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锋芒质检|优酷剧情推理综艺《胜利的游戏》玩起直播,奈何却引来吐槽一片?

2017-03-12 梁湘梓 同相


锋芒智库

品牌行销 | 口碑舆情 | 数据咨询


文|梁湘梓


“观众不再止步于旁观者,节目怎么玩你说了算!”可是,这档号称全程直播年度烧脑综艺的《胜利的游戏》,真的让观众的智商无处遁形了吗?


中国首个RPG推理游戏?可《明星大侦探》不是早就玩过了?

 

是的,由优酷、亚歌文化、王祖蓝工作室联合出品的《胜利的游戏》,3月2日开播以来就引来吐槽声一片:“抄袭”《明星大侦探》、案件漏洞百出、嘉宾不专注案情……

 

这档由张绍刚担任法官,常驻嘉宾为刘维、SNH48-冯薪朵、王思佳、金刚、陈子由、方家翊,飞行嘉宾为王祖蓝、张继科、王宝强等的全明星剧情互动推理综艺,缘何网友们并不买账?



虽然播出平台不同,参与明星亦不同,但是乍一看,确实能在《胜利的游戏》身上看到一些《明星大侦探》的影子,因此网友们质疑其抄袭并非空穴来风,可以理解。

 

当然,《胜利的游戏》也有区别于《明星大侦探》的地方,而这个区别尤其体现在其播出方式上:采用“直播+点播”的方式,“明星在线与粉丝结盟,万人推理寻查真相。为了赢得胜利,明星和粉丝会一起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心理激战,从而完成正义必将胜利的使命。”因此,在“与民互动”这点上,《胜利的游戏》似乎比《明星大侦探》玩的高级一些,也更贴合时下的“直播热潮”。



但是,相较于《明星大侦探》首播时的“零差评”的战绩,《胜利的游戏》的开播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顺利。笔者认为,抛开其有没有“抄袭”之说,《胜利的游戏》的“硬伤”还是在节目本身,也许节目团队的第一要务还是要摸清剧情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套路,此为上策。


1

剧情至上

剧情推理类综艺不仅需要“作案手法”,

更需要“作案动机”


既然定位在“剧情推理类综艺节目”,那么简单拆分来看,节目就应该抓住“剧情”与“推理”这两个关键词:“剧情”是一个叙事故事的戏剧和感情成份,也就是重“情”;“推理”则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强调的是具有逻辑的理性思维。

 

因此,“剧情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制作难度是很大的,毕竟要平衡好“感性”与“理性”并非易事。就这点而言,无论是《胜利的游戏》还是《明星大侦探》,成长的空间都还挺大。

 

就《胜利的游戏》而言,在首期点播版节目中,笔者并没有看出一个完整的剧情,并且节目整体而言,只注重作案手法,未设计作案动机。

 

例如冯薪朵在游戏中解出了作案手法,却在推理过程中不止一次提到王祖蓝是没有作案动机的,并猜测凶手是金刚;而其他嘉宾陈述时也都脑补了被害者与怀疑人的种种“爱恨情仇”,借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是还是让人看得云里雾里。(难道是笔者智商下线了?)



因此,节目组在进行剧情设计时,应该有明晰的人物背景,设计出被害人的人际关系,否则只有复杂的作案手法却感觉是临时杀人,颇为违和。

 

当然,也许这和节目的播出方式相关,在直播版本中,节目组势必要注重网友与明星玩家们的临场反应和互动情况,因此可能在案件的设计上没有精力做到那么完美,但其实网友玩家在推理时肯定也会考虑动机(这是很多推理剧教会我们的),所以节目组还是应该加强剧情设计,笔者认为这才是此类节目的“灵魂”。

 

相较而言,《明星大侦探》在剧情设计上显得更为成熟。无论是第一季的《网红校花的坠落》,还是第二季的《午夜列车》等等,它们的共性就是案情的线索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条人物关系产生的干扰线索,让整个案情变得格外扑朔迷离。



当然,《明星大侦探》也还有可以提高的部分,尤其是在“情”的升华上。就目前而言,剧情大多停留在“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之中,缺乏在案情背后深层次的人性思考,就好像在电影、电视剧里,观众可能也会同情凶手,也可能记恨那个好人。如果能够做到引发网友们的深思,也许就是这类综艺节目的最高形态了。


2

人设之难

不仅考验明星的智商,更考验其“代入感”


在复杂的剧情之后,剧情要得以呈现,则需要明星玩家们专注案情,并十分认真的沉入其中去找寻线索,寻觅真凶。

 

因为没有完全的剧本,明星们在这类综艺中除了需要智商在线,还需要随着案情推动,有自己明确的反应,用其“代入感”引人入胜,就这点而言,《明星大侦探》着实比《胜利的游戏》更胜一筹。

 

例如撒贝宁,总是在“理性”和“逗逼”之中穿梭自如,并且能够承担线索筛选与整理工作,还时不时提供笑点;何炅是“智商担当”,细无巨细的搜证能力,能够快速将碎片信息整理为己所用;白敬亭的表现对《明星大侦探》而言,应该说是意外的收获,总是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冷静,往往他的推理都是正确的。



所以,《明星大侦探》的巧妙之处是,随着节目的推进,明星玩家在“破案”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自身的性格特点。而在第二季中,明星玩家也成为了剧情中的“角色”,在推理的同时,承担着完成剧情的功能,增强了代入感。

 

而《胜利的游戏》第一期则显得“乱”了不少。直播版本中,拍摄乱,机位多,但播出部分大多是嘉宾搞怪的部分,与案件无关,也不利于网友们自己寻找线索。



点播版本中,可能由于时长限制,除了没有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流程之外,对于推理部分也被“砍”了许多“刀”,感觉就是8位明星玩家为了知道“凶手是怎么杀人”,然后一窝蜂的进行了搜证,接着就坐在了一起,说了几句看似推理的话后,游戏结束。

 

这貌似就是一个加了剧情的“狼人杀”?并且还都没有《饭局的诱惑》玩得好?在这个过程中,8位明星的人设看不出来,性格也看不出来,感觉就是好多人在一起打了个酱油而已。

 

因此,作为剧情推理类综艺,《胜利的游戏》综艺感过强,在“严肃”与“搞笑”之间还需要拿捏得更准确为好;明星玩家也是一片混乱,没有置身案件之感,代入感不强。此后节目能否在此方面有所改进,拭目以待。


3

如何从海量素材中理出逻辑线索,

后期是关键


作为一类有着不少素材量的综艺节目类型,后期是其能否成功的又一关键要素。《明星大侦探》中粉笔风格、略“污”的网络式花字设计,增强了节目的综艺感,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拍摄的素材剪辑成具有悬念感、剧情感的破案故事,这是后期的困难之处。



区别于电视剧、电影,此类综艺节目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出完整的推理剧情,因此后期剪辑就不能只走“流程”,而是需要在一定的逻辑结构之下,清晰案件线索,并承担一定的情感表达。

 

例如《明星大侦探》中后期有时候就需要运用“移花接木”的方式,打乱素材的顺序,重整整个破案的过程。

 

那么,就《胜利的游戏》而言,其直播版大致流程是:搜证——第一次玩家与网友互动——线所阐述——第二次玩家与网友互动——第二次搜证——法官指认嫌疑人——玩家投票;而点播版的流程大致和直播版一样。

 

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并没有将直播时很多不可控的“乱”在点播中得到解决。因此,节目之后应该加强点播版本的剪辑,如果直播强调的是“互动”,那么点播版应该在剧情、案件本身上多下功夫,增强点播版本的逻辑性与线索感,也许这样,“直播+点播”的组合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特色。


所以,如果《胜利的游戏》只是增添了“直播”这样的播放形态,却没有抓准剧情推理综艺的剧情、人设、后期的关键,未免有些可惜。“观众不再止步于旁观者,节目怎么玩你说了算!”可是,观众们并不傻,除了明星带来的流量优势,节目想要生存下去还需要更好的品质做支撑。

 

不过,节目刚刚开始,未来值得继续期待,毕竟敢于挑战高难度的勇气,值得肯定。


出品 | 锋芒影视舆情研究智库


主  编 | 丁   一         责  编 | 张小凡

视  觉 | 卓   鹏         校  对 | 季   鹰

锋芒质检 |《王牌对王牌2》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打好了“怀旧”这张王牌

锋芒观点 | 头部爆款《欢乐喜剧人》都在垮了,

喜剧综艺江郎才尽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