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好”感觉成就你的科研幸福人生
科研:好感觉若干种
(图片来源:千图网)
科学研究是个特殊的职业,是以创造发明为目的。对于科研成败的论述很多了,但是我认为那些只通过科研成果的多少好坏或者名气大小来评价成败,似乎有点过于功利,也有不公平的地方。
很多人认为科研是很累的(有好多年,我也这么想),也有人认为科研就是个不错的职业。这些似乎都没有认真想明白科研的真正内涵。我认为,科研成果的好坏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科研名气的大小也有技巧的问题,而科研的过程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只要经历了一个好的科研过程,也一样是幸福人生。
而科研过程是否好,这是个主观的问题,我以为,只要找到了如下几种感觉,那么科研就是个好过程,也就是个好日子。
一、方 向 感
做科研刚入门就像进了诸葛亮用石头摆的八卦阵,不知道往哪里去。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是很差的,甚至在很多时候怀疑自己是否是做科研的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看清楚了里面的门道,也看到了隐藏在一个一个大石头后面的漏洞,对要走的路就不再感觉迷茫。这就是方向感。
这种感觉并不是一种非常确定的论证结果,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信念。比如,有人提出需求要做一个技术产品研发,一般是需要详细论证才能知道其可行性,但是找到了方向感之后,就立刻能感觉到这个需求能够做成。论证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了方向感,就不会盲目的论证,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找到感觉好的方向,再进行详细的论证才是最好的方式。
还有人对于某些课题的方向没有感觉,不知道该不该进入,也不知道该不该花多少力气投入,这是没有方向感的表现。有了方向感,既增加了走路的信心,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图片来源:千图网)
二、正 确 感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堆公式,一堆实验数据,需要判断其正确性。当然,公式需要推导就可以验证,实验数据经过分析也可以得到检验,但是这不是感觉,正确感就是在第一时间告诉你,他们是否正确。
真正的大牛在判断一个想法或者命题是否正确的时候,并不需要先进行论证,而是直接能够感觉到其正确与否。我们很多同学在这点上是非常不够的。面对一堆数据,茫然不知所以,需要跑很多程序,最后发现有问题。实际上,问题可能早就在某些表象上,只是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那些看似微弱的表象。正确感就是能够从形式上,从表现上,给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还有个例子,一个外地大学教师发来一篇他写的文章,我一看,结论就不可能是对的。我没看他的论证,直接告诉他,这个肯定不对。他说他的证明很确定。我花了一天时间,结果中间有个矩阵交换是不正确的。当然,这种判断并不是总是正确的,但是随着这种感觉越来越好,判断准确的概率就越来越大。
当然,谁都做不到永远感觉都正确,但是大多数时候正确感能够避免陷入错误的论证过程。有些去国外留学的同学,见到很牛的导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他自己可能认为这些想法很有深度,但是到了导师手里,可能就一句话,对或者不对。这让很多同学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实际上,这种能力与智商无关,是一种长期训练得到的正确感。
三、节 奏 感
科学研究无止境,不存在可以彻底完成的一天,而人的精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那就需要找到一个符合每个人自己的节奏。太快了,人总有倒下的一天,太慢了,浪费了大好时光。这种节奏的度的把握是非常不容易的。
节奏感好比一首好听的乐曲,节奏的掌握有节律,有韵律。也好比走路,快慢恰当,并且能够体验到走路的过程,这就是节奏感。有了节奏感,就保证了可持续,没有节奏感,只会后悔。
当然,培养节奏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需要我们有很好的自我感受能力,有很好的体验能力,能够时刻体察到自我是否快慢得当,而不至于陷入焦虑。
(图片来源:pixabay)
四、美 感
科学研究很重要的魅力在于,它的最终表现形式无一例外都是美的。美有很多特征,包括,对称性,简洁性,结构性,巧合性等方面。
有时候学生辛辛苦苦推导出来一堆公式,过程似乎也正确,但是看起来就是别扭,只要看起来有点别扭,大概就不是最终结果。只有基本上具备了上述所说的几种美感,那才可能是真正最后的形式。
好的结果往往是赏心悦目的,往往是巧合的,往往是用一句话就能得到描述的。花半天才能说清楚的,往往就不是好东西。培养真正的美感不容易,要多看,多思考,甚至要从生活的其他地方锻炼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推崇搞科研,要培养审美情趣的原因。
五、郑 重 感
现代的科研由于有了很多科研活动形式,很多人把这些科研形式当成了科研的主体,甚至刻意的钻研形式的技巧,利用这些技巧当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成效,包括可以提高知名度,但是这不是科研的本质。
儒家强调对待一切事物都要有真诚和认真的态度,梁漱溟定义为郑重。不因为一件事物微小而忽视,不因为一件事重大而慌乱,这种郑重感正是一种踏踏实实的感受。这里包含了尊敬的意思,就是不要把科研当成一般的游戏,而是真诚的科研,尊重科研对象的存在价值。
六、自 由 感
做科研大多数时候感觉是非常凝重的,似乎像是在河里游泳,腿上老是缠着水草,跑不动,还有往下沉的感觉。这是没有找到自由感的表现。
类似庞加莱,冯诺依曼等人,他们的感受一定很不相同。他们可以随意的进入一个领域,只要需要,他们就可以从零开始,并且很快做出惊人的成绩。这种感觉就是自由感。好像科研已经是掌中玩物,可以随意的支配。当然,一般人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这样的感觉,但是一旦找到这样的感觉,那么科研就是件愉快的事情。
(图片来源:pixabay)
自由是每个人渴望的,但是这种自由需要实力,不是别人能给的,只能自己不断地提高,最终达到自由的境界。孔子所谓七十不逾矩,也是在70岁的时候才找到自由感。当然,做人能找到自由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做科研同样不容易。
七、快 感
(应吕老师提醒,补充这一条)
当一个长期思考的科研问题最终得到破解的时候,这时候人有一种特别的体验——快感。马斯洛心理学说这是一种高峰体验,比毒品更令人着迷。罗洛.梅也在他的书《创造的勇气》中描述,一个面临创造的人的焦躁不安以及创造之后的虚脱感受。这实际上是一种快感。
经历了这样的感受,科研就变得不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灵魂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真正的愉悦,不可言表。
科学研究作为一个古老的职业,他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魅力。上述所说的几种感觉,我个人以为是很重要的几个方面,虽然我可以能够想象这些感觉,但是很多时候,我自己也做不到。但是只要找到了方向感,正确感和美感,剩下的也就好办了。
来源:彭思龙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500693.html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科袖APP。
科技文献的跟踪、收集、阅读和笔记方法Reeder+Evernote+End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