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能这样?好多高校发补助时居然背着贫困生偷偷“做手脚”

2017-07-07 汪玉玲 科袖网

近日,知乎上一条回答火了,两天获得超过3万的点赞和超过1千的评论。



这样,13年来,中科大本想“偷偷”资助贫困生,不料这种“隐形资助”又火了一把。


来听网友Shannon的故事:


刚上大学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每天在学校食堂吃饭不超过6块钱,午餐晚餐每次4毛米饭加3个半份菜,两块钱左右。


就这样,一个月校园卡消费不超过180,结果收到校园卡管理中心的邮件,让去领136块的补助。


因为从未跟人说起过家庭情况,他很不解,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学校会检测学生一卡通在食堂的消费,如果每个月低于200,就会自动打入生活补助。


竟然有这种操作?



一个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同学听说这种操作以后,竟然一个月都不去食堂,而改去餐馆,这样,他每个月在食堂的消费不到20块钱。


这位同学满心期待白得的补助,却事与愿违。他开始瞎猜,甚至觉得学校制度溃烂,社会不公……


最终他跑去质问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却是:根据消费记录,你很少在食堂吃饭,我们的算法不能认定你是贫困学生。



有人情味,还很高级,中科大的“操作”给了帮助也不会给错帮助,网友们大加赞赏。



毕业于中科大的袁岚峰也表示:这是用科学实现人文关怀的典型。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隐形资助是典型的科大故事,因为科大最核心的文化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八十年代开暖气的时候,也是首先为学生宿舍开通的,常年传为佳话。被世界温暖对待的人,有更多的安全感,并会把温暖传播向世界。许多人常常以为科学工作者缺乏人文关怀,大众媒体特别喜欢把科学家描绘成不通人情的怪人甚至一心毁灭世界的疯子。实际情况正相反,科学家不但富有人文关怀,而且有科学的方法去实现人文关怀。这样的事迹应该多多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近年,关于贫困生的判定和资助的争议不断。



2016年11月,一篇网文《妈妈给我买了一双耐克球鞋,学校就取消了我的贫困生助学金》火了。


2016年5月,江苏高校48名贫困生因月话费超过150元,被取消资格。


类似事件比比皆是。比如:


  • 昆明某高校通过“比惨”演讲,挑选所谓的“贫二代”;


  • 福州某高校让申请人上台陈述家庭状况,由“围观”同学票选特困生和贫困生;


  • 个别高校甚至对受助学生提出各种限制,比如“不能穿戴时髦”,“不许使用价值超过1000元的手机”……


挤掉贫困生队伍水分,是为了公平,但不恰当的助学方法救了贫,却冷了心。



相比之下,中科大一个算法就解决了部分问题,而且还很暖心。


记者联系到作者Shannon,他说上述故事发生在2004年,13年过去,现在情况如何他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工部部长董雨告诉记者,中科大这项制度名叫“隐形资助”,始于2004年,“应该说是中科大开创的,当时在全国是首例。”


具体操作上,学校通过校园卡消费数据统计,对每月就餐60次以上,平均每次费用分别在4.0元和3.7元以下的男、女生,发放160元生活补助,每个月有400多名学生受助。


“隐形资助目前仍在实施。”董雨说,不过根据现在的物价标准,统计门槛增加到每餐7元。



当然,其中也会有“不实数据”出现。


除了网友Shannon所提的那个恶意不刷卡的舍友,还有故意少刷卡的,还有女生因为节食导致餐费减少,这些都不属于资助的对象。


为了精准筛选,中科大还会综合考虑学生家庭状况、各院系负责人平时掌握的学生生活情况,建立贫困生数据库。


“隐形资助”不只存在于中科大。董雨说,2004年以来就有不少学校前来取经,2013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推广。


据新华网此前报道,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贫困生也都可以“偷偷”拿到补贴款了。



与中科大相似,之前据四川在线报道,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陈文(化名)收到了学校悄悄打给他的600元隐形补助金。和陈文一样,近日,该校共有82名本科生获得隐形补助。


而获资助学生的名单,则是通过大数据智慧助困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得来的。

  

为了让更多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该校去年开始研发了“智慧助困系统”。


首先,学校通过智慧助困系统采集到了涵盖学生家庭经济及成员信息、学生本人及受资助信息、学生所在生源地经济水平信息、学生日常消费评价等涵盖4大类、40余个小类的上千万条数据。


接着,系统通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自动生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议名单。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源主要取自消费数据,通过分析学生在校内的消费数据,例如食堂饭卡、超市消费、健身馆购物、乘坐校际班车、水卡等,分析学生的消费水平,这类数据主要记录了学生的消费金额、消费时间、以及消费地点等消费规律信息。


除了消费数据,系统还结合学生的勤工助学、获奖学金情况、社交特征、行为轨迹、借阅兴趣、历史特征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挖掘。这些数据经过整合与清洗后,通过计算机一系列精密的算法,系统判定学生的困难指数(1—9),困难指数越高则代表越贫困。


学生被分为不困难、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4大类。最终,大数据结果结合线下个别访谈、辅导员评价共同给出了这份全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名单。


学校邀请82名获资助学生参加了暖心座谈,并为他们发放了每人600元的隐形补助。


这个项目不需要学生申请,它是靠客观的大数据分析来反映的。由学生主动申请,变成学校主动关注。保护受助学生个人隐私和自尊。



多所高校已“偷偷”补助贫困生


一名高校辅导员说:“如果贫困生刻意隐瞒自己生活状况的话,老师也没有办法。因为自尊心强、害怕‘丢脸’而拒绝申请资助的‘隐形’贫困生,每所高校都存在。这些贫困学生甚至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愿接受资助。他们害怕申请贫困生补助后,会被同学笑话,抬不起头来。”


不少高校在处理贫困生事务时,更多考虑到的是贫困生的物质困难,而对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方面还有待提高。即便是在物质援助上,也缺乏“人性化”措施,例如一些高校专门设置“贫困生楼”,为贫富贴上标签;还有一些捐助仪式,总是邀请很多媒体到场,主办方多了不少作秀的成分,也给贫困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曾参加过公开捐助仪式的大学生小李说,上台接受捐助时心情总是很复杂,“我很感激这些帮助我的企业和个人,但我真的不希望自己被那么多人知道我有多贫困。这让我抬不起头。”


为此,一方面,学校将补助直接打入餐卡,避免学生舍不得花钱吃饭;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受助学生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


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采取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的方式,学生无需填表申请,不用审核,甚至在收到补贴前,没有任何学生知情。


南理工教育基金会对全校1.6万多名在校本科生的饭卡刷卡记录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区间为2015年9月中旬到11月中旬。其中,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


“准援助对象”确定后,由各学院辅导员对各自学院的名单进行核对。首批经过大数据圈定的314个名单中,最终有301人得到了资助。


这301人的补助金额并不同。具体而言,该校实行一日三顿、每顿7元,30天共计630元的标准,学生实际就餐支出和630元之间的差距,就是实际补助金额。换言之,学校是每位在校生“每顿饭吃上7元钱”的标准来实施点对点“充钱”的。按照这个标准和方案,首批301人获得了从11.63元到340.53元不等的补助。每月补助总额约为3.6万元。


2007年5月,郑州大学对学生一年来用“一卡通”在校内消费的情况进行统计,由后勤集团将月平均消费在120元以下的学生信息反馈到学生处。该校学生处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贫困生的月消费都在110元到120元之间,绝大部分用于就餐。该校在计算后认为,一个学生月平均180元可以满足营养需要,也高于省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所以,该校最后决定从这方面入手,每月“悄悄地”为他们的“一卡通”里打入60元餐费补助。



隐形补助,网友:我给满分


相比之前的贫困生补助,需要贫困生主动提出申请,回家开出各种证明材料,学校收到之后进行评审,最后在学校里进行公示;大数据资助贫困生,既不需要学生主动申请,也不用再提供任何证明,甚至在收到补贴前都没有学生知情,这样的资助方式当然要更为人性,也更有效率。


贫困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相对而言心理比较敏感,很多人不愿意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贫穷,所以干脆不去申请贫困生补助;与此同时,开证明这种确认贫困与否的办法,不仅很麻烦,而且谁也无法知道证明材料的真伪。此外,高校为了甄别贫困学生,搞过竞选贫困生、评议贫困生等很多招数,但无不遭遇侵犯学生隐私、伤害学生自尊的质疑。


通过采集学生日常的生活消费数据,以及勤工俭学、社交特征、行为轨迹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大数据勾勒学生的相对贫困情况,自然更为准确,这是真正的精准扶贫。只要你在生活数据上表现得像个贫困生,那么你就是一个可以得到帮助的贫困生。这样的助困方法,提高的是助困效率,保护的是贫困生脆弱的自尊。


利用大数据资助贫困生,是高校利用高科技提供更好服务的一大创新,终于让人感觉到我们的高校,没有与这个鼓励创新的时代脱节。


大数据助困有一点让人担心的,就是会不会有学生刻意造假,明明家里不贫困,但是知道贫困生资助的一套算法之后,故意在相关数据上伪装得很贫困。这种情况或许不可避免,但是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虎的回答非常好,“如果真有个别学生这样做了,也认了。我们的数据调取基本上不低于3个月。如果说某个孩子按照这个标准有意地往这边靠,坚持3个月也不容易。我们认为他还是在乎这些钱的,我们愿意把钱给这些孩子。”


针对隐形助困一事,不少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浩瀚宇宙-孙连城:我给满分


  • Cynthia大姐姐:儿子刚上大一,同宿舍一个山西孩子是贫困生,学费都是助学贷款交的,节假日独自留守寝室,平常生活也非常节俭,这孩子特勤奋,看得人心疼,儿子每次返校我就让他带吃的回去,如果单独给他也怕伤人自尊,每个人都有自尊的不是嘛,就让儿子分给大家吃,这样容易让人接受些,帮不了多少,就尽尽心意也好。


  • 林彬_Furio:挺支持的 既帮助了应该帮助的 也维护了被帮助者的自尊心 ~这才是学校发展趋势嘛


  • 筠笙_:别把补助金给了不需要的人就行,想不通天天大手大脚,手拿新款iPhone的人是怎么拿到补助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



End

#往期热文推荐#

  1. 85后女博士连续在《细胞》《自然》发文,可你知道她每天工作几小时吗

  2. 排名在前1%的学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其实都不是……

  3. 章莹颖绑架案更多细节曝光:曾被凶犯囚禁在公寓折磨 涉案车辆被清理过

  4. 年中盘点“中国造”,就问你服不服?!

  5. 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建议:在学校和专业间取舍要有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