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科研的感想——给自己的笔记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43012260/
作者:段子手的章鱼喵(来自豆瓣)
编辑:陈昌磊
说明:本文为作者的个人人生感悟和总结,并非鸡汤式的人生指导文章。
上面这张是我从 SoftSimu [1] 偷来的图片。然而与图片中不同的是,我对自己做科研从来没有过信心。本科做的乱七八糟,还有实验事故。后来在国内的研究生期间,因为一个项目做的没有头绪了,还被老板说不行,想让我随便做个什么小项目毕业。当然我没有听他的,直接退学了,然后去果壳玩了半年多。
在果壳期间,我最深刻的感想就是,做科普和做科研,最大的区别就是深度。做科普的时候,没有人会一直问为什么,大概也是科普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一直蹲在一个话题里面。[2]那时候我想,对我来说,我应该做的是:问为什么,解决为什么,再问为什么,再解决为什么。后来我知道,如果再丰富一下这个结构,加上 feedback,这在很多学校的教育里面叫做 open ended critical thinking,是每个物理学生都会专门被培养的一种思维方式,而我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一直觉得非常惭愧。
然后我来到了这个学校,也许是错觉吧,但是我自己觉得在这里学到的物理远远比我在国内所有的时间里面学到的物理还多。然后我认识了非常好的导师,我觉得自己做了非常好的工作,虽然是并没有什么野心的工作。
在我来到这里一直到去年暑假,我所有尝试的研究方向都全部断了线索,我尝试过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来研究我们关心的体系。然而那些方法都没有能够走得很远。老板的态度也是,你做什么我就跟你讨论什么,这样简直是对我之前认识的科研的方式的颠覆:没有人给课题,自己去尝试。(也由此可见我一直没有对科研有正确的认识吧,我只知道如何考一个好的分数。)
转机出现在我盯上了一篇写得非常烂的论文。我当时意识到这个工作做的非常棒,只是论文写得不好,而且作者的思路显然也没有理清。接下来又看到了其它的文章,结合起来看,这些文章中的现象其实都有一个根源,只是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没有真的搞清楚根源是什么。
于是我就一路问着为什么走下来,终于有一天,老板说你下学期可以做 PhD candidacy exam 了。所以我这个学期只选了 candidacy exam 的学分。
这个只选了 candidacy exam 的学期合起来做的“有效科研”,比我过去所有的加起来都要多,虽然我这个学期是如此轻松:早上十点到办公室,晚上五点回家。(然而后来的工作时间就更短了。)我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科研。
有一天他说:有正常的生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之前组里另一个 PhD 是非常勤奋的,每天工作到很晚,睡眠也很少。然而没有多少东西出来。后来他跟这个 PhD 强调,要有正常人的生活,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周末也要休息。然后这个 PhD 就开始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工作。
也许是一种自我安慰的错觉,总觉的虽然工作的时间少了,但是做出来的东西显然多了。相比于原来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现在对于 Big Picture 也是有了更好的掌握,不会被卡在一个小坑:因为条条大道通罗马,只需要知道自己真的是要去罗马就好了。
如果说这篇感想有个总结的话,应该是 critical thinking 的重要性吧。然而我自己也不知道还能这样走多远,毕竟,这个学期开始的时候,我已经跟老板说:Surprise! I am going to Europe! [3]
另外,对我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一点,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应该想到:
[1] www.softsimu.net/work.shtml
[2] 当时我还学到了很多的事情,包括跟拇姬的讨论,都是对我将来做科研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一直以来的缺点就是,我懂一些技术,但是常常把自己埋在技术里面,却没有搞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我记得有一次在讨论什么才是好的问答社区的时候,就是被拇姬一下子点醒了。我根本没有搞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花了那么多的心思做可视化和公式推导,却走向了错误的方向。那时候,我也是第一次认识到,原来自己曾经的物理训练,是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的,只是不要狂妄自大吧。总之,我觉得果壳有其很大的缺点,但是我有幸认识了这里很多人,对我当时那个阶段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3] Good luck to me.
随手点点下方广告,无需下载即可帮研之成理创收哦。感谢!
为方便研友们进行学术讨论,研之成理也开创了自己的QQ群,1号群:已满;2号群:已满;3号群:已满,四号群:563853581。欢迎大家加入进行激烈的学术讨论!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或者搜索微信号rationalscience,轻松关注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