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汶川地震11年,看映秀花开

张劳动 凹凸镜DOC 2019-05-12

国内首部由志愿者完成拍摄的地震纪录片:一部跨度长达十年的纪录片,一个在接力的纪录片团队,那些因地震改变的家庭。

 


一场改变命运的地震


2008年4月,哈尔滨人蒋鸿来到广州求学,不出意外的话,她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远在四川的李家福在映秀小镇上过着悠闲的生活,一双儿女在附近的小学上学,声伟,雪梅,名字里寄托着他对于孩子们的期盼,希望他们长大后,做一个伟大的人,做一个高洁幸福的人。


然而,一场地震,打破了他们原本的人生计划。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突如其来的一场8.0级的地震,山崩地裂。李家福的孩子,在地震中遇难。忍着心里巨大伤痛的他,跟其他乡民联合救援队解救被困的群众,并成功救起了被掉落山石砸中困在车里,身受重伤的运钞车司机。


远在广州的蒋鸿在家中也感受到了震感。媒体的视频文字报道,深深触动到了她,她自愿加入了“赵广军志愿者生命热线”紧急成立的“温馨服务队”,成为了一名青年志愿者。为心灵受到重创的灾民进行心理抚慰。


 

为灾区人民拍一部纪录片


志愿服务让给蒋鸿认识到,灾区人民在心灵受到的伤害比身体上的创伤恢复起来难多了。她希望通过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抚慰灾区的人民。2009年,蒋鸿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组建起了由5个人的公益拍摄团队从广州前往四川,拍摄震后人们的生活。


几个月的时间,他们的足迹走过汶川、映秀、绵阳、德阳、什邡等地,记录下了灾后宝贵的影像素材,制作完成了纪录片《心魂》,李家福就是影片中的主要拍摄对象之一。


《心魂》一共分《师魂》、《铿锵少年》、《父亲》、《古羌文明》四集,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播出,因为并没有公开发行,没有任何收益,后期费用来自蒋鸿多年的积蓄,甚至还要借款。《心魂》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好,这也成了蒋鸿和主创团队值得慰藉的事。


震后的李家福,工作也换了很多次,他做过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员,也做过镇上的环卫工作。后来,他买了一辆车,平时不是在工地干活,就是在开车拉客。不变的是过年前后,被救的运钞司机会来映秀跟他吃一顿饭,大家彼此分享一年生活中发生变化,运钞司机多次要给李家福钱以做报答,都被李家福拒绝了。2009年5月29日,李加福夫妇再次生下一男孩,名叫李声吉,这是他们生命唯一的寄托。 


 
《心魂》播出后,蒋鸿继续着她热衷的公益。2016年,蒋鸿从广州返回到哈尔滨发展,2017年9月,蒋鸿提出拍摄《心魂十年》的想法,她希望回访汶川,记录受灾群众们在震后十年间的心路历程。


但这谈何容易。原先跟她合作的导演叶建军离世,纪录片的摄制像无底洞一样,消耗着她的精力和金钱。但蒋鸿并没有气馁,纪录片导演谢彬辉团队不计成本的加入,让她的拍摄计划变成可能,哈尔滨、广州两地志愿者团队和有识之士也纷纷响应,并于2017年11月25日在广州举行了《心魂十年》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公益纪录片路演活动。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乔平亲自为纪录片题字,并赠予纪录片拍摄团队。


《心魂十年》聚焦了映秀人李加福,在这十年间,经历的世事更迭,离合悲欢,讲述作为地震亲历者的他,灾后十年的真实生活变迁和对待生命的态度。
 

遥遥无期的上映


这部纪录片于2018年在国家广电总局备案了,拍摄完成后的剧组又遭受到了资金困扰。做后期的制作公司的拖延,加之蒋鸿也无力支付剪辑费用。尽管导演谢彬辉连续熬夜剪辑出了初剪版本,但在找播出平台方面又迟迟没有结果,很可惜已经错过了2018年十周年的播出档口,上映时间仍然遥遥无期。片子至今还在谢彬辉的电脑硬盘里。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汶川地震11周年了。



纪录片团队还在坚持,他们希望完成叶建军导演的遗愿。蒋鸿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片子:“遭遇自然灾害虽然不幸,但会让我们真切体味到人间真情。”谢彬辉说:“公益的精神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影片中,一群震后降生的学生来到汶川大地震公墓,向逝者表达敬意和怀念。这些稚嫩的面孔背后,是一个个被地震改变的重建家庭,生活还在继续,他们的故事还会再讲述出去。


搬到新家的李家福问儿子,长大想做啥?儿子回答,当发明家,当特种兵。李家福淡淡的说,只要不像爸爸一样当农民就行。


△汶川十年·映秀花开 片花


创作者简介


谢彬辉,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2013年起从事纪录片创作。2013 年,攀岩主题纪录片《月亮计划》,摄影指导,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2014 年,自然环保主题纪录片《消失的蝴蝶》,导演,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2018年,汶川地震主题的纪录片《汶川十年 映秀花开》导演。


蒋鸿,制片人,活动策划人,艺心公益创始人,投身公益十余年,哈尔滨团市委冰城青益汇孵化支持的青年公益人,哈尔滨雷锋车队文化旅馆馆长。



说明:部分资料源于《生活报》。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投稿  加微信☞pjw200951288

加入交流群或工作团队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长按或扫码关注

凹凸百态   光影日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