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三十二到二十二:中国幸存“慰安妇”生存现状

2016-11-17 Paine 凹凸镜DOC



从《三十二》到《二十二》,一串不断减少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逝去的国内幸存“慰安妇”。《三十二》讲述94岁幸存者韦绍兰和她中日混血儿子的故事,她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即将众筹上映的《二十二》,导演把镜头对准剩下的22位老人, 记录她们最后的生活。


只愁命短不愁穷

作者:Paine


黑夜飘雪,音乐先入,人声随后。广西山水清秀,镜头随着水面上移,收纳天色。无人机航拍移镜,至人物出现,低饱和画面呈灰色调。


慰安妇是个很敏感的主题,在当代东亚诸国之间,仍属于那种可以掀起千层波澜的问题,二战遗留下来的女人们,随着年事渐高,她们携带了整整一世的故事,如果不被诚实记录下来,那么未来想要得到平反和道歉则会更加困难。木心说“文学是人学”,我认为,影像也当如是。


影片首先交代了故事背景,即广西贫苦的乡村,老太太已过九十岁高龄,仍要烧柴,挑水,务农事。用砖瓦堆砌成的土房非常破败,除了灰黑,看不到别的颜色。在对老太太的口述进行录制的时候,通过侧面的伦勃朗式布光,塑造人物立体性,亦和背景土墙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排除了周围环境造成的干扰,让观众的注意力完完全全聚焦在老太太的讲述上。




音乐或者空镜头,都是这部影片中常见的转场方式。因为“慰安妇”这个话题过于沉重,需要将口述史和老太太现在的日常生活进行交叉剪辑,才能将影片稳定在一个较为合适的节奏,不会引起观众的不适和疲劳。


老太太背着年幼的女儿,被鬼子抓到马岭,关在房间里,“眼泪都不敢流”。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我惊讶于老人对当时的一切细节都记得那么清晰,细致到了逃跑时微亮的天色,驻足过的树。在老人的讲述中,那种极度的恐惧被还原,被鬼子关了三个月,日夜被强奸。到这个时刻已经说不下去了,陷入了良久沉默,镜头给了老人攥紧拳头的手部特写,干燥而沟壑纵横的皮肤,大概就是岁月。


老太太的丈夫早逝,留下她一个人在村子里过了大半辈子。她说:“没有哪个比我更苦,眼泪只往心里流。”


在影片前半段,基本上只有老太太一个人物,村子荒凉,田间路上也看不到人,她就一个人打水、吃饭,只留下屋前门口的一个背影,留下一声声沉闷的咳。




又回到了片头开始的黑夜飘雪,此时出现了戏剧冲突,老太太说,在被强奸之后,自己怀上了鬼子的孩子。直到这时才有了第二个人物出场,也讲一口广西方言,将老太太喊作妈妈。这个人物的命运也是非常悲剧的,无法控制的那种悲剧,像中了蛊。他一世没能结婚 ,谈了六个姑娘,都因为自己是日本人而失败。此后便一辈子看牛,他说:“有碗稀饭给我吃,我就举双手了。”此时的人,竟只剩下吃喝活着的需求。


到这里,开始对母子二人进行对比,剪辑节奏加快,进入了全片的高潮部分。儿子认为活着太苦,喝农药寻死却不成,老太太则说,“人生只愁命短不愁穷”。儿子讲述自己后来才了解日军侵华行径,他也是愤怒的,希望得到赔偿,而老太太似乎对于一切都抱有感激,亦希望能够得到照顾。


母子二人终于共同出镜,时间是清晨,灰蒙蒙的雾。儿子背了一辈子的日本人名声,认为自己的一辈子就这么坏了,但无能为力,只是日复一日地干农活,看似无情绪,如土地上的所有生灵,只是活着而已。而老太太想起自己十二三岁时在山坡上牵牛唱歌,终于露出了笑,也是从开始到结束唯一一次流露快乐。




老太太又用九十多岁的嗓子唱起歌,画面切为空镜头,山峰,稻麦,天空,至少人歌唱时能获得短暂的自由。然后是一段诗,概括了老太太的一生,不知道笔出自谁,但由老太太念诵,竟非常有味道。片尾处,老太太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慢镜头,定格在婆婆的笑。


另,这部影片是通过个体人物反映历史事件,最后有一个倒计数器,从20000,到32,数字从雪白变成鲜红,现在仅剩32名慰安妇存活。(影片拍摄制作历时一年余,至完工,仅剩23人存活)


PS:阅读原文,观看影片


——   End  ——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长按或扫码关注

凹凸百态   光影日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