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双一流”,大学卓越计划还有哪些?

2017-09-17 科袖网

如今,“卓越”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公共政策词语和目标。政府重点资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正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追求学术卓越、赢得知识生产和人才竞争优势的战略措施。这其中包括中国的“双一流”以及后续的各类卓越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计划、韩国的“头脑韩国21”、日本的“全球30”、德国的大学卓越计划,以及台湾地区的“5年+500亿计划”等等。


这些大学卓越计划虽然名目不一,但有一些相似点:政府斥巨资分批次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强调科研成果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德国卓越项目的评审专家中,有80%的人员来自国外);以国际大学排行的结果评估大学的卓越水平等。


三类一流大学对比图


“各国大学卓越计划”介绍:


01

中国“双一流大学”的前世和今生

 

6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历程,高等教育的改革从未停止,也有人称这段历史是“中国高等教育瞎折腾史”。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1954年的首次划分重点大学,到后来的211/985,对高等教育的探索从未停止。

 

也有人说,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是把各个学院划分出来了,在1998年以后开始了学校合并的浪潮,现在又提倡院校要有自己的特色,感觉又回到了1952年。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

 

双一流的“前世”

 

1954年的重点高等院校:“全国重点大学”这个词出现在1954年。在此之前,各个院校仅有“国立”“省立”之区分,却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区分。1954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出以下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1959年8月28日,又增加4所重点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今天的国防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60年,44所大学也被列入“重点行列”,包括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

 

1963年,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南京农学院加入重点行列。截至1968年,共有重点大学68所。

 

文革结束后,国家重新宣布了国家重点大学名单,也正是这一份名单,事实上决定了今天大学的层次。


重点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17所。

重点理工院校: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南农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学院等52所。

重点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9所。

重点医药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6所。

 

1983~1993年间,也就是“七五”八五”的那两个五年计划当中,又在“重点大学”当中特别挑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5所大学、

 

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图附211工程大学名单


1998年5月4日,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决定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图附985工程大学名单


双一流的“今生”

 

双一流(DoubleFirst-rate)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专家认为,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关于双一流的名单一直处于“网传”的阶段。

 

上次听人聊天:

S:刘老师,您那个学校的?

L:某交的(某沿海top5院校)。

S:那你们是双一流吗?

L:当然啦,我们不是双一流,谁还能是?

 

双一流,或许还是“换汤不换药”,不过,还是希望早日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02

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策略研究

 

世界一流大学和亚洲乃至世界顶尖研究中心或领域的建设是台湾提出该计划的最终目标,该目标是通过现有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相应竞争机制的方式,来实现一流大学和顶尖研究中心建设的目标

 

“大学学术追求卓越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立足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而提出来的一流大学建设计划,是台湾高等教育现有国际地位基础上的水平提升计划。

 

“计划”主要执行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修正大学法,二是研议设置高等教育审议委员会,三是加强提升大学水准之配套措施,发展各具特色之高等学府,四是办理私立大学校院奖资助,五是办理技专校院整体发展奖辅助。“计划”于1999年开始实施。

 


“计划”第一期资助了12所高校,涉及资助经费总额为196亿元新台币,另有4亿元经费被用于日常运转经费。依据“教育改革行动方案”的制订的“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于年月日正式核定,从年开始实施。该计划预定执行期限为四年,后延为七年,总预算为130新台币亿元。


03

香港:“追求卓越学科领域计划”

 

通过适当的机制和鼓励措施来引导院校明确划分角色,`促进各院校在按照其角色发展时互相深入合作,提升品质,及通过公平和有建设性的竞争,推动院校达到卓越水平,这是香港高等教育追求卓越发展的基本思路。

 

为了协助维持和提高香港在中国及太平洋地区的领导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考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的意见后,决定支持教资会资助院校把本身的优势发展为“卓越学科领域”。


这些卓越学科领域将会在国际上与其他学术组织在同一学科上享有同等地位,并且值得本港投资在其先进设备及学术活动之上,从而继续跻身世界学术翘楚之列。



“卓越学科领域计划”于1998年正式启动,教资会设立卓越学科领域小组委员会,建议受资助的院校尽展所长、精益求精,把现有优势或极具潜力的优势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学科领域。到2004年为止,教资会共推进了三轮计划,拨款3.20亿港元,资助八个卓越学科领域项目。



04

德国 “卓越大学计划”

 

德国现有324所大学,其中117所综合性大学,207所应用型大学。2005 年 6 月 23 日,德国联邦和州政府通过了卓越计划。卓越计划目的是使德国成为更具吸引力、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场所,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德国的大学和德国科学领域。目前卓越计划包括两个阶段,一期计划(2006 年至 2011年)已经结束,二期计划(2012 至 2017 年)正在实施过程中。

 

此项计划实施的背景是:德国大学发展过程中遭遇瓶颈。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教育和科研的总体水平较高,其“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洪堡理念更是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近年来德国大学的发展却遇到了一系列的瓶颈。


首先,尽管德国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大学,但今日当人们谈及世界顶尖大学时,一般很少会在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一连串名字以外立即枚举出一两所德国大学。


此外,相比英美等国,德国大学在多个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均不突出。其次,德国高等教育缺乏竞争机制,难以激发大学的活力。德国高等教育遵循平等、公正的原则,因此德国大学之间通常只存在建校历史或规模大小的差异,而不区分重点与非重点。


再次,德国大学的经费预算与英美顶尖的高校相比可谓相形见绌,即使与本国的校外科研机构相比,其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也远远落后,因而导致德国大学的科研陷入了困境。以上这些问题都促使德国政府设立“卓越计划”,打造一支“日耳曼长春藤联盟”。

 

作为德国历史上规模大的一项重点大学建设计划,“卓越计划”自实施以来,在德国国内与国际上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5~2017年间,德国联邦政府向“卓越计划”投入了46亿欧元,分为一期(2005~2012年,19亿欧元)和二期(2012~2017年,27亿欧元)开展,其中, 联邦政府出资75%,各州州政府承担其余25% 的经费。“卓越计划”的遴选由德国研究基金会 (DFG)和德国科学和人文委员会(WR)共同主持。

 

与多数国家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计划仅以大学为单位进行资助的做法不同,“卓越计划”的资助领域包括三个方面 :

 

(1)博士生院 (Graduiertenschulen),旨在提升青年后备科研人员的实力,通过结构化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职业发展的技能;

(2)卓越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旨在发掘大学的研究潜力,扩大德国大学的科研网络与 合作,从而促进大学与大学、大学与校外科研机 构开展持续的科研合作;

(3)高校顶尖研究的未来理念,又称“卓越大学”(Exzellenzuniversitäten),以大学为单位进行资助,旨在拓展德国顶尖大学各自的强势学科,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05

韩国:高等教育卓越计划BK21/NURI/WCU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相继出台了 “BK21”( Brain Korea 21 “21 世纪智慧韩国” ) 、“NURI”( New University for Regional Innovation “新大学区域创新” ) 和 “WCU”( World Class University 建设世界级高水平大学) 等系列卓越工程,通过培育顶级院校、平衡区域差异、引进世界顶级卓越人才等 举措,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以提升韩国的整体竞争力。


在20世纪80年代,韩国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扩张并未实现质的飞跃。


因此,1999 年韩国政府实施“韩脑计划” (Brain Korea 21,简称 BK21) ,旨在协调政府与社会各方力量,将一部分原有基 础良好的高校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准的研究生院和地方卓越大学,以此培养21 世纪韩国在国际竞争中所必需的新型高级人才。


BK21计划分为两个阶段:1999 年至2005 年为 BK21 工程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目标包括: 第一,选择性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水准的大学,发展世界一流水准的研究生院,计划2005年后其重点投入支持的研究生院进入世界排名前 10 位;第二,通过培育高质量的研究生和研发人才,逐步提升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力争2005 年后,韩国 SCI 论文数量进入世界前10 名。2006 年韩国政府在 BK21 世纪计划实 施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正式启动 BK21 工程第二阶 段,提出韩国大学科技项目和知识转化效率要在 第一阶段 10.1% 左右的基础上升至2012 年 20%。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BK21 卓越计划加剧了不平衡现象。韩国政府于 2003 年颁布《国家均衡发展法》,2004 年韩国教育人力资源开发部正式启动“新大学区域创新”工程( New University for Regional Innovation) 简称 NURI,旨在提升首都圈 ( 包括首尔、仁川和京畿道) 以外地方大学的核心竞争能力,培养地方大学优秀毕业生,通过加强工程教育质量逐步改善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比率。NURI工程是韩国政府为促进全国范围内区域平衡、优化地方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


WCU( World Class University) 是由韩国教育科技部宣布实施的一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该计划于2008 年6 月正式启动,其目的在于通过 提供多方面支持从而能吸引外国知名学者来韩任教,以推动韩国大学的快速发展,逐步建立国际影响力。WCU 计划的主要目标从国外聘任具有杰出科研能力的国际学者来韩从事科研和教学活动,从而为韩国高校带来创新性的科研和教学环境。该项目标旨在通过建立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继而建立世界一流的学科院系,并最终建立世界一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韩国大学。


06

法国: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

 

在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法国大学表现不尽人意,法国称其为“2003年危机”。为了应对此危机,继2006年重科研的高等教育研究计划和2008年重基础设施的校园行动(Operation Campus)推出后,打造5-10所世界一流大学,2010年法国出台 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法国大学的世界地位的“卓越大学计划”。该计划由法国国家研究署负责, 总投资63.5亿美元。该计划分两期执行,第一期从2010年到2013年,投资31亿欧 元,共资助3所大学;第二期从2014年开始,投资20亿欧元,目前处于建设期。


07

日本:21世纪卓越基地计划 COE

 

通过实行倾斜式的重点科研项目优先拨款,引导和促进大学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2002年6月日本正式启动了“21世纪卓越基地计划”。该计划注重以学科方向为单位的教育研究基地的建设,共投资5.25亿美元,分3轮进行。

 

日本卓越工程由“COE 基地计划”、“21 世界 COE 计划”和“全球 COE 计划”三部分组成。


COE可以理解为掌握最新科研资料,把握最前沿的研究动态,拥有最先进的科研设备以及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打造卓越学科研究基地,以突破技术瓶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日本“COE 计划”从构筑高等 教育战略高地、打造世界级卓越科研基地、提高日本核心竞争力角度出发,倾注国家教育之精华,力求在五年内创建30 所世界级顶尖大学,建设35个卓越成果中心,使日本具备卓越研究能力,并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以及大学教育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001 年,日本文部大臣远山墩子提出“远山计划”成为了 COE 的雏形。由于远山计划过分强调创建局域性一流大学而易造成日本高等教育的等级差,该计划随即被废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日本高等教育体制的巨大冲击,为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高等教育战略高地,日本政府随后出台了更为具体的发展政策“21 世纪 COE 计划”。该政策将“远山计划”中的以大学为单位的资助模式细化为以学科建设为资助原则,在学科建设基础上构筑日本高等教育学术高地。

 

为配合“21 世纪 COE 计划”,与世界顶尖大学进一步缩小差距,日本文部省于 2007 年启动了“全球 COE 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无边界人才、汇集全球优秀人才,针对技术领域的重大难题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21 世纪 COE 计划” 后续事业,“全球 COE 计划”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之趋势,把高等教育建设重心转向对高品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吸收,将日本高等教育卓越工程推向新的历史高度。该计划将早前“21 世纪 COE 计划”中 的打造“研究教育基地 ”提升为构筑“教育研究基地”,充分彰显了日本政府创建世界人才培养基地的决心。



08

俄罗斯:5-100计划


前苏联时期的高等育曾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封闭教育体系。这种独特的高教培养体制虽由俄罗斯全盘继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越发显示出无法与国际接轨的无奈,导致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尤其在进入21世纪后,在激烈的国际教育市场竞争中,与美国、欧盟成员国,甚至与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高等院校相比,俄罗斯高等院校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这直接体现在俄罗斯高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置的下降。  


因此,2003年9月,俄罗斯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标志着俄罗斯加入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空间。时至今日,俄罗斯放眼全球,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等院校,提高俄罗斯高等院校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联邦政府自2012年5月起颁布了一系列 改进政策,这些政策及措施在俄罗斯国内被统称为“5-100计划”。

 

“5-100计划”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俄罗斯高等院校在全球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该计划初步预期的成果是“在2020年俄罗斯能够拥有一批具备良好国际学术声誉、符合世界教育发展趋势、能够灵活应对全球变化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大学”。


该计划争取在2020年之前达到的目标包括:(1) 不少于5所俄罗斯大学进入世界权威的大学排行 榜前100名;(2)每所参与 “5-100计划”的大学,其 留学生人数不低于该校学生总数的15%;(3)在每 所参与“5-100 计划”的大学中,外国专家人数不低于该校教师总数的10%。

 

09

印度:“卓越潜力大学”和“创新大学计划”

 

为了鼓励印度现有大学在教学和研究上追求卓越,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下属的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UGC)早在 2001 年,即印度“九五”计划(1997~2002 年)期间就启动了“卓越潜力大学” (Universiti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UPE)计划。


鉴于印度现有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质量问题,2007 年,作为印度总理高层次咨询机构的国家知识委员会向总理提交的报告中就建议创建50 所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ies), 这些大学不仅能够提供最高标准的高等教育,而且将作为其他大学学习的典范。


国家知识委员会提出的这些建议成为印度政府制定“十一五”计划 (2007~2012 年)的重要来源。同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印度“十一五”高等教育计划中,首次提出通过中央立法的形式支持创建 14 所世界一流大学(World- classUniversities)的设想,并要求在计划 结束之前至少确定这些大学的选址。


然而,这一设 想并未能如期实现, “十二五”计划(2012~2017 年)中再次重申印度需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创新大学。2012 年,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高等教育署还 向国会提交了“创新型研究大学”议案(University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Bill),主张通过公立、私 立或公私合办的方式来创建多学科的创新型研究 大学,并对创新型研究大学建设的资金分配、治理 等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为印度创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大学提供了法律框架。然而,该议 案在议会中至今仍被搁浅。


基于此,为了应对新世纪的挑战,2013 年,大学拨款委员会决定通过另一 种途径推动建立世界一流的创新大学,即启动了另一项计划—— 创新大学计划”(Scheme on Innovation Universities),鼓励印度现有大学开展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使他们成为卓越的创新和研究中心。


“卓越潜力大学”计划与“创新大学”计划提出不同的建设目标:前者聚焦于传统的优势学科,注重提升大学现有相关学科的基础设施水平,更关 注大学的整体发展;后者则更关注新兴学科的培 育和发展,更注重提升大学的创新能力和校内外协同创新发展的能力。

 

End


近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现代大学”开始于19世纪初,是指启蒙运动以后、经过理性主义改造、特别是指以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新型大学。一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英国的本科教育,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最后成为了集大成者是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强国,也成为了各个国家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你还知道哪些“一流大学”国家战略?  欢迎在下方留言补充~


(来源:知深 作者:紫苏)





#往期热文推荐#


  1. 外文文献看不懂?快试试这三款翻译利器

  2. 5款语言神器,告别论文写作“中式英语”

  3. 40张图带你看懂电子衍射及衍射花样标定

  4. SCI论文中怎样描述SEM结果?

  5. 使用Origin制作XRD图基本技巧,你get到了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