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物 | 杜祥琬:小原子核中的“大人生”
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李新) 在中国的核领域,无人不知杜祥琬,有人称他为“战略科学家”。杜祥琬院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设计与核试验诊断理论研究工作,为中国核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这位79岁的老科学家的科研发展道路上,所完成的每一项重大任务或每一项重大工程都来自国家的需求。在外人看来,他被赋予了太多责任,但杜祥琬却用“因为国家需要、社会需要,所以我就是这么‘被安排’走过来的”轻描淡写地概括了自己的科学人生。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想去学天文学,因为我看宇宙很有意思。但高中毕业后,我被选为留苏预备生,国家派我到前苏联学习原子核物理。就这样,大大的宇宙没研究成,学了小小的原子核。”1959年,杜祥琬开始在原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学习理论核物理专业。正是这一次机缘,改变了杜老的一生。
杜祥琬
中国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和能源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早在1939年,物理学领域里的原子分裂实验就在德国取得成功。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试爆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如今,在全世界核能领域新建电站中,中国已成为新建核能的主力军,核能已转向大规模和平利用,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对核的正确认识也由此成为面向公众普及的重要课题。
杜祥琬说:“核能是清洁能源,核燃料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发展核电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这是它不可替代的优势。我对公众关于核能安全的很多担忧表示理解,大家关心核能发展,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这需要科学地凝聚共识。”在杜祥琬看来,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就一定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多听取不同意见有利于提醒大家更理性、慎重地对待事情,“所以国家强调‘安全第一’,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说核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核能发展潜力巨大,但核污染、核泄漏也可能损害人的生命和健康。正因如此,公众对核能的态度往往摇摆不定,更有甚者谈核“色变”,时至今日网络上有关核的谣传也从未间断。杜祥琬对此表示:“不能把公众仅仅当作科普的对象。想让公众了解就必须要让其参与其中,让公众有话语权。公众需要听到更多专业讲解来消除误解,更需要有一种机制,一种组织形式,让公众发言,与专家、企业和政府进行深度沟通与对话,让其成为社会的主人。”杜祥琬说,核电站是为国家发展而建,更是为人民福祉而建,只有深度讨论、有效沟通才能实现社会进步。
从苏联回国后,杜祥琬一直从事中国的核武器研究,直到1986年3月,我国开始组织实施一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杜祥琬全力投入于此,并于1991年开始担任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带领我国进入该领域世界先进行列。2002年,杜祥琬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并分管能源学部工作,从此又和能源发展及战略咨询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习既是终生的享受,也是终生的需要。当我知道这项工作的意义在哪里,我就有了积极性去学习,越学也越觉得有意思。但是每开始一项新任务、每一次转折也会经历不适应的过程,也会很焦虑。”回忆起当时的困难,杜祥琬感叹到,“没人告诉你该怎么做,这个时候就更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大家一起切磋,走过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以后,才能找到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几次跨界,让杜祥琬不断地从0开始,又不断地从0到1,用杜祥琬的话说“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其实都是一次重新学习的过程”。
无法想象在这样多重角色的变化中,杜祥琬究竟以怎样强大的内心去面对纷至沓来的挑战。对此,杜祥琬表示:“人生动力靠两个轮子驱动,一个轮子是社会需求,一个轮子是个人兴趣。需求好像是个前轮拉着你走,兴趣好像是个后轮,推着你走。记得我有一次做成了一个很难的实验,我就情不自禁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句:有幸为国家强大和老百姓扬眉吐气,做一点有益的工作,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如今,即将进入杖朝之年的杜祥琬依旧忙碌在科研的第一线。采访结束后,他也马上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看着他的背影,耳畔依旧回想着他曾说的那句话:“科学研究的魅力就在于探索未知。科学精神并不随着时代变化而变的黯淡,它将会一直散发新的光芒。”
转自中国核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