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了解过“儿童抑郁症”吗|精神时间

Kirto 安肯全民心理 2023-07-02

相信前段时间,乔任梁的去世,让大家开始关注起了抑郁症,但你有了解过“儿童抑郁症”吗?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没有”。
毕竟大多数人也许很难将孩子与抑郁症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但事实是,有些孩子不仅仅是忧郁那么简单,他们得的是抑郁症。
什么是儿童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childhood depression)是起病于儿童期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美国研究者的调查表明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0.4%~2.5%。在10岁以前男女患病比例相似。

关于儿童抑郁症,许多文献描述到患儿时常表现啼哭、伤心失望、自我贬低、行为退缩、食欲及睡眠改变、想自杀等抑郁情绪症状。正常的儿童的情绪发展和变化,具有显著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一般的学前儿童大都有情绪不稳定、易变性和冲动性的特征,其情绪变化常受外界环境所影响,而不属于病理状态。
孩子得抑郁症的原因

专家也并不确定什么样的孩子会更容易得抑郁症,不过以下几个原因可能会是导火索。
抑郁基因。如果孩子父母中有一方曾经得过抑郁症,那么其孩子得抑郁症的几率为25%,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此病,孩子的几率则增加到50%甚至更高。
神经物质失衡。脑中一类神经传导素的物质,也就是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芬,它们在控制情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专家们认为抑郁症的孩子可能是由于这些神经物质分泌不足导致的。
创伤。有一半的抑郁症患者,包括儿童和成年人,他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重大的、使生活发生巨变的事件。比如,失去至爱,搬到新的城市、或者是一次事故中的直接受害者。而孩子们通常没有处理这些重大创伤的能力,于是便在心里产生了阴影。艾欣7岁便得了抑郁症,那年她妈妈遇到一次严重事故并且受了重伤。从那以后,艾欣便关闭了自己的情感大门,但专家们认为其实她也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只是用了另一种方式:她恐吓别的小孩,画一些恐怖的画,比如受伤的人或被杀的人,当她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她抓破自己的脸。
荷尔蒙分泌发生变化。学龄前孩子也会得抑郁症,不过更多诊断有抑郁症的儿童是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这个阶段正是荷尔蒙发生变化的时期,男孩与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大致相当,但是在十几岁和进入成人期时,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提高,是男孩的两倍。变化的荷尔蒙以及社会的期望是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所在。
哪些症状会提示有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通常可分为急性抑郁、慢性抑郁、隐匿性抑郁三种。
1、急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诱因,如父母突然死亡,遭受意外灾害,或因病住院而离开父母等。这类儿童病前精神正常,发病时忧郁症状明显,如整天流泪、动作迟缓、声音低、食欲不振、乏力、失眠、恶梦、日渐消瘦,常常独进独出,不与其他儿童交往,有时可流露出绝望感。
2、慢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过去常有与父母多次分离的经历,或有其他的精神创伤的病史,但并无重大的突然的诱因。病前适应能力差,忧郁症状呈逐渐加重,表现为胆小、害差异、容易受惊、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少而浅。检查时可发现其行为退缩、表情淡漠,并有厌世观念和自杀企图等。
3、隐匿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的抑郁症状常常相当隐匿,多表现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不听话、多动、执拗、反抗、攻击、不守纪律、学习困难、冲动捣乱或其他不良行为。也可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过食、大小便失禁等身心问题。多数儿童忧郁不明显,但有的儿童可周期性地出现抑郁症状。
家长应正确对待有抑郁状态的儿童

要改变对孩子的不正确的态度。要多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对他们多加开导,避免专制的家长作风,让孩子把自己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想办法解决或合理地解释,使孩子满意。让孩子能从内心深处感到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是世上最疼爱他的人。这样,孩子的忧郁心境就会得到改善。
不要对孩子管得太多、太厉害。因为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喜欢在同代人中寻找欢乐,寻求共处。他们往往对父母过多的干涉表示反感,家长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要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尽量安排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他们与同龄儿童的交往,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他们的心理境界。
症状明显的忧郁症儿童,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忧郁药物。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多虑平、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及麦普替林。其中,以麦普替林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深受家长欢迎,唯价格较高。对于有强迫症状的儿童忧郁症,则以氯丙咪嗪效果最佳。
近年,国外已研制出许多高效、副作用小的新型抗忧郁药,如速维多(Sarector)等。

儿童忧郁症有时伴有危及生命的消极言行,尤其是对于已有自杀企图或有过自杀行为的儿童,家长必须高度警惕,严密监护,以防其自杀。


来源|网络



-课程预告-




在这堂课上,潘景瑞老师将通过50分钟的内容讲解+10分钟的互动答疑,与家长朋友们分享以下内容:
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一般表现与原因
2、从不同行为特征与表现入手的改善办法
3、从家庭教养着手的应对方法


时间

10月10日(周一)晚8:00-9:0050分钟授课+10分钟互动答疑(温馨提示:由于时间有限,建议您提前将问题准备好)
地点

的的心理公益讲座群
【报名方式】
点击上方“的的心理资讯”后台回复“注意力”报名,按照后台回复的步骤操作。
课程详情:公益讲座|潘景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十八般”应对方法


End-



往 期 精 选



公益讲座|潘景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十八般”应对方法


《分心不是我的错》|你和你的孩子注意力缺失吗?(后附注意力缺失自测表)


有时候熬夜,只是想跟自己待一会儿|阳光抑郁症


一个眼神测出你的情商,我只得了8分,你呢?|每周一测


公众号ID:didixinli有心事你就“Di”一下网址:http://www.didixl.com投稿:xiaoliqiang@didix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