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徐瑶书记、王为院长讲授“思政第一课”
2021年4月13日晚上,学院党委书记徐瑶同志和院长王为同志在教学楼E301讲授了2021学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主题分别为“百年奋斗光辉路、改天换地兴伟业”、“中国核事业发展与王淦昌生平对我们的启迪”。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李云主持,2019级本科生、本科生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的同学参加了讲座。
徐瑶带着大家温习了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线,可以用“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对应的是中国共产党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历程和目标。徐瑶重点讲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奋斗历史。习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可以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因此我们更加要科学的认识我们党的历史,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与曲折,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王为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国核事业的发展。他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核工业的期望:60年来,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王为强调了核技术的重要性: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理工科领域不依赖于核技术。王为向大家介绍了王淦昌先生生平,他为祖国奉献一生,为响应祖国号召而放弃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王为最后引导大家作为中国当代核工程师,“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面向学术前沿、要面向地方与社会经济发展、要面向人民生活健康。”
学习心得摘录:
今晚的思政课让我对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与历代核工业伟人的故事多了一份敬仰与感动。
身为一名中共党员,身为一名核工程专业的学子,我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更应有创造历史的信心与决心。在新时代下,我们应当把握机会,学习好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前辈们传承下来的工作经验,刻苦钻研,不断进取,为祖国的发展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级硕士 江泽桐
我作为中法核本科生党支部的一名成员参与了新学期思政第一课。在先后聆听了徐书记和王院长的讲解授课后,我感到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理解与思考得到了深化,也对身为核专业学生的使命与责任有了新的看法。我在党课上学到了:对于历史我们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否则便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而自我否定。同时,面对着历史交由我们的使命,我们需要将小我融入大我,在由前辈创造的一个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术前沿相交叉的幸运年代找到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
2018级本科 张中
“百年奋斗光辉路,改天换地兴伟业”,徐书记这几个字精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峥嵘岁月,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以及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引领中国人民前进。这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于担当,勇于纠错,善于总结的政党。我深信,中国共产党必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9级硕士 王旺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本次党课,徐书记向我们阐述了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国共产党迄今为止的百年历史来对大家进行党史的补充。其中最让我有所触动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那段历史。《中国共产党史》中这样描述那个时代的,“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乐于奉献的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和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这种时代性的社会风尚和思想氛围,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在那个时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受到西方的封锁、遏制以及战争威胁的,然而前辈们仍能有这样的精神风貌,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后来我国蒸汽、喷气式战斗机的试制成功,大庆油田的建成,“东风一号”导弹的发射成功。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党员,应当以这些前辈们为楷模,为新时代中国特设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019级硕士 刘文龙
文案:付亦卓
摄影:段昊辰
初审:马雷妮、黄佳玮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