定能成功,而是那些优秀且善良的前辈们的经验贴使我受益良多,决心将善意继续传递下去。怀着分享的心情写下万字,又惶恐言词欠妥误导了各位,还请朋友们带着辩证的心态浏览。此文分为考研篇、法考篇和考试篇,前两部分重在规划和方法,最后一部分则是有关普适性的考试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感悟,包括考试能力的训练、心态的调整、战线的规划、两考兼顾等问题。希望有幸能在备考黑屋子中为你送去一点光亮。


考研路漫漫(2018.10-2020.5)


一、择校



众所周知,考研学校的选择需要考虑自身能力、未来发展、个人兴趣、目标院校招生情况等等,而以上这些我都…没有考虑。2018年6月(大二下),偶然间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张照片(如下图),暗自想着“嗯,这就是我梦想中法学院的样子”,下意识以为是某个电影里的场景,结果发现这竟是复旦大学的法学院大楼,心动就在一瞬间。10月(大三上),实习后回到学校,各大考研机构的讲座铺天盖地而来,每天处于自我怀疑和焦虑迷茫中,在一堆关于西政、华政、中政的建议声中,依旧对复旦念念不忘,没有办法,那就决定是它了!接下来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理由:法学学科评估B+,实力强劲;综合性名校,有利于各方面发展;我是安徽人,离上海不远;等等。



二、英语



考虑到自身英语水平很差,而上海地区对英语要求又很高,同时也希望能够尽早进入备考状态,所以倾向于面授班的系统学习,试听了校外各机构的英语课后,最终选择了王译博老师,并从10月份(大三上)正式开始备考。


(一)单词

工具论:《红宝书》《词汇妙记》《张剑黄皮书大纲词汇背诵宝典》(就是真题卷中赠送的小册子),金山词霸APP


规划论:


方法论:

1.单词一天不可丢。单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朋友而言,记住更多单词的效益会明显体现在前期刚接触真题时,增强了自信心,因此在备考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只有期末考和法考当天暂停了单词的背诵,几乎每天都以背单词开启学习时光,而这一习惯具有细微而深远的力量。


2.单词背诵很枯燥。在大二暑期实习之余,我曾学习过《恋恋有词》的视频课,内容确实丰富有趣,适合考研英语学习的入门,但效率着实不高,对于已经正式备考的朋友而言还是踏踏实实地背单词为王道,便捷的技巧仅是锦上添花,例如词根词缀,毕竟背单词是很枯燥的,因为考研这件事就是枯燥的。


3.单词重义非拼写。鉴于考研英语题型多为阅读理解,只有作文需要亲笔书写,且考前一般会准备好模板。应当将背单词的重心放在词义上,而非拼写上,尤其阅读中经常出现熟词生义,以及经常考察近义词、反义词等,对词义的记忆也不能仅限于常见含义。


(二)各类题型学习及真题

工具论:考研机构讲义,《张剑黄皮书》《张剑黄皮书最后预测5套题》


规划论:根据王老师的课程安排,各题型的学习顺序为翻译>阅读A>阅读B>作文>完形,并辅之以真题的练习。


方法论:

1.课程与老师选择:目前有大量网课、考研机构和英语名师可供选择,听不听课、听哪个老师的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个人认为,基础薄弱或是担心规划不好英语学习进度的朋友可以考虑报班买课,对于前期的学习确实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跟着老师的进度走就好,但普遍认为后期用处不大,主要还是靠自己刷题总结,对此请自行斟酌。


2.各类题型详解:

(1)翻译:以翻译题为切入口学习语法起初难度不小,但卓有成效。尤其英语一翻译题的文章内容晦涩,通过文义理解进行翻译很难行得通,最终还是得落脚于句式语法的分析上。同时翻译题句式高级,可改写成自己的作文模板句,对写作大有裨益。


(2)阅读A:“得阅读者得天下”,此言不虚。题量大、分值高,奠定了它的王者地位,但同时出题风格固定,通过认真刷题、分析总结文章结构和选项确实能够提高分数,因此并非高不可攀。


(3)阅读B:该题型是考研英语的分水岭,一旦做错便是4-10分的分差,王老师也曾提醒过我,七十分还是八十分全看阅B的发挥。在最后两个月,我重点对阅B进行训练,但因临近考试,压力倍增,仍未寻得诀窍,最终痛失6分,总分74分。在此提醒备考的朋友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一定要重视阅B,这是技巧性极强的题型,一旦领悟了诀窍便可百发百中。


(4)作文:该部分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可谓感慨颇深。看过大量经验贴,买过各类教辅书,从三月开始尝试写真题中的大作文,九月背诵默写王江涛的小作文模板,却在模考中依旧无法下笔。好在时间充裕,果断抛弃了之前所背,重新整理自己的模板句式,根据热点和类别形成了12篇小作文模板和6段大作文模板,其中大作文模板均来自对历年真题中翻译和阅读文章的改写,并利用真题和模拟题反复练习,该方法虽费时费力,但追求高分者值得一试。


(5)完形:绝对不能放弃!近几年该题型难度大大降低,掌握其高频词,再辅之以解题技巧,七分以上不成问题。


3.外刊:在七月之前我几乎每天都会阅读一篇外刊,例如流利阅读、《何凯文时文精析》、《王译博选材题库阅读》等,途径很多,不局限于以上列举。一方面在多轮刷题后,对真题文章已形成记忆,而考题则是从未见过的文章,需要保持陌生感;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热点时事。


4.模拟题:对于是否使用模拟题,各经验贴中褒贬不一。目前市面上的模拟题质量不高,与真题风格、难度、出题方式有所差异。当时我也咨询了研究生师兄师姐,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张剑五套卷用于练手,个人认为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以尝试:第一,近十四年真题已认真做完三遍以上,对真题风格了然于心;第二,后期时间充裕,需要做题保持手感;第三,心态平稳,不为正确率所动摇,从身边备考的同学以及我个人情况来看,大多得分达不到设定目标,若因此影响考前心态则得不偿失。有同学会选择做完后不看答案,不失为一种良策。


三、政治



作为一名理科生,大学思政课也都应付了事,从一开始对政治就不敢掉以轻心,而考试时未能调整好心态,选择题失分严重,导致并未达到理想分数,想来还是教训偏多。


工具论:《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马磊考研政治母题》《风中劲草》《肖八》《肖四》,考研机构讲义,真题消消乐(徐涛公众号),政治冲刺押题80分(微信小程序)


规划论:


方法论:

1.战线安排:很多前辈都建议不要太早复习政治,会耽误其他科目的准备。我认为这还是因人而异的事情,身边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我(多为理科生)都是从七八月开始听基础班的课,好处在于法考过后直接开始冲刺背诵。若基础扎实,也大可九十月开始准备,再晚可能就不够稳妥了。


2.选择题:该题型是政治拉分的关键,追求高分的选手至少要得35分,北、上名校选手更应以40分为目标。政治的各押题卷与英语不同,考点明确、热点突出,应当在考前品各家之题,几乎都能命中一些知识点甚至是原题,而我这个32分的反面教材,最大的失误在于忽视了模拟题的作用,直到考前十几天经室友提醒才开始匆忙刷模拟题。


3.分析题:真的不是背就完事了,我从11月初开始背某机构的冲刺讲义,再到肖四、点题班讲义,都背得滚瓜烂熟,还背了部分肖八,可谓是圆满完成背诵任务。可今年肖四仅押中一题,肖八押中一题(考完才知道),很多考生说虽未押中原题,但解题思路已在肖四中体现,需要自己琢磨。此话不假,但究竟如何灵活运用脑中所背?我至今不解,只能将教训悉数摆出,供各位借鉴反思。


四、专业课一(722法学概论)



2018年10月下定决心考复旦大学后,立刻就买了两本小绿皮书——法理学和法概,在英语学习之余阅读,其目的仅是了解教材体系,搭建结构框架。2019年3月正式开始背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工具论:《法理学导论》《中国法律概论》《宪法周叶中》《民法王利明》(刑法、法制史、三国法等均用本科教材)


规划论:


方法论:

1.量体裁衣:法概的题型为固定的名词解释(5*10)、简答(15*5)、论述(25*1),出题特点是广而泛,涉及所有法学本科学科,但多为记忆性、概念性的题目,直接背诵书本即可,无需深究。同时各科目之间有所侧重,法理分值题量占比最大,三种题型均有涉及;其次是民、刑、宪、行政、两诉,分布于名词解释和简答;最后是商经知、法制史、三国,仅出现在名词解释,但每年必出一题。由此,应按比例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最后,法概是一个绝对拉分的科目,年年都有130+高分选手,应以此为目标。


2.博古通今:一方面,法概的真题重复率极高,例如:在名词解释中,18年和12年都考了“八议”,19年和09年考了“公司章程”,17年和07年考了“行政给付”,此外,论述题常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司法的基本原则、法律的作用和法律与民意等。因此备考时法概近二十年的真题都需要细细研究,以题为纲,有针对性地背诵教材。另一方面,对于法学方面的时事热点也需有所关注,例如曾考察过“12年刑诉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同时加上生动的案例和某些新观点也可增加答题亮点。


3.异曲同工:近期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法制史、三国法等学科应使用什么教材,我的回答是本科教材即可,甚至我都没有买大家常用的刑法红皮书,仅使用《法概》和本科教材《刑法分论》。因为考题一般为基础性问题,不涉及学术观点,各学校教材内容也多为主流观点,没有太大区别,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


4.勤能补拙:高中选择理科的主要原因是记忆力不好,大学误打误撞进入法学专业险些崩溃。深知自身缺点和考试特点,同时事实证明光“看”书的效果甚微,最开始四个月看完了两本小绿皮,仍然脑袋空空,所以从三月份直接进入了不间断的背书模式。上述规划中看似只有三轮,但每个科目都是在反复背诵,均不下八遍,尤其是《法理学导论》这本书,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背诵默写一遍,曾有位师兄说过他当年将这本书背过十二遍,当时就暗自决定那我背二十遍好了。现在想来是有些极端,但勤能补拙是当时唯一可以做到的事。


5.唯快不破:法概难度不大但题量不小,几乎不用过多思考,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都在埋头苦写,常有人时间分配不均而未完成试题。通常,一道名词解释六分钟左右,简答和论述不超过二十分钟,这对写字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此也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教训,第一,写字慢的朋友一定要提高写字速度,从大三起我意识到书写是我的短板,开始利用平时作业、期中期末考试等机会训练写字速度;第二,自测模考是必要的,自背完《法理学》后,尤其在10、11月,可以购买专业课的答题纸进行自测,从中摸索出时间分配、答题模板等。


五、专业课二(844诉讼法学)



专业课二包括民诉和刑诉,各占一半。在法概中,两诉也占一定比例,但难度远小于专业课二,因此准备诉讼法的过程中可完成法概中两诉的学习。


工具论:

民诉:江伟《民事诉讼法》、戴鹏《民诉法攻略(讲义卷)》、戴鹏《民诉法攻略(金题卷)》、《2019年法考主观题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下)》、段厚省老师、章武生老师等人的论文;


刑诉:《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圣才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向高甲讲刑诉(理论卷)》《向高甲讲刑诉(真题卷)》《2019年法考主观题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上)》、马贵翔老师等人的论文。


规划论:


方法论:

1.对症下药:诉讼法学的题型为6道判断分析,2道案例分析,2道论述,民诉、刑诉对半分。回顾以往的期末考试,案例分析是我的弱项,不清楚作答的逻辑,且总是只答不析,这在准备法考主观题的过程中得到了训练,之后发现《法考主观题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一书中分析详尽,于是抽时间学习完了其中两诉的案例,注重领悟分析的逻辑,以及如何从一个小知识点展开论述的方法,自认为在考试中大有裨益。


2.博采众长:纵观上述时间安排,我并没有单纯地学习两本通用教材,而是先按照法考的听课、刷题、背诵等步骤中完成两诉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再结合教材背诵重点内容;最后以《法考主观题案例分析指导》训练案例分析题,以各位老师的论文选取答题素材,取各家之所长,弥补学识之浅薄。


3.除旧更新:这方面在我的专业课二的考试中有所体现并助我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而在法概中未能做好的一点,因此感触颇深。研究生考试是为了选拔出研究生,相较于本科阶段的期末考试,还需要体现出一个准研究生的思维,备考途中曾从一位研究生师兄那里收获经验:摒弃本科生思维。换言之,考题抛出一个考点,本科考试中回答出其概念、特点、作用、影响即可满分,而这些说到底都是记忆性内容,只要肯花功夫都能背得一字不差,那选拔性考试的作用从何体现呢?举个例子,论强制措施的改革一题中,强制措施的法律规定、类别、作用是一个铺垫,改革方向大多可以从期限、决定和实施主体、辩护人的权利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等方面论述,这些都是本科期末考试中的标准作答。此外,是否能更深一步,以刑事诉讼结构构造中的控辩平等为视角论述改革意义;是否能更广一些,结合当前推进捕诉合一论述改革方向;是否能更细一点,聚焦学界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中强制措施从宽的批驳论述改革的注意事项……以上作答观点不一定完满,仅希望能给备考同学一些启示。


而如何摒弃本科思维,送给大家一些亲测有用易上手的小方法:第一,阅读论文,来源包括报考院校的学科带头人的论文、报考专业的著名教授的论文、以及有关法学时事热点在知网中下载次数多的论文;第二,建议准备一个笔记本,整理论文中的观点和相关表述,和时事热点的法律评析,例如因大连13岁少年杀人案,我准备了有关刑事诉讼年龄的相关答题素材,涉及到英美法系的恶意年龄补足制度;因张扣扣案,准备了法律与民意、法律与道德、同态复仇、正当法律程序、律师职业伦理等素材。反过来当考到以上考点,这些案例也可以作为补充。


六、复试



初试之后便回家彻底放松了,直到2月19号晚11点初试成绩公布,又重新紧张起来,开始着手准备复试。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直至4月24号才被通知进入复试,5月19日正式复试,相较于往常准备的时间更加充裕,但拖得越久,内心却也更焦虑。复试分为两个部分英语口试(20%)和专业课(80%),往年一般是上午政治笔试和英语口试,下午是专业课面试,而今年的线上复试是先英语后专业课,共二十五分钟。


第一部分是英语口试,为此准备了自我介绍、英文简历和十几个常见问题,拜托英语专业的好朋友帮忙修改润色、纠正口音。由于今年法学院各专业复试时间不同,诉讼法安排在最后一天,还特地询问了隔壁专业的师姐复试的流程,被告知是英语自我介绍+日常问题英语问答+专业课问答。谁曾想复试完全没按套路出牌,不仅准备了四个月的自我介绍没用上,问题也是关于专业知识,心中只剩下“凉凉”二字。


第二部分是专业课面试,为尽快拾起有些淡忘的知识和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花了半个月看完了两诉的20年法考精讲视频课,结合初试使用的两本教材,重新梳理了基础知识脉络。接下来就是日复一日的看论文、总结论文、背论文的生活,论文来源参考专业课二备考方法论的第3点,同时因时间充足,又就相关问题搜寻了更多的论文,总共不下六十篇。如何将所见转为所言,如何用论文答复试题?我摸索出两个步骤:第一,分类汇总。例如刑诉论文分为了刑事诉讼构造、证据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民诉中分为了公益诉讼、调解制度、远程审判等类别。再将同一类别的论文内容汇总,例如在证据法中就整理出了证据模式、证据规则、公开心证等要点,清晰明了;第二,模拟答题。复试不同于初试,需要将所知表达出来,因此将论文整理好后,每天就坐在桌前自问自答,还经常录答题的视频,琢磨表情管理,宛如双重人格。


艰难的英语口试后,所幸心态并未受到影响,并产生了专业课一定要表现好的想法。由于报考方向为证据法,自我介绍中表达了选择该方向的原因和对证据法的一些思考,接下来三位老师也都是根据我的自我介绍提出了相关问题,第一个是证据规则的功能,这在马老师的多篇论文中都有所提及并进行过详细严谨的论证;第二个是关于看得见的正义和司法公正,回答中引用了季卫东教授将程序看作平衡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中介装置这一形象比喻,同时举了张扣扣案为例;第三个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乍一听心中窃喜,这在我的准备范畴之内,结果老师一连串问了好几个相关的司法解释的颁布时间,问得我措手不及,仅大致记得民诉中有关排非规则的发展与河北省高院的一起偷拍偷录案有关。总的来说,专业课面试的问题基本上都有准备到,虽然紧张地出了一身汗,但依然保持微笑。




法考水渠成(2019.7.28-10.13)


如果说研究生考试是我做足万全准备,历经艰辛才攀登上的一座山峰,那么法考于我而言就是这场旅途中偶遇的一处风景。


准确来说,正式备考法考的时间为33天客观题和21天主观题。刚通过时,在周边人的惊叹中感到无比骄傲,甚至发出“一个月通过法考客观题不是梦”的朋友圈,兴奋过后,又十分惶恐这种略带成功学意味的表述会伤害长期认真备考的同学,以及误导之后的考生。因此,趁此贴揭露一下五十多天过法考的真相。


一、抉择与放弃



2018年6月(大二下),学院召开了一场年级大会,期间副院长就考研与法考如何选择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数据,大致是说每届双赢的同学只有二十几个(年级共五百人左右),其中还包含了保研的同学,换言之,只有名列前茅的同学才有把握一试。我深知这些同学中不包含我。2018年10月(大三上),在向各位师兄师姐咨询考研事宜时,听到最多的建议就是专心考研、放弃法考,理由有二:一是报考院校名额极少、竞争激烈,若想一战成功,实属不易,绝不能分心;二是法考改革,主观题后仅剩两个多月的时间,时间紧迫。在几夜辗转反侧后,忍痛放弃法考。


二、转机与真相(客观题)



七月中旬,期末考后,时间充裕的暑期使我又动了法考的心思(之前已经报过名原准备裸考),冲动之下7月23号,买书,备考。在师兄的建议下,直接买了一套瑞达精粹(二轮强化阶段用书)和厚大五年真题,曾看过一篇经验贴,提到六月份一时兴起准备法考,为省时间放弃了视频课,直接看书,于是效仿,结果五天翻完了民刑,啥也没记住。在室友的建议下,还是乖乖地看起了视频课,至此7月28号晚正式开启了法考备考阶段。


(1)这里揭露短期备考的第一个真相:有基础。我当时的知识储备是:1.为准备诉讼法专业课,相当于完成了两诉的第一轮法考基础课和真题;2.为准备期末考,已完成三国法的基础课;3.民法、公司法、法理学等课程曾认真学习过,还保有一定记忆。换言之,短期备考的同学必然有一定的基础,看似一个月、半个月的备考时间,实则可能是几年的知识积累。


(2)第二个真相:有取舍。找寻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后,大致规划如下:



从上述规划中可知,法考中占比最大的民刑耗时却最少,没有看视频课,直接背诵和刷题,原因在于曾经的学习经验告诉我这两科内容多提分难,直接记住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步骤可能比弄懂一个知识点划来,此外,刑法是我的短板,曾经一年都没学明白,这一个月也不会出现奇迹。从而将重点放在了两诉、商经知、理论和三国这些“背多分”科目上。然而上述一切均基于法考的性质和我的目标,法考不同于选拔性的研究生考试,而是通过性考试,加之时间有限,达到“通过拿证”的目标即可。当然心怀高分梦想的朋友们就没必要如此冒险了。


(3)第三个真相:高强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究竟要高到何种地步?我已为大家以身涉险了。细心的朋友们会发现,法考备考期间,考研进度丝毫未耽搁,包括过完一遍《张剑黄皮书词汇背诵宝典》、二刷02-17年英语真题、完成政治基础视频课学习和1000题、以及法概中的《民法》背诵。为什么没有暂停研究生备考?因为不敢。副院长和师兄师姐的告诫还在耳边,复旦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而不敢的代价是每天至少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甚至疯狂到14、5个小时,这意味着饮食不规律,心理压力大,健康状态极为不佳,甚至一直引以为傲的视力都逐渐模糊……现在想来也是非常后悔,以个人健康和家人室友的担忧换来的分数实在不值得骄傲。


三、整装再出发(主观题)



本以为客观题不会通过,直接订了回家的机票,休息了一周,结果导致主观题的教辅书买晚了,等了十多天才拿到书,因此请备考的朋友们引以为戒,客观题之后抓紧时间买书。而有了客观题的经验,这次不仅更有信心,也更加科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关于主观题大家普遍有两个纠结最深的问题:第一,如何适应机考模式?备考期间一定要用键盘多练习,打字和写字时的思维方式终究是有区别的,越适应这种模式就越节约时间;第二,考试时要不要翻法条?承接上点,节约下来的时间完全可以查阅法条补充答案,当然重点法条是一定要背的。在我答完题后还剩半小时,于是将不确定的题一一翻了法条进行补充。


至此,五十多天的法考路结束了,由于个人的时间安排、老师选择都属于非常规性操作,不具有普适性,因此不作过多评述,仅针对如何短期备战法考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为“一年两考”提供新思路。




关于考试的那些事儿


上述考研和法考的经历我倾向于称之为考试之术,因人而异,而以下则是在各种备考学习途中侥幸收获得一点感悟,与大家共勉。


一、关于经验贴



之所以花心思认真对待这份经验贴,是因为在我备考途中从各位师兄师姐的经验贴中收获颇丰,希望将考研人&法考人的善意继续传递下去。大二下学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青苗法鸣公众号推出得一个考研法考经验贴的栏目,阅读完所有推文后,对考研这件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开始思考今后的方向。大三暑假能够在打算法考后迅速投入学习,也是之前看过的经验贴使我已对法考题型、学习步骤、老师选择了然于胸。同时在考研的每个阶段性学习告一段落,不知道接下来应如何规划时,都会重温那些与我学习进度类似的帖子,可以说那些优秀且善良的师兄师姐们以文字的方式陪伴了我备考全程。


而如今经验贴丰富多彩,如何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呢?首先,基础相似,例如英语可以四六级为参照物,政治则需要根据作者的文理科进行选择;其次,目标等同,北、上地区的公共课普遍要求更高,虽然报考复旦,但清北人中政的公共课方面完全可以借鉴;最后,实践出真知,由于备考时间充裕,大家所推荐的大部分英语教材我都使用过,大部分法考老师的课也都听过,能被大家推荐说明总归有其过人之处,取各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也未免不可,而若时间紧张,也大可选择其一,任何一个门派的武功练到极致也是武林高手。


二、关于能力



在应试时代,考试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只要不是天赋型能力,那都可以通过刻意地训练而达成。首先需要认清考试性质和自身目标,对待考研类选拔性考试和法考类通过性考试可采用不同的策略,如今考研人数剧增,录取人数极为有限,例如复旦诉讼法一年只有三个名额,无论花费多少时间精力都是情有可原的,而网传恰逢法考黄金年代,对于法学专业的同学而言,尤其从我身边同学的通过情况来看,只要真心实意地准备并付出了,基本上都能得到一个好结果。其次,不同的题型也应对症下药,记忆性的基础题可以尝试以时事热点和不同学说增加亮点,理解性的论述题可能更注重逻辑和观点的自洽,甚至有些考试中的选择题依靠所谓的刷题也可以有所提升。最后,熟能生巧是良训,不断地刻意训练无论针对考试还是日常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关于心态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多重要,是几年前的我始料未及的。很多人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我就是英语不行”、“我是理科生,学不好政治”、“我就是容易紧张,每次都发挥不好”……好像展示出这些标签后,就不是自己的问题了。我也曾经给自己贴着“记忆力不好”的标签,害怕一切背诵任务,在逐渐察觉对法学的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后,闭口不谈记忆力不好这件事,不再抗拒背书。


在尝到撕下不好的标签的甜头后,可以开始尝试贴上一些“好的标签”。在备考时总会有倦怠的时候,一些加油努力的空话是很难支撑的,这时候可以在心里念叨“去图书馆吧,明亮的环境,宽敞的阅览室,舒适的桌椅”,给自己贴上“热爱图书馆”的标签。还曾听过一个不能深究的言论,说当人在学习看书的时候,是不消耗体力,因此学习是不累的。于是每次学到头晕脑胀的时候会说服自己“累吗?不会呀,学习是不累的”,甚至丧心病狂地贴上“我爱学习”的标签。看起来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人的意志是强大的,积极心理暗示的力量需要寄托于具体的事物之上,从而在学不下去时获得“再战五百年”的动力。


四、关于时间



有许多人反对战线时间过长,从上述规划来看,我的备考时间加上复试总共有17个月,贯穿整个大三大四,应该算时间长的了吧,但我认为这很值得,原因不是唯结果论,而是分析当前考研形势,竞争压力确实很大,往届生的比例几乎要对半分了,凭什么不到一年的努力就能比得过别人几年的时光?除去这一点,我认为提早准备的好处有:第一,有试错的机会,给自己一点准备的时间,谁一开始就明确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方式呢;第二,备考总归是一种学习,以考促学不失为一种动力,否则扪心自问,大多数人的时间还是会被浪费掉;第三,大多数人反对长战线的原因无非是时间太长了,后期容易倦怠,而无论什么时候人总是有颗喜乐怕苦的心,考研本身就是一个苦差事,不会因为时间短而变得甜一点。


对于法学生,最关注的还有考研和法考是否兼顾的问题。知识是互通的,只要方法妥当,法考多多少少会有益于考研的准备;时间是相似的,大多数人备考时间相差无几。因此我认为需要考虑另外两个问题:第一,考研和法考的主次问题,两者必然有所倾向;第二,正确评估自己当前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以此估算一下法考的花费时间。目前已然六月,考研部分进度稳定,英语不吃力,有一定法学知识储备的朋友们大可从现在开始准备法考。


五、关于他们



曾经以为这一年多的拼搏时光会十分刻骨铭心,可当我准备写这份经验贴时,却已经忘记那些看过的书的名字,很多事依赖着计划本才逐渐想起。真正刻骨铭心的是法考当天室友五点多起床送我出校门打车去考场的那个清晨,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回到寝室就看见放在我桌上的一束花,是师兄每一次耐心解答我的问题后的那句你一定可以的,是十二月的每天早上和楼道里一起背书的姐妹带着哭腔互道加油,是考试前两天和图书馆三楼的甚至不知道名字的伙伴们一一道别,是妈妈在微信上发得早安鸡汤……


我们总将幸福挂在努力的终点,殊不知,我们是在它的陪伴下走完了全程。祝愿每一个在这途中自知其苦又自得其乐的朋友们,当梦想成真时,无愧地说一句“我值得”。


(6:50图书馆门前)

(备考复旦的宣誓词)

推荐阅读

意大利总理邀请你读罗马一大法学硕士

水涨船高的法大民商分数线考研经验贴征稿: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考研北大刑法,调剂社科大经验:青山明月不曾空复旦、上海交大:青法在线考研讲座
复旦法硕复试经验贴(内含09-18年复试真题)
复旦民商法考研+法考经验分享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本文责编 ✎王佳伟

本期编辑 ✎田   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