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才是戊戌变法的幕后推手,会说英语,被骂汉奸,慈禧将他处死,外国人为他平反

2017-06-15 炳哥 北美1号站

作者:炳哥

他靠买官走上仕途,

被外国公使称为北京唯一懂得洋务的政治家;

他靠办外交成中央大员,

也因此被同僚和百姓视为“汉奸”;

他是戊戌变法的幕后推手,

差点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他遭慈禧怨恨被处斩,

外国人施压清廷为他平反……


他就是张荫桓



张荫桓影像


提到戊戌变法,我们首先会想到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他们三位正是站在历史台面上的决策者和参与者。


事实上,当时掌握外交、财政大权的张荫桓(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才是这次重大事件的幕后推手



< 1 >

清廷高官中唯一懂外语的奇人


张荫桓(1837~1900),广东南海县人,参加科举考试一无所获,21岁时花钱买了知县官衔。他从幕僚做起,由于勇于任事、才大心细,获得保举任实缺。


1884年,张荫桓获慈禧拔擢,授三品卿衔,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次年,被任命为特派出使美国、秘鲁、西班牙三国大臣,居留华盛顿三年。


在此期间,恰逢美国掀起排华高潮,张积极交涉,帮助华侨争取权益。比如,洛士丙冷一地200多华人被害,张与美方就此案谈判,促成被害华人亲属获得14.77万墨西哥银元的赔偿。


美国自由女神像举行落成典礼之时,各国政要云集,张荫桓是唯一受邀的中国人。



1886年落成的自由女神像


中日甲午战争中,张荫桓两度被任命为全权大臣,与日本谈判求和。


1897年,张荫桓代表清政府赴伦敦参加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六十年庆典,被授予“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大十字勋章”。


1898年3月,张荫桓协助李鸿章与俄国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此外,他还经手了多笔对外重大贷款。


张办理外交过程中“谤书盈匣”,不断被参劾“擅权跋扈”“中饱私囊”,但慈禧对他说:“尔办事勤能,未免遭忌,国家赖尔等辅佐,决不为浮言所动”。


张荫桓也是多才多艺的官员,诗文自成一家,擅长作画,时人以“冠世之才”誉之。


他会说英语,一度是清廷高官中唯一懂外语的奇人(曾纪泽去世后)。他还会使用刀叉吃饭,会玩惠斯特牌,懂得西方社交,很受外国人喜欢。



清末总理衙门大臣合影,左一为张荫桓


除了才能卓著,八面玲珑、善于逢迎也是他步步高升的重要保证


翁同龢与李鸿章本是势同水火的政敌,但张荫桓却能脚踏两只船,同时与两人共事,且受两人赏识。


每次从国外回来,也不忘斥巨资购买稀世珍宝孝敬慈禧和光绪帝。



< 2 >

讲解西法新政,开阔皇帝国际视野


张荫桓长期从事外交与洋务活动,是晚清少数精通世界形势的官员之一,有“绝域使才”之称。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评价他是“目下北京唯一懂得洋务的政治家”。


张荫桓了解欧美各国政治经济运作,每次出使外洋归来,或面陈或上书,为光绪帝讲述富国强兵之道。


这对年轻、意欲有所作为的光绪帝而言,不啻为久旱逢甘霖。《戊戌朝变纪闻》说:“南海张侍郎曾使外洋,晓然于欧美富强之机,每为皇上讲述,上喜闻之,不时召见……启诱圣聪,多赖其力。


梁启超也说:“(张)久游西国,皇上屡问以西法新政”。



光绪皇帝像


能帮助皇帝开拓视野、向皇帝灌输国际知识的,张荫桓之外没有第二人,帝师翁同龢恐怕也是不能比的。


一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戊戌年正月至四月,光绪帝13次单独召见张荫桓,仅三月就有6次。


这种召见频率极为罕见,朝中大臣多有艳羡吃醋之人,参奏张“敷陈时事必有耸动圣听之处”,但光绪帝对此充耳不闻。


我们现在已很难详细知道君臣二人会见时谈些什么话题,揣测起来,无非如何刷新政治、增强国力。


正是在张荫桓的强大影响下,光绪帝于1898年6月11日(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晚年的张荫桓


要不是他,晚清的政治改革运动不知会推迟到什么时候。


历史学家何炳棣评价说:“非荫桓之先启沃君心,则维新之论不能遽入。”



< 3 >

向皇帝推荐康有为,推动戊戌变法


光绪帝发动戊戌维新,非常依赖康有为的参与。


变法之前,康只是六品工部主事,光绪帝不可能认识他,他既没资格直接上书皇帝(须由都察院代呈),更没资格见到皇帝。


为什么到了变法期间,光绪帝破格召见康有为,并授予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的特权?



康有为


康有为能成为光绪帝面前的红人,全是张荫桓在起作用。


康、张是广东南海县老乡,在清朝极为讲究地缘关系的北京官场,二人关系非比寻常。康变法图强的思想和热望,深为张所欣赏


张荫桓把康推荐给光绪帝、代他呈递奏折,还将他推荐给帝师翁同龢,希望翁在皇帝面前也能为康美言几句。


翁本来不认识康有为,见到康后对他的评价也不高(“策士”),但碍于张荫桓的面子,他确曾在皇帝面前说了康的好话,并将康的几本著作呈给皇帝。


可是好景不长,翁氏很快发现康“居心叵测”,欲与之划清界限。为此,翁不惜当面顶撞光绪帝,以“与康不往来”为由,两次拒绝向康索书。


翁的态度令光绪帝大为失望,宣布变法之后的第四天,即将他开缺。


何炳棣说:“非荫桓之为有为先容,则变法之计不能骤行。”



张荫桓手迹



< 4 >

政变中获死罪,因外国势力干预得免


先在皇帝心中种下变法的种子,而后向皇帝推荐维新人才,张荫桓无疑是“戊戌变法”的幕后推手,更是不折不扣的“康党”成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叫停变法,捕杀所有“康党”成员,张荫桓被捕,并被革职。


随后,京城盛传张荫桓即将被处死的消息。考虑到慈禧对“康党”的切齿之恨,处死张荫桓并不令人意外。


奇怪的是, 9月26日清廷突然发布上谕,称:“张荫桓虽屡经被人参奏,声名甚劣,惟尚非康有为之党,著刑部暂行看管,听候谕旨 。”29日再发上谕,将张发配新疆。


京城朝野,无不知张、康来往密切,张陡然间变身非康党,由死罪而减为发配,其中大有蹊跷。


不得不说,这得益于他外国朋友多。


英国公使窦纳乐9月25日获悉清廷将处死张荫桓,立即联络日本公使林权助,希望设法营救。林权助还就此事进一步与正在北京游历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商议。



窦纳乐


当晚,两人分别致函或面见李鸿章,要求李立即告知荣禄,让荣禄次日晨转告慈禧,称如果张氏被杀,将导致“列国干涉”,“引起很坏的结果”。


这无异于一种恐吓,但慈禧忍下一口恶气,接受了英日的要求,从而留得张荫桓老命。



< 5 >

被骂“汉奸”,最终难逃杀身之祸


张荫桓被押往新疆时,他的内心是轻松的,首先因为被赦免死罪,其次因为他觉得在新疆待上两三年,风声一过,外国友人帮帮忙,慈禧必有恩旨,他就可以返京。


基于这种自信,一路上他气宇昂然,架子很大。地方官也相信他不久就可以回京,不把他当罪犯,以钦差视之。


不承想,张荫桓打错了如意算盘,他戍边仅一年多,义和团运动兴起,一切外国人以及与外国人有关联的中国臣民,都被仇视,甚至被杀戮。



八国联军抓获的义和团员,用辫子连在一起


张荫桓这样一位多年从事外交、洋务的高官,自然成为打击的对象。他不仅没有获释的可能,处境反而更加糟糕。


其实,张荫桓背负“汉奸”之名已有多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朝中守旧诸大臣皆忌之,……呼张为汉奸”;在被押赴新疆的途中,百姓也骂他是汉奸。


更让慈禧耿耿于怀的是张始终不渝地站在光绪帝一边。



1902年慈禧“回銮”途中经正阳门瓮城,向围观的外国人挥手示好


慈禧对他的新仇旧恨纠结在一起,再加上以排外为能事的端王载漪的鼓噪,1900年7月慈禧降旨:“已革户部侍郎张荫桓,著即行正法。将此由六百里加紧谕令饶应祺知之。” 


饶应祺,新疆巡抚,张荫桓之门生。有私家笔记记载说,谕旨传到迪化(今乌鲁木齐)时,饶应祺正陪张荫桓吃午饭。张看到后,面不改色谈笑自若。


饭后,张为陪伴在身边的子侄画了两幅扇面,接着穿戴整齐,引颈就戮,时年64岁。


临死前数月,张荫桓出迪化北门为两广同乡扫墓,赋诗道:“忧时倍触泷阡泪, 去国惟期社稷安。”身为流放的罪臣,他心里仍忧国伤时。


张死后,慈禧并没有获得清净。她所依恃的义和团终究扛不住列强的枪炮,清廷不得已求和。


议和期间,美国驻华公使和英国驻华公使先后照会朝廷,要求“将张荫桓一切罪名开除,赏还原衔,追予谥典”。


清政府于1901年12月29日发布上谕,“已故户部左侍郎张荫桓,著加恩开复原官,以敦睦谊”。


“以敦睦谊”一语,明显透露出为张平反源自外国的压力,难怪有人说:“此种词令,著于谕旨,国家体面何在?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未经授权,谢绝媒体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