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镜DOC纪录片影评大赛结果公布
这些年,每年都会有一两部纪录片成为爆款,引发广泛热议,如《四个春天》《棒!少年》《九零后》等。然而,繁华背后,纪录片的处境其实越来越艰难。
相关影展关停,民间放映受阻,研究者和影评人断代,一篇优质的行业观察或深度访谈的阅读量只有几千,连在朋友圈刷屏、媒体争相报道的影片上映也得不到排片……
纪录片抵达观众难,想要获得专业、创新、思辨的评论更难。作为纪录片领域的垂直自媒体,凹凸镜DOC深知推广纪录片困难重重,就连我们昨天发的文章都遭举报删除,但总是心有不甘。
这次,我们发起“凹凸镜DOC纪录片影评大赛”,希望更多人参与其中,除了想让更多人关注和观看纪录片,还想填补纪录片评论的空白,发掘纪录片评论人才,促进纪录片创作与理论研究和批评的良性发展。
经过三个月的征集,我们共收到281篇纪录片长短影评,其中212篇为纪录片长评,69篇为纪录片短评。
张劳动
感谢大家来参加由凹凸镜DOC主办的影评大赛线上颁奖活动,经过三个月的稿件征集、初审终审评委的评选,今天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首先,请凹凸镜DOC的创始人潘俊文分享:凹凸镜DOC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影评大赛?
潘俊文
我们做纪录片影评大赛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做纪录片相关内容很多年了,我们发现除了偶尔爆红的一两部纪录片,平常日子里无论是纪录片上院线,还是出网络资源,关于这些影片的讨论和评论都特别少。我想这可能不仅是因为纪录片的受众少、观看渠道有限,还肯定与没有相关平台承载这些内容有关。作为纪录片领域的垂直自媒体,我们有责任发起这样的影评大赛。
二是我们发起这次影评大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为此前我们曾经和深焦合作进行过一次纪录片影评大赛,那时候纪录片影评是作为深焦影评大赛中的一个版块。后来,我们想纪录片影评大赛其实可以独自出来,这样方便更大程度推广,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张劳动
凹凸镜DOC影评大赛举办之初,便得到了很多个人和机构的支持,特别感谢中央民族大学的朱靖江老师,还有北师大的樊启鹏老师,中国传媒大学的姜娟老师,我们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和西北大学进行了两场纪录片影评写作分享会,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如果大家一起为纪录片发声肯定是最好的。
我们就有请此次影评大赛的复试中选评委魏时煜老师跟我们分享,她对关于纪录片影评的故事,主题为:有效对话:纪录片规律与影评写作。
魏时煜
通常我跟我的学生讲,影评第一不要太长,最长不要超过300字。
有的同学问我,如果是超过300字怎么办?老师看到300字就不往下看了。当然,这是跟同学半玩笑式的对话,为什么这样讲?其实,你写一篇影评,如果这篇影评里面有300个字是非常有效的评论,这篇影评已经是成立的了。如果说影评超过了2000个字,其中可能就会有一些引经据典或者是拿其他作品来比较。
包括这一次,我看到的是初审选出来的30篇影评。这30篇影评都比较长,平均每篇大概在5000字左右,大概只有1000字是评论影片本身的,其他部分讲一些纪录片的概念,跟其他纪录片的比较。有的时候这些话可能说了,还不如不说,如果比较得不太好的话,可能我看完了影评,其实就不想看电影了。但是有一些是,我看了影评以后很想看电影的。我本人如果写影评的话,我写完了一次以后我都会再看一遍电影,做一个核对。
这一次我比较喜欢的,比如说关于《临终笔记》的影评,我看了这篇的影评以后,去找来看了这部电影,看了电影我也挺喜欢的。
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定义为“有效对话”,想从“导演怎么拍摄”的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如果是做导演的话,我的发言里面有一些话你可能能够认同;如果你是写影评,你要知道,纪录片导演跟剧情片导演,有一些特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影评里有一些话,是你写的时候需要考量的。
首先在拍摄的时候,我觉得“有效对话”是分了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拍摄访谈。一般的来讲,如果你对面的那个人越有学问,你可能就要做越多的功课。你功课做得越多,这个访谈可能就会拍的更好。
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访问一位老先生,我想跟他谈他父亲的经历,但是他父亲的事情是很少人知道的。我把能够找到的资料都找到以后,包括把他父亲的事情发生时期的环境,还有各个党派的情况都调查清楚,他说话的时候我就能接上,说了没几句,他就对着我笑一笑说,你还知道得挺清楚的。
当他这样去跟你讲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对你就信任了。当你问问题的时候,他不会觉得你是在最表面的那一层问他,他不会每说一句话就问:“我现在说的这个你知道吗?”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你在对面听访谈对象说话的时候,你要让他感到,你真的是在听。你听的时候,一个是你有没有反应,另外一个是,你有一定的情感表达。对面如果收到了,这个访问对话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对话。因为对面的人对你放心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情感流露出来。情感流露了以后,等到剪辑的时候,就有一些情感的位置可以剪辑。
另外剪辑的时候还有一部分对话,有一些朋友可能比较喜欢用王兵的那种“直接电影”的方法,尽量隐藏自己,有的朋友可能觉得这样比较酷,不太喜欢用画外音。我也问我的学生,用画外音有什么问题吗?他们就说,写出来以后好像不太好写,写出来有一点“装”的味道。
今年还有一个纪录片班上的德国学生问我,怎么能够把画外音写得比较诗意,但是听起来又不是“伪文青”的姿态呢?写话外音是有技巧的,因为你要知道观众通过画外音要了解什么。有一种写法,其实是不会“装”的,不要在你的画外音里抽象地表达你的情感,而是把当时让你产生情感的情境给还原出来。
另外,画外音要交代给观众,片子其他部分没有的信息。如果已经有的信息就不要啰嗦了,画面上大家都已经看懂了,画外音就不需要说了。交代一些缺失的信息,这是画外音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费穆的《小城之春》,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画外音用得很好的例子。经典在哪里?就是画外音和画内音,是互相形成对话的。当你作为一个导演,你写的画外音,跟你剧情中的人物,或者你片子里面的人物有对话的时候,观众就像是一个在旁听的人,他好像偷听到你们的对话。所以有时候可以保留自己问的几个问题,把它当成是一种画外和画内的对话。这个就是《小城之春》非常经典的地方。一般导演为什么不这么用?因为他其实把一部分叙事的话语权交给了女主,女主是用声音来带动大家,带动整个叙事的。
还有一层的有效对话是在现场,现场是非常可贵的。纪录片的放映现在已经比过去好了,但是场次还是不够,机会也不够多。当有一个现场的时候,要特别珍惜这个时间。观众和导演都要特别珍惜这个现场,现场可以带给观众一种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这个体验是,观影的时候一起看了一个片子,片子里有一些没有解答的问题,可能是导演有意留白,可能是导演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观众就会问。观众提问的时候,导演不要重复片子里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国内的分享时间稍微多一点,我在香港这边放映《古巴花旦》的时候,每一场只有15分钟时间,我就要用这15分钟,让整个现场的观众感觉自己得到了很多的东西。
当你不是一个导演,而是写影评的时候,要怎么看待导演的作品呢?这一次有很多影评里,提到主观和客观的问题。当然很多人纪录片看的不多的时候,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纪录片应该是完全客观的。所以当纪录片表露出某一些主观的表达和方法的时候,就有观众说,纪录片可以用主观叙事吗?
实际上是可以的,主观和客观这个东西,跟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是有区别。比如说,我可以把话语权交给观众,同时自己的话外音,我的主观看法,作为其中的一个声音放进去。虽然我形式上是有主观的一部分,但是事实上是用主观的声音,增加客观的视角。还有一种导演,他用别人的声音,集中起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一种就是所谓主题鲜明的剪辑。比如说一个新导演,拿自己的片子试的时候,在拍摄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丰富的体验,听到非常多的话,等到剪辑的时候,大家就觉得你应该主题非常集中,只能有一个主题去剪,实际上是不一定的。
司徒兆敦老师,他是我的纪录片老师。他在讲纪录片的时候,说我们通常理解电影是“motion picture”,是一个活动的影像,这个活动里面包括每一个人的动作。所以如果所有的人都只是在说,没有动作的话,这个片子就不好玩了。
大部分的纪录片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我觉得大部分纪录片分享的一个动作就叫做“寻找”。比如说我的《金门银光梦》,就是寻找伍锦霞的过程。还有最近的《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也是一个很好关于寻找的例子。
当我们到历史里寻找的时候,不是你想找就能找到的。所以我的《金门银光梦》第五版拿出来放的时候,来了12位香港电影影评学会的影评人,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多放一些伍锦霞的东西呢?我说我们是在历史里面寻找,不是你想找什么就能找到的。我已经基本把我找到的东西连贯起来,放在片子里面了。但是别的观众会觉得我的片子里面有很多东西。因为我找到了很多,他听都没有听过的东西,变成同样都是看90分钟片子,如果这里面东西你都不知道,那就是学到了最多的东西。
当你是一个影评人的时候,如果导演主要的动作,或者是有一条主线是“寻找”,你就要看导演为了“寻找”花了多少努力,最后找到的成果怎么样。有的时候不能完全以成果来论英雄,我觉得怎么去找,用什么角度,到哪里去找,有一个什么样与众不同的思路,这些都是纪录片人的智慧。
还有一个是纪录片跟剧情片不一样的地方。剧情片可以做的比较完整,剧情片哪怕是有所谓的“开放式结局”,相对的来讲都是比较完整,因为它的结构是在拍摄之前就已经做好的。但是拍纪录片的人,去拍摄的时候没有办法确定能够找到什么,这个就是拍纪录片比较刺激的、比较好玩的一部分,你不知道你能找到什么。所以你每找到一样东西,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东西,可能都会非常兴奋。
所以在《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里面,大家就看到有不同国家,不同团队,大家都在“找”,但实际上大家都在找同一件事情。等到导演剪辑的时候,他就要把这几个人给串联起来。《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比较好串联,一共有6个人,大家把每一个人找到的同一个信息集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很漂亮的故事了。
如果我们有找不到的东西,纪录片就一定有不完整的地方,不光是结局找不到,中间可能有很多细节也找不到。当你把这些组成一个类似剧情的东西,剧情并不是严丝合缝的,从一个段落到另外一个段落,中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是那么严密的,也未必有因果关系在里面。这样对观众有一个挑战,同时也对观众是一个好玩的事情。
因为如果观众愿意动脑子,他可以想象看似没有关系的段落中间,到底有什么。导演“留白”,观众来“填白”,每个观众填的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觉得纪录片最大的挑战在哪里?因为剧情不一定的完整,逻辑关系也不一定那么严密,当你做一个片子的时候,你有没有一个情感的部分是可以打动是可以打动观众的?
情感的部分其实是有两种做法的,一个是在拍摄的过程中,被拍摄的人已经表露出了自己的情感,情感往往在被拍摄者那里是非常强烈的,但是在观众这里,有可能剪辑得不好,就会非常稀薄,观众就不知道为什么画面上的人在哭,为什么那么激动。如果你给了观众这样的感觉,你剪辑的工作和导演的工作就差了一点。
怎么能够知道情感跟观众之间的联系呢?这个是没有办法完全知道的。你知道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像好莱坞到街上去拉人过来试片,你需要试片。你试片的时候,不要一次性把你全部的朋友都叫到同一个场合来,你可能这次叫三五个人,下次叫三五个人,多次的试片,试个几次,你慢慢就知道,哪一些东西是观众一定会笑的点。
比如说《金门银光梦》里面提到李小龙,李小龙才三个月大,他就演了伍锦霞这部电影,这个点差不多是中国观众和外国观众,他们都会笑的一个地方,我就知道这个地方是一个笑点,我把它摆在哪里都没有关系。但是有的情感点,在这个片子里面表达是比较含蓄的。我也没有访问到一个人是讲到了伍锦霞就痛哭流涕的,那这个点我怎么做出来呢?我也不可能去煽情。
煽情的做法台湾导演用得比较多,比如说你父母在大地震去世了,不如你跟你父母写个信,信一读出来以后,观众立刻就哭了。这个是一种办法,但是不是我想要用的办法。观众试得多了以后,你大概知道有一个情绪,但最高级的东西,就是你剪辑的节奏。你可以把你的情节安排,把一个剧情片里面的剪辑节奏植入到一个纪录片里面,这个是非常难做到的。
因为我们大部分的纪录片导演没有受过剧情片剪辑训练,所以不会往这个地方去想,但试片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但是不是意味着观众就是上帝,观众给我的所有意见都是有用的呢?
比如说我学生时代的一个习作,就是拍司徒老师的一个片子。我记得第一次试片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也是司徒老师的学生,他说最感动的就是司徒老师迷失在香港的街道上,他觉得那个地方是最感动的。还有一个学生,说你的全片都很好,就是这个地方不好,你应该把这个地方给剪掉。在同一个位置出现两种相反意见,这个时候你怎么处理?
我觉得这个问题回答得最好的是在纽约教纪录片的一位教授,他说任何一个地方,观众说这个地方不好,或者是你应该把它剪掉的时候,未必是这个点不好,可能是这个点摆的位置不对。因为你剪掉一个点就会牵动整个电影,并不是说这一个点剪掉了,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所以要看一下这个地方你到底想传达什么,如果你是想传达一种情绪,在这个情绪之前,有没有至少两三个点,铺垫过类似的情绪。这样到达这个情绪点的时候,观众才能够确知应该是有这样的一个情绪的。
写一个纪录片影评的时候,就要知道主客观这个事情不是绝对的。另外导演是否有付出努力去“寻找”。剧情是不是完整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剧情有没有一个真正思考、反思的一个结构很重要。另外是情感的表达,因为观众看完一个电影最满意的地方是,我跟片子在情感上有沟通,或者看完以后我获得了很多信息,这两点是观众最满意的地方。
所以剪辑的节奏,也可用这两点可以来做一个参照。剪的每一个镜头里,有没有信息要传达,有没有情绪要传达,既没有传达信息又没有传达情绪,这个镜头是不是可以剪掉?这个是你可以问自己的问题,因为你一定要非常珍惜观众的时间。因为观众的耐心有限,观众身体的能量也是有限的。我的监制就说,他不能看两个小时以上的片子,他看两个小时,因为纪录片的信息量很大,看两个小时以上的片子,我受不了。我觉得对我来讲,我有时候会剪掉很多东西,因为我宁可观众意犹未尽,也不愿意他觉得我看都看不下去,最后干脆后面半个小时就没看完。
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在写一个纪录片影评,纪录片没有那么大众化,变成你写影评的时候,你可能带一个使命,你要更加大力的去宣传纪录片,或者是去分享到纪录片的好处。但是纪录片的影评写出来以后,是比较容易比剧情片写得好。因为大部分的剧情片都是类型片,类型片里面,如果不去写演员的表演,不去写类型片各个部门的完成程度,那就没什么好写的。但是因为纪录每一部之间都不一样,所以难得说写一部纪录片的影评,然后跟别人的影评撞了,跟别人的影评很像。
张劳动
感谢魏老师参与我到我们的终审评选,我们下一环节是请初审评委林世健来分享这次参与影评大赛的感受。
林世健
我拿到了将近百篇的影评,每一份都认真地看了,我最大的感觉是,这些影评人在选片上给我的一种惊喜。
我觉得好多人在选择片子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没有选择那些主流的纪录片,而更多的选择了具有某些批判视角的,或者说片子本身具有一些批判性的影片。比如说《杀戮演绎》《沉默之像》《悲兮魔兽》,还包括杜海滨导演的《伞》,是我在看这些影评当中的第一个感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第二个感觉是,很多的影评人会更偏爱一些对于人自身关注的影片。比如说我看到的一些影评,包括《掬水月在手》《滑板少年》《人类》《方秀英》《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会感觉到这样的选片倾向可能也是观众自身的某种疑惑,或者说也是自身对于某种社会问题的关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可能他们尝试的在这样的影片当中寻找答案,而恰恰可能是纪录片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问题的索引的。
我比较喜欢感受性的影评,我在他们的这些文字里边看到了很多观众通过影片作品本身来思考自身的一些问题,或者说他们尝试与影片当中的那些主人公进行某种对话,或者说对于自己某种的疑惑的一种解答,特别感谢影评人通过文字与我分享您的那么隐秘的情感,还有个人思考甚至困惑,特别感谢大家。
张劳动
我们下一个环节是由我们的合作单元的代表来公布一下获奖名单及颁奖词。
CathayPlay影评奖
谭之湄
隐形与介入、对话与见证、个人与历史:读解纪录片《日常对话》
宣读人:端木子今
颁奖评语:通过叙事策略讨论了《日常对话》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合理分析了纪录片作为一种叙事类别所以面临的道德伦理问题。影评的框架有条理,结构较为清晰,既有对纪录片专业的讨论,也有利用影评的特性尝试将问题让观众得以读懂。
获奖感言:正如罗兰·巴特所说:“公共历史是一种不可经验的虚构,真实存在的只是无数(由个人存在测度的)小历史的鸣响和嘈杂的和声。”纪录片动人之处在于它能够从讲述者的个人经验出发,邀请观者进入关于种种公共议题的探讨。非常感谢凹凸镜本次举办的影评大赛给同好们提供的交流机会,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爱上纪录片,从中去聆听和见证那些身而为人我们所共通的情感体验与生命历程。
优秀奖
《二十二》 :“个人创伤”与“社会记忆”矛盾下的纪实表达 (张哲)
《卡瓦格博》:深得藏人生活之味 (游晓璐)
后浪电影荣誉奖
游晓璐
《卡瓦格博》:深得藏人生活之味
宣读人:黄佳艺
颁奖评语:文字避开了纪录片里沉痛的部分,让人在委婉的阅读过程里,感受到《卡瓦格博》及其背后生活的魅力。但这种回避,并不是视而不见,而是要给人一种预期,一个有机会靠近真相的预期。
获奖感言:我不是纪录片相关从业者,这一次获奖,对我来说,挺意外,像是一个时隔四年多的悠长回响。看到郭净、此里卓玛拍摄的《卡瓦格博》纪录片,是在2017年冬天举办的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展上。外面凛冬已至,在人大暖烘烘的放映现场,卡瓦格博“平淡的生活之味”很吸引我。那时候,我正准备去读民大的影视人类学硕士,但后来际遇发生变化,我没有再去求学的机会。这几年,我也把自己作为方法,真正地感受“平淡的生活之味”。在《卡瓦格博》影评里,我写道:“郭净真是能熬啊。一部片子,剪了十四年。”能熬,又有实验精神,是郭净给我的启示。纪录片是时间的礼物,也是生活的深描。我想,看纪录片会是我持续一生的热爱。
宋路云
芸芸众生算不清,游民生活拍不尽:谈徐童纪录片《算命》
宣读人:黄佳艺
颁奖评语:倘若没机会看徐童的《算命》,那就看这篇文章吧:它既在草灰蛇线的叙述里还原了《算命》的样子,又从艺术审美和文化诉求的角度,提供了一个解读徐童及其《算命》的窗口。
获奖感言:当我们路过这个世界,需要回望寻找记忆时,纪录片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证据。用文字表述他人的影像记录,是我尽己所能的无力方式。非常感谢「凹凸镜」以及「后浪电影」,赋予了一个年轻人更多的精神力量,鼓励我的“记录”继续下去。也感谢所有记得“影像具有纪录性”的人,他们时刻提醒着各位,可以由此到梦中去,也要从梦里醒来。
和观选择奖
王一帆
当我们谈到宝丽来我们在谈论些什么
宣读人:孙何凝
颁奖评语:本文条分缕析地对影片做了拆解,围绕堂吉诃德式的主人公卡布斯和模拟成像这一组核心关系,延展至当下这个数码时代,人们对于真实感知的渴望情感。作者通过详尽的阐述,将电影的结构与主题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即使成像在这个数码时代,是否还有它的意义?
通过本文,我们也能看到纪录片《拯救拍立得》的丰富、多义性—— 模拟时代亲历者们的共同记忆,也是当下人们的共通情感,这些体验是真实的、充满细节的,在这个迅疾变化的社会中,它们格外珍贵。
获奖感言:2021年是进入纪录片专业的第五年,使用宝丽来相机的第三年。当纪录片遇上宝丽来,两件自己熟悉又时常为之惊喜、为之感动的事物碰撞到了一起,似乎有了一定要动笔的理由。观影和写作的时间被当作躲避现实的暂时解放,内心无比欢悦,写作同时也正式思考自己选择宝丽来的理由,抓不住的感觉似乎听到了某声确切的应答,而获奖则是意外之喜。再次感谢凹凸镜的主办,感谢和观映像的选择,愿这份喜悦与纪录片爱好者、宝丽来玩家分享!
Figure纪录短片评论奖
杨海飞
社会进程中的个体之境、社会之思和文化之味:以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为例
宣读人:张帅
颁奖评语:一篇好影评,不该止于对影片本身的解说,锦上添花,而是可以像一枚透镜,能用写作者脑中思考、笔下才情,引导受众仔细打量影片创作内核,以更多元的角度思考,获得更多心理共鸣。
获奖感言:感谢“凹凸镜DOC”给予我“Figure纪录短片评论奖”,我把这理解为不只是给《社会进程中的个体之境、社会之思和文化之味——以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为例》这一篇评论,也是对我在这篇评论中表达的观念的支持和肯定。斯以为,这个社会给予年轻人太多的标签,以至于不可避免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刻板印象,其中有个固执的观念,认为“年轻人不喜欢看纪录片”。这是一种先入为主式的观念的陷阱,而我想表达的是,“优秀的纪录片,从来不缺乏受众”。那些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又具备社会公共议题价值的纪录片,它们给予我们各种各样审思世界的角度和态度,同样这些纪录片也能在年轻群体中引起强大的共鸣。对我而言,纪录片这一表现形式,给予我将过去、现在、未来串联在一起的历史意识以及观照当下社会现实、将现实进行影像变现的创作热情。就像《柴米油盐之上》这部纪录片,它不仅仅记录了一群鲜活的普通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找到了现实故事的本质内核,它以人文历史观审视当下发生的故事以及在故事中呈现的丰富多彩的人物及其心理活动,从而将个体的故事变成群体的记忆,以揭示社会进程中的个体之境、社会之思和文化之味。
因此在写影评这条道路上,我始终心存敬畏,因为创作的由衷不是学术倾向,而是希望携带对世事人心的了然与困惑、对世相百态的热爱与警惕,创作真实的世界。为此,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努力下去。
优秀奖
游离于影像与现实的边界——评影片《江湖说书》(谢菲童)
被塔利班占领后,那些拳击女孩还好吗?(子彳阳)
《地球改变之年》:从“北京折叠”到“地球折叠”(王羽)
疯子与天才——艺术创造力的救赎,评纪录片《天堂大塞车》(王泺君)
IM华语纪录影评奖
李啸洋
《掬水月在手》:词的祀礼
宣读人:许宏
颁奖评语:影评兼具文学和电影理论的融通性,论述了影片《掬水月在手》如何以现代电影语言和手法来表现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美学, 深入而富有创造性地诠释了古典诗词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在陈传兴的电影中相得益彰:电影空间具象化了诗词的意境,词人及其词则赋予了电影灵魂和声音。
获奖感言:布罗茨基说:“美学是伦理学之母。”这句话适用于文学,但并不适用于纪录片。纪录片不是光杆棕榈树,纪录片是一丛茂密的荆棘——纪录片不是非黑即白的垂直判断,它永远将最茂密、最丰富的枝叶向观众敞开,这些又和扎在地下的根系、思想、理念等密切缠绕在一起。纪录片是连接文学与社会学的影像中介,观众能从纪录片中发现最意外但又最合理的东西,这便是纪录片的魅力。纪录片是社会历史薄薄的切片,不仅可以看到社会细微的肌理,还能看到刀切下时的痕迹。感谢纪录片,感谢凹凸镜。希望纪录片的火种能代代相传,希望活动越办越好。
优秀奖
探寻民族志电影中的仪式呈现——以《西茂的婚礼》为例 (于溪溪)
边缘、狂欢与反身性——纪录片《红毛皇帝》的身份认同建构 (包忱斐)
《二十二》 “个人创伤”与“社会记忆”矛盾下的纪实表达 (张哲)
凹凸镜主竞赛单元
一等奖
李啸洋
《掬水月在手》:词的祀礼
颁奖评语:影评兼具文学和电影理论的融通性,论述了影片《掬水月在手》如何以现代电影语言和手法来表现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美学, 深入而富有创造性地诠释了古典诗词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在陈传兴的电影中相得益彰:电影空间具象化了诗词的意境,词人及其词则赋予了电影灵魂和声音。
二等奖
王元胤
从《精神》到《精神0》,如何处置摄影机这一暴力装置”
颁奖评语:这篇评论最值得肯定之处,是评论者并没有将笔触停滞在所评论的某一部纪录片之上。他深入独立地思索的,乃是关于纪录片本体层面那些超越性的议题。比如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关系,拍摄场景机构对拍摄的影响,摄影机的距离问题等。在文章中,纪录片《精神》或者《精神0》只是他思索的材质和通道,而评论者具有充分坚定的视点将其穿透,评论者作为独立思考者的形象也跃然纸上。好的评论可能不是完美的遵循某种写作范式和架构,而是具备冷静与深刻的思索,并为读者指出影像的向度,和超越影像的价值。驱动评论者思考的不是影片本身,而是影片所投射的更加重要的区域。我相信电影评论所抵达的目的地应该也能够更为深远。另外,评论者对于影片情感细节的敏感观察,也标示出其优秀的知觉能力与美学准备。
获奖感言:感谢凹凸镜,感谢评委们的肯定,希望大家多看纪录片,多关注镜头里的人,也关注镜头外的面孔。
彭若愚
沉重与轻逸:评《临终笔记》
颁奖评语:将导演希望表达出死亡的那种沉重,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态度分析出来了,作者对导演如何处理这部影片,以及影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握的都很准确。
获奖感言:感谢评委老师对我首次撰写的纪录片影评予以了认可与褒奖,这对在影像一途正自上下求索的青年写作者来说,是振奋人心的一种激励。同时还要感谢凹凸镜举办的纪录片影评大赛,期冀未来能在这里发现更多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及影评。
三等奖
《悲兮魔兽》我们所处的地狱 (张瑞祥)
隐形与介入、对话与见证、个人与历史 —— 读解纪录片《日常对话》(谭之湄)
遗忘的历史与在场的记忆 —— 浅谈纪录片《杀戮演绎》《沉默之像》(张嘉栋)
金句奖
《最后的探戈》马忠迪
《滑板少年》胡大喵
《犴达罕》汪小狗
《调查父亲》马桐桐
《摇摇晃晃的人间》欧姝岑
凹凸镜DOC影评大赛发起人:潘俊文、张新伟
初审评委:晚不安、林世健、潘俊文
终审评委:王杨、魏时煜、孙红云
编辑:老饼干
校对:索子菲
合作媒体:后窗、摄影笔、导演帮、后浪电影、陀螺电影、和观映像、抛开书本、木子记录、小众先锋、爱上纪录片、CathayPlay、视觉人类学观察、导筒directube、传神影像工作坊、深焦DeepFocus、elvita·威生活便签、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