扉页 | 《白门柳》:在明清更迭之际,再现天崩地解
◆ ◆ ◆ ◆ ◆
扉页
书籍装帧时必不可少的空白首页
爱书之人常将读书箴言、体悟记于此
“无情最是白门柳”。面对眼前泱泱天下的云谲波诡,芸芸众生的生离死别,它永远安静地伫立在金陵城外,不悲不喜。随着一声乌啼,白门外的柳树又张开了眼。“呦,怎么又换了天下了?如今这朝代是谁家的了?”
——报答平生未展眉(豆瓣)
作者简介
刘斯奋,男,祖籍广东中山,1944年1月生,现为广东省文联主席、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刘斯奋是一位优秀的文艺理论家,他所提出的朝阳文化理论,对广东地区的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小说创作、学术研究、美术、书法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荣获全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他还从事过古典文学研究,出版了学术著作《岭南三家诗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等共八种。 曾在胡乔木的指示和广东省委的具体安排下,代表大陆当局撰写反驳海外学者余英时的文章《也谈陈寅恪先生的晚年心境》、《陈寅恪晚年心境的再商榷》。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白门柳》由三部构成。
第一部《夕阳芳草》集中描写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江南地区的文人组织“复社”和“阉党”、余孽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秦淮名妓董小苑一波三折的爱情纠葛,竟同权臣暗中进行政治交易,为“阉党”余孽开脱,使江南的政治、社党的争斗、内讧更显波诡云谲。
第二部《鸡鸣风雨》描写明朝残余势力在弘光王朝覆灭后,退守浙东地区,继续坚持抗清及其最终灭亡的过程。在该卷中,几个主要人物被命运驱上了不同的道路。黄宗羲毅然参加义军从事武装斗争;冒襄和董小宛成为颠沛流离的难民;钱谦益投降北上,柳如是则独自留在南京,各自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最终又集结在抗清的旗帜之下。
第三部《秋露危城》主要描写农民军领袖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明崇祯的突然灭亡给江南造成了冲击和极度混乱。为江南半壁河山,拥立新君,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集团与以马士英为首的政治势力展开较量。政权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各派斗争惊心动魄,甚至爆发内战危机,直至清兵一举南下。
书评
晚明史向来为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那一段渲染着凄美异彩的年代,始终是文学与历史的最佳交汇点。时至今日,明清易代史的文字数不胜数,其门类、出处五花八门,褒贬不一。而《白门柳》能以“以史笔描写诗魂,以诗性激活历史”的艺术定位脱颖而出,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并系住读者的灵魂。
多卷本,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在这三个范式三个视野的融合上,《白门柳》无疑彰显出了它灼灼的艺术魅力。整个三部曲的调子,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完全是雄性、刚烈色彩的,与其相反,刘斯奋将那段凝重惨烈的历史化于另一种细腻、婉约的故事之中,在小说中,大历史的天翻地覆、风云变幻往往与儿女情长同样不可或缺。
《白门柳》将其笔触着重于其中分量最重的主角,即所谓“士”这一阶层,让他们接受明末血雨腥风的洗礼,将其置于中国十七世纪中叶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的焦点,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奢华腐朽走向哀败孕育新生的末世画卷。《白门柳》中显然有类似孔尚任的《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思路,与《桃花扇》不同的是,《白门柳》所要抒发的并不仅仅是朝代的更替之感,更有“士”在中国文化变迁沧海桑田的命运之感。因此,与其说《白门柳》写的是历史,还不如说它写的是一个阶层的命运升沉。
在《白门柳》中,我们不难捕捉无时无刻不贯穿其间的“反思”。习惯了“大历史”叙事方式的读者,不妨体会一下《白门柳》对“小历史”的关切。刘斯奋不仅仅满足于通过价值和道德的选择观察史实,且将其思索之笔刺向历史中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私处”。试举两例——关于党争的描写,他一方面透视了诸如马世英、阮大铖等“士”这一阶层的投机者,但另一方面,他也不仅仅从道德方面肯定复社文人的行为方式,而是深刻地将欲望与道德的复杂而微妙的组合给予了深度的表现。
知乎——白云长在天
经典语录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
——引自第403页
正如向巨大的生活漩涡投下了几片枯叶,虽然多少使人感到惨淡和萧瑟,但是随即就被吞没、被包容,成了这个都市光怪陆离的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种很自然的色彩,不再引起人们的注目和惊诧了。是啊,天空这么朗,春光如此明媚,满城的柳树都开始吐芽了一一这些被骚人墨客艳称为“白门秀色”的柳树,有的已经十分古老,其中几株,也许还是太祖皇帝营建应天府城的时候种下的。经历了二百七十余年的漫长岁月,它们依然青青如昔。
——摘自第二章
现在,整片营地更深地坠入了沉沉的酣梦之中。随着远远近近的篝火一垛接一垛地暗淡下去,山野也不再像原先那样影像重重,而变得仿佛被一张无边的大氅遮蔽了似的,幽暗一片。只有天上银河依旧静静地横亘着,以它永恒的辉光呵护着疮痍满目、征战未已的人世,让他得以享受这难得的片刻安宁。不过,就连银河其实也在悄悄地向西移动着。倒是从钱塘江那边吹来的湿冷的风,渐渐加强了势头,他不停地吹拂着,带走了露宿者们的疲劳、汗臭和梦魇,也带走了篝火的最后一丝余温。
——引自《鸡鸣风雨》
然而,过不了多久,白璧般的圆月就从东边的城墙上露出脸来。仿佛展开了一匹银光闪烁的素练似的,秦淮河一下子给照亮了。那星星点点的灯火顿时暗淡下去,周遭的景物却鲜明地凸显了出来——河房上的黑瓦顶、沿河两岸的树木、游船的甲板和帐篷,都被抹上了一层银色的薄霜,就连露台上、船舱里的人影也变得历历可辨。那些笙箫琴鼓所走出的声韵,顺着阵阵夜风吹送过来,显得悦耳而悠扬。
——引自《秋露危城》
文编 | 张怡潍
美编 | 孙一萌
责编 | 孙一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