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社会是公平的么?

2017-08-28 王之 奥富兹秘境

如何看待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平?

当我们的眼中看到不公平的时候,不自觉就会发出抱怨之声。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有人抱怨社会、有人抱怨他人有人抱怨自己、也有人抱怨上帝。畅销书《不抱怨的世界》的作者威尔·鲍温牧师认为,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抱怨给人带来的损害非常大,不仅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有“传染性”,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损害。


(平等与公义)


这个社会公平吗?只要你稍去观察就会发现,社会上到处充满了“不公平”。虽然居住在同一个城市,因为你没有户口,你就没有买房买车的资格,你的子女就不能正常入学,更不能在这里参加高考;同班的大学毕业生,一些同学在辛辛苦苦找工作,而另一些家境富裕的“官二代”、“富二代”早已经去待遇丰厚的单位上班了;劳苦大众们缺房少屋、一寓难求,而房叔、房姐们则“以房连房、拥屋无数”.......如果认真数算,在这个世界上,不公平也许会像海沙一样多。


世界果真如此不公平吗?如果是这样,上帝的公义又显在何处呢?打开《圣经》,我们就会看到,世界的“不公平”并不是仅仅出现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历世历代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公平”。正如诗人亚萨在《诗篇》七十三篇中所抱怨的,“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他们讥笑人,欺压人,亵渎上天,毁谤全地...恶人却常享安逸,财宝加增。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我思索怎能明白这事?......”(诗73:3-16)从《圣经》中可以看到,亚萨、约伯、大卫等很多人也都曾经抱怨过眼睛所见到的不公平。


那么如何看待我们眼中的种种不公平?这的确需要悟性和智慧,需要我们在《圣经》的启示中感悟上帝的主权和美好旨意。

 


首先


我们的生命是一个过程

我们眼中所见到的乃是过程的一部分。任何事物都不能停留在一个时间节点上。上帝给亚萨的启示是让他思想恶人的结局。“你实在将他们安在滑地,使他们掉在沉沦之中。他们转眼之间,成了何等的荒凉!......”(诗73:18-19)放开我们的眼目,从永恒看今生,我们就会重新领悟公平的真正含义。


其次


要认识上帝的主权和恩典

我们出生在哪里,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恩赐和才干,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决定的。这就是上帝的主权,他造我们就如窑匠造瓦器,各式各样、有贵有贱,不尽相同。也许作为卑贱的器皿,就会抱怨上帝不公平,为何将我造成这样?“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提后2:21)这就是上帝的恩典,他让每一个器皿都有机会脱离卑贱成为贵重的器皿。无论穷人、富人,都可以成为上帝眼中有尊严的新人。如此看来,在上帝的恩典面前,我们可以成为一样的人,同为上帝所喜悦。所以,我们要转换视角,不要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人,也要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人。

第三


要认识到自己的管家身份

或许我们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拥有财富无数,有些人生来就一无所有?其实,《圣经》早就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上帝的。我们不过是上帝在地上的管家而已。对于如何管理上帝的财产,《圣经》中也给了我们明确的交代。“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 12:48)上帝的意思在这里已经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当你拥有五千两银子的时候,你就拥有了赚取另外五千两银子的责任。而当你只有五两银子的时候,你的责任就只是赚取五两。只要我们承担了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赚取了与自己恩赐、资源相对应的银子,就会得到上帝的奖赏。而且多得到的奖赏是一样的。所以,一个尽职的总统与一个尽职的清洁工在上帝的眼中完全一样,这就是上帝的公义所在。


第四

要动态来看所拥有的资源

很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上帝给我们的都是不同的,也都安排好了,我们就这样认命吧。这是典型的“宿命论”者。《圣经》所启示我们的绝不是这样。任何人的恩赐、财富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太 13:12)《圣经》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规则:只要忠心良善、积极努力、与神同工,任何人都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倘若不忠心、不努力,拥有的财富再多,也会一点点失去,最终变为穷乏的人;恩赐也是一样,越用就会越多,而懒惰的人,恩赐也会逐渐失去。这就是“天道酬勤”的道理。

最后


还要认识上帝的终极审判

“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因为他们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干。”(诗37:1)《圣经》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着终极审判,上帝的审判让公平、正义得以最终彰显。“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有一个人来到牧师面前,抱怨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平。牧师风趣地回答:“如果这个世界凡事都是公平的,你要亲眼看到好人得奖赏,坏人得惩罚。那么上帝在审判的时候岂不是无所事事了吗?”


综上所述,我们要接纳这个世界所看到的种种“不公平”,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些“不公平”现象的背后,仍然有公平的真理,上帝在注视和掌控一切。



对领导者而言,不仅要认识《圣经》的真理,还要学会如何处理下属们因不公平而产生的各种抱怨。


《圣经》记载,先知耶利米看到恶人的道路亨通,而自己劳苦且不得安息,社会充满了各种不公平,就开始抱怨上帝。上帝回答他说:“你若与步行的人同跑,尚且觉累,怎能与马赛跑呢?你在平安之地,虽然安稳,在约旦河边的丛林要怎样行呢?”(耶 12:5 )上帝告诉耶利米的意思是,一个人若要成长,就必须面对更多的不公平。越是更高的领导者,所看到和面临的不公平就会越多。


事实也是如此,常常抱怨的人,往往他们的职位也很低;我们很难在卓越的领导者口中,听到他们抱怨不公平。并不是他们的眼中没有不公平,相反,他们看到的不公平会更多。只是他们已经明白并接纳种种“不公平”,他们相信“不公平”是暂时的,公平是永恒的真理,而领导者的责任之一,正是在自己的责权范围之内,主持公平和伸张正义。


所以,当领导者面对下属的抱怨时,也要传递这个真理,让他们学会正视和接纳种种“不公平”的现象。只有敞开胸襟,接纳社会的种种不公,他们才能真正成长起来,这也是成为领导者的必经之路。



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

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

使荣耀归与神。

罗马书 15:7

延伸阅读:

你更愿相信这个社会是公平的,还是更愿接受它是不公的


文:谈古论心 | 来源:心理学与生活(ID:psy_life)

在阅读正文之前,请先想象自己是电影《黑客帝国》中的主角尼奥,然后在一幕场景中,神秘人物莫菲斯向你问到:你更愿意相信这个社会是公平的(蓝色药丸),还是更愿接受它是不公的(红药色丸)?


注意,你只能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一。



如果你选择了红色药丸,那么恭喜你做出了与尼奥在电影剧情中一样的选择!接下来,作者将带你深入这个关于“社会公平感”“系统合理信念”(system-justifying belief ) 的兔子洞中游历一番。如果你选择了蓝色药丸,那也不要紧,下文将帮你了解你为何会做出这个选择。

 

 01 

社会公平的现实


在 2015 年初举行的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的 Summers 指出,在美国,最富有的 1%的人所得的收入占到了全部收入的 21%。


那么中国的情况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5 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 0.462。 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国际标准警戒线,显示了我国社会依然存在着很严峻的贫富分化状况。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阶层固化问题——底层民众的向上流动正变得愈发困难,即使完成了高等教育,出身在低阶层家庭的个体上升的通道依然相对狭窄。


近年来,我们频频可以听到像“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拆二代”这样的说法,也恰恰反映了阶层流动缺乏公平机制,下层个体向上层流动变得越来越艰难的社会现实。

 

 02 

为何人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公平感受?


社会公平感是人们对于社会公平达成程度的感受。那么,处在同一个较不公平的社会中,人们为什么有着不同的社会公平感呢?也即为什么有的人倾向于把社会感知为较为公平的,而有的人则把社会感知为较不公平呢?大体来说,至少可以找到四点原因。

 

首先,在这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社会,大部分人没有充足、准确的信息来了解真实客观的社会公平程度。这给人们——尤其是处在信息劣势方的群体——的主观判断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

 

第二,根据Jost等人提出的系统合理化理论(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人们有一种天然的需求,即倾向于将自己所处的社会系统视为合理、正当的。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的劣势群体,他们可能会有更强烈的系统合理化动机,因为一个感知上公平而又有秩序的社会系统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控制感,缓解由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焦虑。

 

第三,根据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g),我们知道,为了维护自尊,人们一般喜欢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即内归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即外归因)。


由此可推测,富人作为社会竞争中的赢家倾向于把贫富差距归因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而穷人则倾向于把贫富差距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体制、出生、偏见等)。所以,富人相比穷人更倾向于认为其财富和地位是其所应该得到的,是合理、正当的,也即社会是公平。

 

第四,基于社会认知视角,高阶层者由于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受到较少的社会限制,故而能够比较自由地从事人生目标的追求,而且比较容易成功,长此以往,他们就更多地认为人的行为更主要是受自身特质、观念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而低阶层则相反,由于长期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个人控制感较低,而对外部系统的依赖较强,这就让他们更多地认为人的行为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制约。


高低阶层的这种归因风格差异会迁移到他们对贫富差异的归因上,进而产生类似第三点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第四点的归因差异并不是由动机性因素(如维护自尊)所促成的,故将其与第三点区分开来。

 

 03 

哪个阶层的社会公平感更高?


上面已经讲述了社会公正感差异的多个来源,综合这些视角,你能够推测出属于哪个社会阶层的成员具有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感吗?

 

思维敏锐的读者肯定已经发现:根据不同的视角,我们所推论出来的结果不一致。


例如,根据归因理论或社会认知视角,高阶层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平感;而根据系统合理化理论,低阶层(劣势群体)反而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平感。那么,到底哪种视角更有预测力呢?

 

最近一项发表在《心理学报》上的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该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一致地发现: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信念(相当于社会公平感)水平显著低于高阶层者,并且这一结果是由高低阶层不同的贫富归因而导致的。


也就是说:社会阶层越低,就会越少地认为社会贫富差距是由个人内部因素所致;而这种内归因越少,其系统合理信念水平也越低。由此可见,对于贫富差距的内外归因才是不同阶层者社会公平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对于那些属于低阶层但却拥有较高控制感——无论这种控制感是通过实验诱导而产生的,还是个人本来就具有的——(即倾向于认为自己对生活各方面都拥有较高掌控力)的成员,他们与高阶层者在贫富归因和社会公平感上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控制感可以降低低阶层者的外归因水平和不公平感。

 

 04 

看清现实,共创未来


根据本文介绍的理论和研究,我们能够获得什么结论和启示呢?

 

首先,社会公平感不等同于社会公平本身,前者会受到多种动机性和非动机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群体可能有着不同的社会公平感。

 

其次,虚幻的社会公平感可以由系统合理化动机产生,虽然它可以缓解个体的心理焦虑,但它却让人们去拥护而非批判不公的现状,因而不利于社会公平。那么,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无论是优势群体还是劣势群体,都需要克服系统合理化动机,并看清现实。

 

第三,在不公平的社会当中,体制拥护的缺乏可能导致危害性的社会动荡,所以维稳是必要的。然而,过度的维稳则容易增加虚幻的社会公平感,并阻碍社会公平的实现。

 

社会公平就像任何其他社会理想一样,需要每一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达成。政府应努力减少对底层群体的限制壁垒,来实质性地帮助其提升控制感,让他们真正感到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来获得成功。民众则应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努力去实践公正原则。虽然个体的力量很渺小,就像无限汪洋里的一滴水。但没有众多的水滴,又哪来的汪洋呢?

 

最后,引用Jost与Kay(2010)的一句话来结尾:“一个人用不着是末日先知就能够预测:人类的续存最终仰赖于其看穿各种狭隘自私的动机源并拥抱社会心理学家所称为的‘公正动机’的能力。” (p.1124)




参考文献:

 

Jost, J. T., & Kay, A. C. (2010). Social justice: History,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 T. Fiske, D. Gilbert, & G. Lindzey (Eds.),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5th ed, pp. 1122–1165). Hoboken, NJ: Wiley. 

郭永玉, 杨沈龙, 李静, 胡小勇. (2015). 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3(8), 1299–1311.

杨沈龙, 郭永玉, 胡小勇, 舒首力, 李静. (2016). 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化水平更高吗——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考察. 心理学报, 48(11), 1467–1478.

杨沈龙, 郭永玉, 李静. (2013). 低社会阶层者是否更相信系统公正. 心理科学进展, 21(12), 2245–2255.


<The End>

您有什么看法想法请在文章底部留言,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