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旭影评】令人震撼的长镜头

林旭专栏 林旭专栏 2020-11-02

看了一部电影——《1917》,先说说故事情节。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命令,立即赶往死亡前线,向那里的将军传达一个立刻停止进攻讯息。时间只有八小时,无人知晓沿途状况:死亡寂静之地、布满尸体的铁丝网、突入其来的敌军、随时毙命的危险境况。但这两个少年军人为救1600人的性命,冒死前往,历经艰险,牺牲一人,最终完成任务。


以前看过电影广告,觉得这部战争片很震撼。后来介绍说此部电影采用长镜头拍摄,一镜到底,一次完成,这就更加令人感到新奇。看完之后,觉得确实拍摄手法不同,以前看过采用长镜头拍摄的电影,但是最多几分钟而已。《1917》长达两个小时,一个镜头,一气呵成,一次拍完,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片段的长短。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用来表达特定的画面构图,例如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长镜头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头段落。顾名思义,长镜头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的使用。长镜头能一次包容所需内容,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画面。长镜头大多应用在纪实的电影作品当中,因为长镜头不间断的记录一件事情,使观众感受到真实的过程。所以长镜头具有时间真、空间真、过程真、气氛真、事实真,排除了一切作假和替身的可能性,因而具有不可置疑的真实性。

因为知道电影《1917》采用了长镜头的一次性拍摄,所以看电影时除了注意情节外,特别关注影片拍摄的连续性。如果画面有切换,那么就是一个长镜头的结束。长镜头必须一直对着主角,过程中可以有别人进入画面,但这个人自始至终是主角。

电影《1917》做到了,基本所有的画面都围着一个或两个主角在进行(两个少年军人,一个牺牲后就剩下一个)。我惊讶地看到,影片一开始两位主角被从草地上叫起来,进入了战壕,走了一段距离后进入了指挥部,接受任务出来后爬出战壕进入与德军战斗的中间地带,铁丝网、泥坑、开阔地,跳进德军战壕。后进入到乡村,搭上了汽车,来到一座被德国人占领的城镇,逃出后终于到了另一支英军的阵地。整个过程只有两处可以停机,一处是爆炸后的硝烟弥漫;一处是中枪后晕了过去。



查了资料,确实拍摄非常不容易。为了挑战“一镜到底”,导演门德斯邀请到好莱坞的名副其实的金牌摄影师罗杰·迪金斯为该片掌镜。对于迪金斯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弄清楚把摄影机放在什么位置来创建场景,每天我都希望自己不要搞砸了,因为那样的话,一切又会回到最初。影片基本采用手持摄影,时刻处于运动状态,没有场景是重复的,要不断穿梭野外,还要保持镜头连贯性。有时要用钢索吊起摄影师和摄影机,拍广阔的场景。解下钢索后,摄影师还要抱着器材跑上车,穿越400码,再下车继续拍摄。

更具挑战的是,这部电影很少有室内场景,绝大多数是外景,光线和天气对于拍摄影响特别大,根本无法打光,只能用自然光拍摄。如果演员跑进战壕,摄影机绕圈拍摄,根本没有空位放置灯具。整部影片是一个长镜头,必须按照顺时序拍摄,为了连戏,必须在阴天拍摄,如果遇上猛烈的太阳,剧组就停工,改为彩排。彩排期间,剧组工作人员都会抬头看天空,看云层何时能够遮住太阳。等到云来了,剧组就争分夺秒进行拍摄。导演门德斯说,这是名副其实的听天由命。演员们在拍摄前进行了高强度训练和六个月的排练。演员乔治·麦凯说:“每次拍摄都像是演舞台剧,一开始就不可以停下来”。

我觉得长镜头对演员的体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中间不能停下来喘口气的。估计这也是找两位年轻演员的缘故。这部电影值得一看,主要是开了眼,体会到了长镜头的震撼力。

 

本文编辑:Jennie


往期内容回顾:

癞蛤蟆非要跳进姜窝子呀

谁没点优点,关键是缺点能否被容忍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谋略都是扯犊子!

朋友/兄弟/战友

政客不给力,商人操碎心!

【八一专刊】我的从军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